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农学论文农艺学
   朝鲜后期农书中的水稻品种分析      ★★★ 【字体: 】  
朝鲜后期农书中的水稻品种分析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1-09 23:14:11   点击数:[]    

》《增补山林经济》《课农小抄》等农书中则记录了移秧当在“5月芒种前后。”另外,《经世遗表》中计算农忙期间兵卒的雇价,亦提到“芒种后十五日移秧之时也。”从此可知,移秧多在芒种至夏至期间进行。19世纪前期的农书《林园经济志》中亦提到“4月和5月之间移稻秧”。同一时期的牧民书《居官大要》,记录时将稻分为“早种、中种、晚种、最晚”四种情况,并记到这四种分别在“芒种时”“夏至时”“夏至后”“小暑一初伏间”四个时期进行移秧。

由此看来,至晚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移秧普遍在芒种和夏至期间进行。但也有在过了夏至之后(阳历6月22日)到小暑和初伏(阳历7月18日)期间移秧的特殊情况。这一事实说明,随着移秧法的广泛普及,遇到干旱情况时,为了最大限度地确保水源,经常会有等到小暑一初伏期间雨季到来后再将“最晚种”移秧的情况。[27] 

分季节整理各种农书中出现的“秧坂播种期”和“移秧期”的变化,兹列于表<3>。但是这些节气是按阳历计算的,把它换算成阴历时每年都有不小的差异。《农事直说》到《山林经济》时期秧坂的播种期在“春分—清明”期间,而到19世纪的农书《林园经济志》以后,秧坂的播期延长到“清明—小满(阴历3—4月)”间。另外,考察移秧时期的变化发现《穑经》和《增补山林经济》中记载移秧时期在芒种前后,而在此之后,移秧期体现出延长扩散的倾向。18世纪末的《课农小抄》和《经世遗表》中移秧时期大概在小满到夏至之间,到19世纪的《林园经济志》中移秧期则在立夏到小暑之间,《居官大要》记录的移秧时期甚至延长到芒种和初伏之间。就这样,随着时代的发展,播种期和移秧期也延长扩散,这是因为有不少新的稻品种正在开发并得到推广的缘故。 

表<3>朝鲜后期农书中的水稻播种期和移秧期的变化

节气 春分 清明 谷雨 立夏 小满 芒种 夏至 小暑 初伏
阳历日时(1995) 3/22 4/05 4/20 5/06 5/21 6/06 6/22 7/07 7/18
阴历日时(1985-1995) 2/012/22 2/163/06 3/013/21 3/164/07 4/024/22 4/185/09 5/055/25 5/206/10 6/016/21
秧坂播种期变化1)《农事直说》(1429) 《山林经济》(18世纪初)2)《林园经济志》(1842) 
移秧时期的变化1) 《穑经》( 1679) 《增补山林经济》(1766)2) 《课农小抄》(1798)《经世遗表》(1810)3) 《林园经济志》(1842)4) 《居官大要》(19世纪初) 


1798年,响应朝庭颁布的“求农书纶音”而应旨进农书者有叫裴宜者,对移秧时期的变化有如下论述:

C11忠义衛裴宜疏曰 臣本农夫 略知为农之事 有可裨于农者有三 其一古今时差也 古者 以谷雨之际落种 夏至之际移秧即为早矣 今即落种必以谷雨之前 移秧必以夏至之前 乃为早不然即为晚 早即虽或被灾 犹有可食 晚者或被灾即全无可食 以是知种移之 必以早为务可也——(《增补文献备考》,P147,田赋考7)

在此,农夫出身的裴宜首先指出农耕时节的“古今时差”。再提到以前“谷雨之际落种,夏至之际移秧即为早矣”,而现在必须在谷雨之前落种,夏至之前移秧才能做到即使受灾,也能将损害减小到最低程度。以此观点为前提,裴宜向皇帝建议必须将播种期和移秧期大为提前。

从此可以推知,朝鲜后期的移秧时期实际上比农书上记载的要提前许多。可能裴宜也是适应了这些变化才提出“早期移秧”的建议。

可以明确,无论直播法或移秧法,水稻的播种期更加多样化和更加扩散了。尤其,移秧时期在原则上体现了早期化的同时延长扩散到芒种至小暑的约两个月期间,说明朝鲜后期的水稻栽培范围大为扩大。水稻的播种期和移秧期如此多变,促进了稻品种的开发,反之,水稻播种期和移秧期多变又是新的稻品种开发的结果。 五、新优良水稻品种的普及论及输入论

(一)、新优良水稻品种普及论

1798年提出应旨进农书的18世纪末巡将郑道星的上书中反映了在当时众多的稻品种当中已经开发了多种优良稻品种。

D12 郑道成疏曰 凡稻种 有强者有柔者 柔者遇旱即难茁而易枯 强者于水于旱竝无害焉 盖稻种之强者有三 天上稻 斗于罗山稻 淳昌稻是也 三稻之种其性最强 枯水稻即注秧 干田即付种 而二月翻耕 三月付种 即晚移秧插之时 比三色苗 半已成长 而结实亦早 虽遇水旱 少无所损者也。(《正祖实录》)

在以上疏文中郑道星认为稻种可分为强者和柔者,而强者即使遇到旱灾和水灾都不会受损害。郑道星还举出“稻种之强者”有天上稻、斗于罗山稻、淳昌稻等三个品种。这三个品种无论是移秧栽培或干付种栽培,其成熟结实都很早,所以即使遇到旱灾或水灾都不会有大的损害。

另有公州林博儒者则主张要区分峡地、野地、高处、低处、饶地、瘠地等土地条件和谷物的特性,主张应选择适地适种的稻品种。他还进一步指出了哪些品种适合土品和谷性,而又有哪些品种是不适合土品和谷性的。[28] 

另外,与林博儒同时代的柳镇穆提出当时农民多种的早熟品种正金稻,只要稍受一点风就会不结实,所以这一品种不适合多种。与之相比,十几年前从日本传入的杜冲稻(始种于湖西地方),即使刮风,其受灾程度也不严重,而且霜落后还能继续成熟,所以又不受早霜之害。[29] 

到了18世纪,由农民自发地培育出了不少优良品种,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油菜史话

  • 下一篇文章:中国农业发展的生态合理化方向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朝鲜后期农书中的水稻品种分析”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朝鲜后期农书中的水稻品种分析”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灭螺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
  • ››从玉蟾岩与牛栏洞对比分析看中国稻...
  • ››十六、十七世纪江南的生态农业(2)...
  • ››曲氏高昌和唐代西州的葡萄、葡萄酒...
  • ››不断完善的明清茶政
  • ››清代至民国甘青宁地区农牧经济消长...
  • ››盆景园规划设计浅谈
  • ››景观园林规划设计领域的首席人物杰...
  • ››一学两名--园林和景观
  • ››设计公司的发展策略
  • ››朝鲜后期农书中的水稻品种分析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