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农学论文农艺学
   朝鲜后期农书中的水稻品种分析      ★★★ 【字体: 】  
朝鲜后期农书中的水稻品种分析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1-09 23:14:11   点击数:[]    

十年而完好不变质。”[24] 

材料B9是胡尔伯特的观察记录,B10是汉密尔顿的观察记录。这两人观察记录的三种类稻中,(TAP-KOK)即指水稻,田谷(CHUN-KOK)即指干田稻,山坡上栽培的种类(MOUNTAIN RICE)即指陆稻(即《农事直说》中的山稻)。在他们的观察内容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三类稻种各自有不同的使用消费领域。它们分别被用于食用(水稻),制粉及酿酒(干田稻)和贮藏(陆稻)。

另外,材料B10中汉密尔顿特别将陆稻(山稻,MOUNTAIN RICE)和低地栽培的稻子(LOWLAND RICE)进行对比,说明了这两种稻子的贮藏问题。从贮藏的立场上看,低地栽培的稻种即水稻和干田稻(田谷)最长也只能贮存五年,而在山地栽培的陆稻(MOUNTAIN RICE)则能贮存十年而完好不变质。对此,HULBERT也认为较小而不变的陆稻种类可以。保存8—9年而不受损坏,可以作为军粮。总之,这三种稻子在贮藏方面体现了各自不同的特点。

朝鲜后期的稻种根据栽培法的不同而分为三大种类。到19世纪,这三种稻子从生产到消费贮藏都具备了各自不同的特点。这一事实证明,朝鲜后期稻种根据播种期可分为早稻、中稻、晚稻三种;根据栽培法则可分为水稻、干田稻、陆稻(旱稻=山稻)三种。其中,干田稻原是属于晚稻的一种,在适应朝鲜西北地区气候和风土的过程中逐渐发展成朝鲜特有的,新的稻品种。而且,这三种稻品种各自有不同的消费方式:水稻主要用于食用;干田稻主要用于制粉及酿造;陆稻主要用于贮藏。 四、播种期和移秧期的分化及其变化

朝鲜前期比较单一的稻品种到了朝鲜后期,随着稻作农业的发展和扩大也更加分化和多样化了。这样的变化过程可以从朝鲜后期稻品种的播种期和移秧期的变化中略窥其前后。基于以上想法对比了朝鲜前期和朝鲜后期的播种期和移秧期。兹列表<1>。在此比较了著于19世纪,被奉为牧民官的指针书《居官大要》和著于1429年的《农事直说》中记载水稻播种期和移秧期。 






表 <1>《农事直说》和《居官大要》期间水稻播种期变化

资料 早稻 水耕(早稻) 移秧 晚稻 水耕(水付)
秧 坂 移 种 
《农事直说》(1429)《衿阳杂录》(1492)《四时纂要抄》(1492?) ——— 2月上旬 2月下—3月上旬 — 3月上—芒种节
3月上旬(清明) — — —
2月春分 — — 清明
《居官大要》19世纪初 早种中种晚种最晚 谷雨前 谷雨前 芒种时 谷雨后
谷雨后 — 夏至时 —
— 立夏前后 夏至后 立夏后
— — 小暑初伏间 —


首先,整理了朝鲜前期农书中记载的早稻的播种期:《农事直说》记为2月上旬,《衿阳杂录》记为3月上旬(清明),《四时纂要抄》记为2月春分。相比之下,19世纪的《居官大要》中将早稻分为早种和中种两类,并记播种期分别为谷雨前和谷雨后。其中,早稻的早种情况和朝鲜前期大概类似,但早稻的中种情况在朝鲜前期农书中却根本没有提及。所以,可以说早稻中种是朝鲜后期新分化的早稻品种之一。

其次,朝鲜前后农书中对晚稻水耕的播种期也有不同的记载。《农事直说》和《四时纂要抄》中记为“3月上旬到芒种”或“3月清明”。而在《居官大要》中则把晚稻水耕与早稻水耕区别开来,称之为“水付”,并又细分为谷雨后播种的早种和立夏时播种的晚种两类。其播种期跟朝鲜前期农书中的记载相比,大体一致,但时间更加具体化了。

比较朝鲜前后期的农书中对用于水耕的早稻和晚稻的播种期的记载,早种的情况前后没什么变化,而朝鲜后期新增加的中种和晚种则有很大的变化。即,在朝鲜前期早稻和晚稻的播种时差至少有一个月以上,而到朝鲜后期早稻的中种和晚稻的早种大致在同一时期进行播种。[25] 

另外,所有农书中都没有提及晚稻干耕(干种)的播种期。因为晚稻干耕法是由于春旱时无法进行水耕或移秧时所采取的栽培法,所以没有什么特定的播种期。笔者推测晚稻干耕的播种期可能与晚稻水耕同时期。殖民地时代,朝鲜平安南北道平野地带干田稻的播种期在阳历5月上旬,尤其5月6日至22日期间是最适合播种的时期。[26] 这一时期正是在立夏和小满期间,与《居官大要》所记晚稻晚种时期相吻合。 

表 <2>朝鲜后期农书中移秧期的变化

农书别 秧坂的播种期 移秧时期
早种 晚种 早种 晚种
《农事直说》 1429年 2月下—3月上2月下—3月上3月2月下—3月上 3月 4月 5月芒种前后5月芒种前 芒种后 芒种后15日 4月 5月
《农家集成》 1655年 
《穑经》 1676年 
《山林经济》 18世纪初 
《增补山林经济》1766年 
《课农小抄》 1798年 
《经世遗表》 1810年 
《林圆经济志》 1842年 


朝鲜后期播种期及移秧期引起最大变化的无疑是用于移秧的稻品种。为了分析这些稻品种,笔者整理了各种农书中所记载的秧坂的播种期和移秧期。兹列于表<2>。

首先,《农事直说》记载秧板的播种时期是2月下旬到3月上旬,《农家集成》照抄之。但是到《林园经济志》和《居官大要》中则记为早种在“3月谷雨前”,晚种在“4月立夏前后”。《农家集成》中所记秧坂为早稻秧基,所以其播种期大体相似于早种的情况,而晚种的情况直到19世纪的农书和著作中才有提及。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农事直说》中对于移秧时期,没有任何说明。但是朝鲜后期代表性农书,如《穑经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油菜史话

  • 下一篇文章:中国农业发展的生态合理化方向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朝鲜后期农书中的水稻品种分析”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朝鲜后期农书中的水稻品种分析”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灭螺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
  • ››从玉蟾岩与牛栏洞对比分析看中国稻...
  • ››十六、十七世纪江南的生态农业(2)...
  • ››曲氏高昌和唐代西州的葡萄、葡萄酒...
  • ››不断完善的明清茶政
  • ››清代至民国甘青宁地区农牧经济消长...
  • ››盆景园规划设计浅谈
  • ››景观园林规划设计领域的首席人物杰...
  • ››一学两名--园林和景观
  • ››设计公司的发展策略
  • ››朝鲜后期农书中的水稻品种分析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