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品种的引进再理所当然不过的事情了。甚至试验朝鲜稻种的唯一的研究者滨田秀男也只重视对稻种特点的研究,但并不重视这些稻种具备的丰富的遗传资源问题。
当代农业可持续发展受到关注,为了减少农业生产成本,直播法越来越得到重视。因此,虽然有相当大的时代差异,朝鲜后期的稻品种和栽培法被赋予了重要的时代意义。因为朝鲜固有稻品种包含朝鲜半岛上四千年来所有的环境因子,只有基于这丰富的遗传资源,才是开发未来食粮资源的唯一手段。 注释
[1] 李镐澈,《第一章 水田农法》,《朝鲜前期农业经济史》,韩吉社,1987,47页 [2] 朝鲜总督府劝业模范场,《朝鲜稻品种一览》(1913);小早川九郎,《朝鲜农业发达史(政策编)》,朝鲜农会(1944);盛永俊太郎,《朝鲜水稻种类和改良》(农业发达史调查会编,《日本农业发达史》第9卷,中央公论社(1959);最近,在以下书籍中亦收录了相关研究成果(农林省热带农业中心,《对旧朝鲜的日本农业试验研究成果》农林统计协会(1976)。 [3] 朝鲜总督府殖产局农务课,《水稻的传统耕作法和改良耕作法的经济比较——根据大正十三、十四两年劝业模范场事业报告调查》(1928年,抄写本 [4] 李斗淳《日帝时水稻品种普及政策的性质研究》,《农业政策研究》17—1(1990,12);李正行《韩国水稻品种变迁史》,农振研丛书,第14号(1945);林茂相、金钟昊、崔铉玉《韩国水稻品种的变迁》,(李殷雄外,《韩国农业技术史》发刊委员会(1983);林来敬、林茂相《韩国的稻作农业和稻品种的变迁》;许文会外《稻的遗传和育种》,汉城大学出版部,(1986) [5] 苏淳烈《殖民地时期全罗北道的水稻品种变迁》,《全北大学校农大论文集》第3辑(1992.2);苏淳烈《殖民地时期全罗北道水稻品种的试验研究及普及——为阐明殖民地农业技术的主体性》,《全罗文化论丛》第5辑(1992.11)。 [6] 滨田秀男《朝鲜传统水稻》,《朝鲜学报》5辑(1953.10 [7] 1948年,韩国的农学家金熙泰提出适应朝鲜米作特点的水稻育种目标:(1)适应水量不足的晚植栽培性,具有耐病性(稻热病),耐寒性的(2)适应一年二收的早熟多收性的(3)适应稻草袋生产的稻秸杆品质良好的(4)适应输往国外的,品质良好、味道好而且多收获量的。与今天相比,金熙泰所提出的育种目标当然存在着相当大的时代差异,但我们必须认真检讨他所提出的目标在朝鲜后期农业中有多少成分被坚持了下来。(金熙泰,《朝鲜米作研究》,正音社,1948年,169—170页。) [8] 《衿阳杂录》中的衿阳县原指京畿道衿川县。太宗14年曾与果川县合并,数月后又与阳川县合并而称衿阳县。但过了一年又废除。世祖时也曾与果川县合并,后改为今用地名始兴。 [9] 笔者曾推论《衿阳杂录·谷品条》中记载的黄金子就是用于移秧法的水稻品种。因为这一水稻品种多为庆尚道人所栽培,而其播种期在庆尚道恰好是在2月下旬到3月中旬之间。(李镐澈,《第一章 水田农法》,《朝鲜前期农业经济史》韩吉社,1987,47页。) [10] 新增加的早稻秧基相关技术内容中多写道:“庆尚左道人行之”“右道人行之”,从此可知这种技术主要是采录了惯行于庆尚道的技术。(农家集成,农事直说,早稻秧基) [11] 用于水耕的早稻一般在2月上旬时二次起耕和捡去土块后进行播种,而早稻秧基品种则在2月下旬到3月上旬之间制造秧基进行播种。 [12] 金荣燮《朝鲜后期农业史研究(2)——农业变动,农学思潮》,一潮阁。1974,7页。 [13] 另外,对柳稻则详细注明为“今卢原丰壤人多种之”,可知柳稻是当时卢原及丰壤地区实际栽培的新品种。但是,到《增补山林经济》的同一条目中已经没有详细的注明,可知到18世纪中期之后这些新品种已经向其他地区广泛扩散。 [14] 金荣镇的《农林水产古文献备要》69中叙述到《林园经济志》中记录了170种水稻品种。笔者认为多数研究者误以为这么多的水稻品种都是朝鲜的水稻品种。但是,详细研究《林园经济志》可知这本农书中提及的多数水稻都是当时中国的品种,其中朝鲜的水稻品种,不过为69种。(金荣镇,《农林水产古文献备要》,韩国农村经济研究院,研究丛书9号,1982) [15] 滨田秀男,《朝鲜在米稻》,《朝鲜学报》5辑(1953.10),59页。 [16] 朝鲜总督府劝业模范场,《朝鲜稻品种一览》,1913。 [17] 农林省热带农业中心,《朝鲜的水稻品种改良》,《对旧朝鲜的日本农业试验研究成果》。农林统计协会 [18] 朝鲜总督府劝业模范场,《平安南道的干田》1928,4—5页。 [19] 刘鸿烈《国事大辞典》,(教育图书,1988),1090页。 [20] 滨田秀男,“朝鲜在米稻”,《朝鲜学报》5辑(1953.10)68—70页。 [21] 滨田秀男,“朝鲜在米稻”,《朝鲜学报》5辑(1953.10)69页。 [22] 菱本长次,《朝鲜米研究》,东京千仓书房1983。 [23] H. B. Hulbert, The Passing of Korea, (New York, 1906),PP. 15-16。 [24] A. Hamilton, KOREA,(Loudon, 1905), PP.124。 [25] 对于水稻直播的播种期研究情况可参考以下文章: 杉弘道,《关于水稻直报告团的适应期和最晚直播期限》,《朝 上一页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