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来自多方面的约束。
1、 市场约束
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中国农产品的市场供给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即由过去的长期供给不足,逐渐转入供大于求。至90年代后期,这种状况愈益明显。与供求变化相随的是农产品价格逐年回落。1997-2000年江西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当年比上年分别回落3个百分点、9.1个百分点、9.8个百分点和2.5个百分点,4年下降幅度达22.5%。
由于目前国内农产品价格比国外农产品价格(到岸价)普遍高30-40%,因此在放宽市场准入(6),大量价廉质优的外国农产品进入国内市场之后,国内农产品将面临更为严峻的市场形势,国内农产品价格有可能继续下滑,且下滑的幅度会较大。
农产品价格的下滑的直接结果是农民农业收入的下降。1997-2000年江西农民人均出售农产品的收入分别为:1035.30、908.01元和837.43元,呈逐年下降趋势,两年下降197.87元。所以,农产品的市场约束,说到底就是生产者的收入约束。收入约束又会对农民的消费和投资产生约束。1997-2000年江西农民人均现金支出(包括用于消费和投资)分别为2027.91元、2014.38元和1861.27元,也呈逐年下降趋势,两年下降166.64元。而农民消费和投资的扩张,尤其是投资的扩张,是传统农业改造过程中一种相生相伴的现象,或者说是传统农业改造的推动力。因为,投资的扩张,有可能是经营规模的扩大或新的技术因素的引入,消费的增长又是作为传统农业改造条件之一的人力资本积累的必要条件。因此,农产品的市场约束通过收入、积累和消费约束的传导,最终会对传统农业的改造产生阻滞作用。2、 资源约束
人多地少是中国的基本国情,也是江西的基本省情。2000年江西全省耕田225.32万公顷,人均耕田0.054公顷(0.815亩),农业劳均0.234公顷(3.52亩)(7),农业户均0.709公顷(10.63亩)(8)。
我们知道,农业的经营规模(指种植业),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土地的经营规模。家庭范围内的小规模土地经营,极大地限制了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和应用的效率。因为,当使用的机械或其它技术具有固定成本性质时,在经济规模过小时,就会因使用率低而使平均成本增加,机械或其它技术的应用就会受到限制。即使在机器使用受到限制的情况下,劳动力的使用目前在多数农户也是不充分的。如果把劳动力的使用视作固定成本耗费的话,其使用的不充分同样也会使平均成本增加。
土地经营规模小还必然表现为劳均出产水平低。2000年江西劳均粮食产出水平为1140.48公斤(9),折算成货币额大约1360多元。
随着城市化和其它基础设施建设对土地需求的增加,以及退耕还林、还湖等,现有的耕田总量还有进一步缩减的可能。1995-2000年通过开垦荒地以及利用废弃地等累计增加耕田9764公顷,同期累计减少耕田71467公顷,净减耕田61703公顷,如果再考虑人口增加因素,则会进一步加剧劳均和户均耕田减少的趋势。当然,城市化对于劳均和户均占有耕田存在着两种相反的作用,即一方面城市化的推进因占用耕田而使劳均和户均占有耕田减少;另一方面是城市化过程中农业人口的不断非农化,使劳均和户均占有耕田增加。但后者与前者相比,具有显著的强势,即城市化推进的最终结果必然是提高劳均和户均耕田拥有量。可以这样说,解决土地小规模经营的唯一出路是推进城市化。但进一步地看,即使江西农业人口二分之一完成向城市转移,江西户均耕田也只有20亩多一点(这里没有考虑城市化对耕田的占有因素),仍然是小规模经营。而二分之一的农业人口转入城市需要等待多长的时间(10)!3、 生态环境约束
在过去50年的农业发展过程中,江西生态环境曾遭到过严重的破坏。尤其是发生于1958年"大跃进"年代、文革时期以及家庭联产承包制初期三次大规模的砍伐森林,导致全省生态环境严重恶化。近10年森林覆盖率虽然有较大的提高,但要完全消除由于破坏森林而造成的生态后果,需要较长的时期,有些后果更是难以消除的,如因水土流失造成的河床提高和河流淤塞。解放初"五河"干流,甚至中上游的支流都具有不同的通航能力,但目前"五河"除部分干流段有通航能力外,大多已失去通航能力。而恢复这种能力的成本之高昂,几乎难以想象。河床的提高还导致江、河、湖、库的蓄洪、行洪能力显著下降。往往几场大雨,"五河"上游动辄山洪暴发,下游则水满为患。1998年夏季的降雨量,并未超过1954年,但江、河、湖的水位却创新高。1997年的遥感资料显示,江西水土流失面积仍有3.5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21.1%,占全省山地面积的35%,年土壤侵蚀总量1.6亿多吨,每年因土壤瘠薄化和肥力流失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20亿元以上。环境遭受破坏的另一个情况是由于工业"三废"排放及农药、化肥使用导致的土壤、水体的污染。土壤污染主要表现为农药、化肥及农膜残留量的存在。由于目前我们还不可能停止使用这些化学物,因此,土壤中的这些化学物质的残留量有继续增加的趋势。即使在停止使用这些化学物质后,其残留量仍会在长期存在,据国外研究,其滞迟期大约10-20年(11)。水体污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