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农学论文农艺学
   中国农业发展的生态合理化方向      ★★★ 【字体: 】  
中国农业发展的生态合理化方向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1-09 23:14:15   点击数:[]    

[本篇论文由上帝论文网为您收集整理,上帝论文网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   摘要:中国农业的发展尽管处于以经济效益为核心的农业工业化前期,但人均资源短缺和对农业产出的压力已使农业生态问题相当突出。因此, 中国必须现在就正视农业的生态合理化问题。生态农业建设的关键是通过评价和设计,选定合适的生态农业模式。通过强有力的立法和行政措施,可以加速我国农业发展的生态合理化过程。

    1.世界农业发展的三个阶段

    世界农业的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传统农业阶段集中解决丰衣足食问题,以社会效 益为核心;工业化农业阶段以发财至富为优先目标,以经济效益为核心;后工业化农业阶段十分重视蓝天碧水和食物安全,以生态效益为核心。

    农业从一开始就面临着社会、经济和生态方面的挑战。农业的经济效益表现在农民通过最原始的农产品物与物交换的方式获得自己所需物品。刀耕火种的长时间轮歇和林相的恢复就与农业的生态平衡有关。然而,人类脱离渔猎时代转入传统农耕方式的最重要目的是在以人力 、畜力为主,生产力较低的条件下,获得稳定的食物来源,满足生活的基本需要。

    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农业实现工业化也只有半个世纪左右。以美国为例,1910年统计的拖拉机总数不过50万匹马力,主要农业动力仍然是马、骡和牛。1930年拖拉机总数2200万匹马力,1955年后才达到较稳定的4000万匹马力以上的水平,实现了农业机械化。在化学肥料生产方面, 1913年才获得从空气中固定氮的技术突破。全世界1938年仅生产900万吨以纯N、P、K算的化肥,1979年化肥生产达1亿吨。在机械工业和化学工业的武装下,农业的生产力大大提高。生产的主要目标就逐步转移到经济效益上来了。这一阶段的农业特点是大量投入以化肥、农药 、机械和动力为代表的能物资源,生产者的生产目的不是为了自身消费,而是为了市场销售, 为了获利。农业生产的思维方式和工业化方式类似,以直线的和局部的为主。例如,只研究DDT的直接杀虫效应,而不考虑其残留与转化;只研究氮肥的增产效应,而不考虑其循环与流动。 这种思维方式容易产生一种盲目乐观情绪。

    这种乐观是不能持久的,卡孙1962年写的《寂静的春天》和罗马俱乐部1970年写的《增长的 极限》,代表了人类生态环境意识的觉醒。由于人口数量的增长、人类经济活动能力的巨大 增长和近代科技的进步,人们终于认识到自然资源的有限,也认识到地球生态平衡的精巧与脆 弱。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7年提交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这一思想迅速被世界各国所接受,并成为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的主调。联合国粮 农组织1991年在荷兰登博滋会议上发表了《可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登博滋宣言》,宣言明 确指出农业发展要达到保障社会供给、促进经济增长和保护生态环境三大目标。目前,各国 的农业正向着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效益这一方向发展。农业投入逐步从能物集约型转向以生 物工程和信息工程为代表的智能与知识集约型。系统观、全局观和辩证发展观更多地影响到 今天的农业实践。

    2.中国农业发展道路的特殊性

    尽管我国还有少部分人尚未解决温饱问题,但总体来说,由于解放后50年来农业生产的增长速 度超过了人口的增长速度,12亿人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农业在继续巩固保障供给的前提 下,正向着提高农民经济收入的方向发展。目前,农业的化肥、农药、薄膜、农机和动力投入 仍呈现迅速增长的趋势。例如1996年与1993年比,农业机械总动力增长221%,农村用电增长 375%,化肥用量增长216%。中国的农业显然还处在工业化初期。然而,中国的人均资源 特 别紧张,人均农田只有世界平均的296%,人均草地只有世界平均的579%,人均林地是世界 平均的147%,人均水资源是世界平均的719%,人均化石能源是世界平均的467%。由于经 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吃饱吃好的要求使得对粮食的总需求增长很快。据研究,在经济高速增长 的前期,人均年收入每上升100美元,对粮食的消耗增长30~50公斤。由于对农业实物产 出需求和资金产出需求的增加,有限农业资源的过度开发已经到处可见。在江河上游,森林砍 伐过度。在西北草原牧区,草地过载,土地沙化、退化和碱化面积达三分之一。在南方丘陵区 ,不适当的耕作方法造成严重水土流失。在北方农区,地下水超采,地下水位不断下降。在城 郊和富裕地区,过多的化肥和畜粪造成地下水和地表水污染。沿海渔类资源过捕,污染引起的 赤潮越来越频繁。湖区和湿地的开垦影响了对洪水的缓冲。黄河断流和长江洪水不但和气候 变化有关,也与流域人类活动特别是农业活动有关。显然,中国的农业已经不能象发达国家那 样,先实现农业工业化,再走农业生态化的道路。中国的现阶段农业发展必须把社会效益、经 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走一条独特的农业现代化之路。

    3.中国的生态农业思想

    要农业提高产出,一条途径是增加投入,另一条途径是提高效率。按目前中国农业投入的总体 水平和资源状况,继续适时适度地和有选择地增加投入是必要的。但投入量应当与资源供应 量相平衡,与环境承受力相平衡。有些区域的化肥和农药投入已经过量,应当减少。我国农业 的发展应更强调第二条途径,即提高有限

[1] [2] [3] [4]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朝鲜后期农书中的水稻品种分析

  • 下一篇文章:莼菜史话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中国农业发展的生态合理化方向”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中国农业发展的生态合理化方向”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灭螺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
  • ››从玉蟾岩与牛栏洞对比分析看中国稻...
  • ››十六、十七世纪江南的生态农业(2)...
  • ››曲氏高昌和唐代西州的葡萄、葡萄酒...
  • ››不断完善的明清茶政
  • ››清代至民国甘青宁地区农牧经济消长...
  • ››盆景园规划设计浅谈
  • ››景观园林规划设计领域的首席人物杰...
  • ››一学两名--园林和景观
  • ››设计公司的发展策略
  • ››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效...
  • ››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述评
  • ››中国农业机械化改革的背景分析与理...
  • ››中国农业保险制度选择
  • ››中国农业改革发展的趋势及策略
  • ››中国农业科技园区简介
  • ››中国农业的本土起源(2)
  • ››中国农业的本土起源(1)
  • ››中国农业的本土起源(3)
  • ››中国农业考古的主要收获·农业的起...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