顷,公园绿地占地11.73公顷(表1)。多摩新镇中心地区公共设施总建筑面积为483980平方米,其中商业设施的建筑面积占全部设施总建筑量的42.9%,企业和事务所占21.2%,娱乐设施占13.7%,文化设施占4%,政府行政管理机构占12.4%,医疗保健设施占3.5%,市政设施占2.3%。
(4)多摩新镇规划的经验启示
东京都政府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通过新镇开发来分散中心区的拥挤,TOD模式的轨道交通在新镇发展规划中发挥了主导作用,所以,其成功因素绝大部分与东京都政府在城市捷运系统和城市规划方面的政策有关。土地利用政策整体限制城市中心的发展,同时促进站点周边高密度、高强度发展;通过限制私家车发展和鼓励铁路捷运系统的使用实现交通需求的有效管制,增强社会对于公共捷运特别是快速铁路的依赖性;日本许多以铁路为导向的新镇建设是由政府公共部门发起的,多摩新镇便是最著名的项目之一。
多摩新镇在规划实施的后期出现的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住房产品和结构的不合理使得新镇住房的性价比下降,失去对目标人口的吸引力;多摩新镇人口的持续减少和结构的老龄化趋势对于新镇的持续开发造成了非常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如何保持TOD新镇的可持续发展也是在规划编制及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三新城市主义理念在杨宋镇规划
中的应用1.区位条件和政策背景(1)区位条件杨宋镇隶属北京市怀柔区,位于怀柔区东南,总面积30.5平方公里,人口2.5万。该区西距101国道2公里,距首都机场25公里,距北京中心城区45公里。京承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并在镇域内留有出口,规划城铁S6号线在杨宋镇北部通过,在杨宋设置一处轨道交通站点。优越的地理位置,便捷的交通设施,为杨宋镇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2)政策背景
1995年,经北京市政府批准,怀柔区杨宋镇被列为重点建设的小城镇之一。1999年,杨宋镇被评为首都精神文明示范点和环境整治标兵单位,被国务院体改办列为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镇。2005年1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获得国务院批准,北京的城市定位是“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中心、宜居城市”。由于北京城市职能的转变引发了城市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产业发展向文化创意产业侧重,中心城的部分功能向周边疏解。规划中将怀柔定位为“怀柔新城”,成为北京东部发展带上的重要节点,是国际交往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
杨宋组团是怀柔新城东部组团之一、怀柔新城东部新区的居住、服务中心之一。这一角色的重新定位将为杨宋镇带来非常宝贵的发展机遇,最终将使杨宋镇成为功能齐全、布局合理、城市氛围和文化氛围浓厚、人居条件良好的现代化小城镇。
2.TOD模式在杨宋镇规划中的应用(1)多元化的土地使用规划是TOD模式的基础杨宋镇空间布局规划中强调土地使用的多元化。城市土地的多元化利用可以促进各类土地利用的平衡发展,就地吸纳本区居民,减少跨区出行活动,从而减少有限通道的交通压力,缓解交通拥挤。
与多摩新镇不同,杨宋镇的土地规划不是单纯以解决中心城区居住需求为根本目的,因此,杨宋镇并非仅具有单一的居住功能,而是在空间布局中更加强调产业用地比例,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使得土地使用更加多元化,使得小城镇相对于城市片区更具独立性,从而对城市片区起到支撑作用(表2)。(2)公共交通导向的出行方式规划是TOD模式的灵魂突出以轨道交通、公共交通、步行和自行车为导向的出行方式,充分重视未来城市发展带来的交通增长,尤其是私人小汽车交通增长的需求,提前规划、合理布局道路交通设施。
规划城铁S6号线在杨宋镇北部通过,在杨宋设置一处轨道交通站点。规划预留轨道交通与城市道路接驳的交通设施用地,用以疏散轨道交通的人流、满足城市公交车辆的换乘需求。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增强城市客运交通的运输能力,尽量使客运交通服务覆盖规划区域。为实现组团内部交通和对外交通的顺畅连接,该镇共规划有5处公交站场(平均1万人一处),均匀分布于杨宋镇镇区内部,大多靠近居民区,方便小区居民及就业人员使用。规划交通设施用地2.61公顷,占总用地面积的0.46%。单独设置的公交首末站每处用地面积2000-3000平方米。公交站点覆盖率按300米步行半径计,不小于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50%,按500米步行半径计,不小于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90%。
(3)均享性的公共设施规划是TOD模式的支撑杨宋镇规划突出公共设施的均享性、可达性。
杨宋镇镇区内集中布置行政办公用地、商业用地、市场用地、文化体育设施用地、医疗卫生用地、教育科研用地等,为城市组团和周边村庄服务。在方便居民生产生活的前提条件下,尽量对公共设施实施集中建设,统一规划,尽量减少分散零星的村庄的公共设施建设,而将其并入到城区或者主要中心村的公共设施建设中。
3.TND模式在杨宋镇规划中的应用(1)居住组团的TND模式规划杨宋镇居住组团空间形态的规划借鉴了TND模式,即“传统邻里开发”模式,其充分研究了传统空间组成元素,使建筑形式形成良好的邻里空间层次和尺度。
(2)城镇空间尺度人性化的TND模式规划杨宋镇道路规划增加了支路网密度,使街道间距保持在100米左右,减小了街坊面积,使小城镇风貌保持传统的空间尺度与层次,形成宜人的、人性化的城镇空间尺度。避免形成“城市功能主义”理念造成的尺度巨大的街区,避免形成冷漠的、超越人性尺度的城镇空间。
四结语
新城市主义理念在我国小城镇规划领域的应用尚处于研究和探索阶段。本研究以北京市怀柔区杨宋镇的规划为个案,初步探索了新城市主义理念在小城镇规划中的应用方式:TOD模式应用于小城镇规划中,主要体现在多元化的土地使用、公共交通导向的交通组织、均享性的公共设施布局;TND模式在小城镇规划中的应用,则主要体现在小城镇的居住组团模式的运用、城镇空间尺度人性化塑造等方面。
【Abstract】China has entered a phase of rapid urban de-velopment,but the problem of urban-rural dichotomy remainswidespread.To develop small towns is the key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 strategies.In recent years,China’s major cities have high tide of new town planning andconstruction in order to expand the existing urban space,to e-vacuate the population,and to transfer industry from the centralarea,so the development of new town also becomes an opportu-nit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urrounding small towns.The ap-plication of“New Urbanism”concept in our small town planningis still belonging to the investigatory and exploring stage.Theplanning of Yang Song Town of Huairou District has given a pre-liminary exploration to the application methods of the New Ur-banism concept in the small town planning.It is concluded thatthe TOD planning model for small towns is mainly diversified inland-use,public transit-oriented traffic organization,the sha-ring layout of public facilities,and the TND model in the smalltown planning applications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use of resi-dential groups’model and the shape of the spatial scale humani-ty.【Key words】New Urbanism;TOD;TND;small townplanning参考文献[1]陈白磊,齐同军.城乡统筹下大城市郊区小城镇发展研究———以杭州市为例[J].城市规划,2009(5):85-87[2]汤培源,周彧.基于新城市主义理念的新城规划与建设的反思[J].现代城市研究,2007(12):18-23[3]张捷.新城规划与建设概论[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9,9:112-113[4]陆锡明,王祥,朱洪.世界级大都市———东京轨道交通主导战略[J].城市公交规划与管理,2004(2):38-39
上一页 [1] [2]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