[140][宋]劉克莊:《後村先生大全集》卷三十四《送方漳浦》、九十三《漳州諭畬》、一百二十四《卓刑部》。 [141] [清]範端昂:《粵中見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236。 [142] 傅衣淩:〈福建畬姓考〉,《福建文化》第2卷,1944年,第1期。 [143] 司徒尚紀:嶺南稻作文化起源在地名上的反映,《中國農史》1993年,第1期。 [144]《輿地紀勝》卷一百五《象州》。 [145] 覃乃昌:《壯族稻作農業史》,廣西民族出版社,1997,241。 [146] [清]何剛德:《撫郡農產考略》卷上。 [147] 《廣東通志》卷五十二引蘇軾海南文。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148] 《蘇東坡全集》後集卷五《遊博羅香積寺一首,並引》。 [149] [宋]樓錀:《攻媿集》卷一百四《知梅州張君墓誌銘》。 [150]《嶺外代答》卷四《風土門·樁堂》。 [151]《廣東全省地方紀要》,民國二十三年(1934)。引自引自《中國農學遺產選集,稻下編》,北京:農業出版社,1993,697。 [152] [唐]劉恂:《嶺表錄異》卷上。 [153]《嶺外代答》卷四《風土門,樁堂》。 [154] [宋]周煇:《清波雜誌》卷七。 [155] [清]居魯:《番社采風圖考》。 [156] [清]張慶長:《黎岐紀聞》,引自《中國農學遺產選集,稻下編》,233。 [157] 吳永章:《中國南方民族文化源流史》,廣西教育出版社,1991。 上一页 [7] [8] [9] [10] [11] [12]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