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理工论文环境工程
   滨岸缓冲带在水源地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上的应用      ★★★ 【字体: 】  
滨岸缓冲带在水源地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上的应用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2-06-29 22:40:48   点击数:[]    

[本篇论文由5var5VAR论文频道为您收集整理,5VAR论文频道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    摘要:饮用水水源地污染已成为全球共同遭遇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为保证人们的饮用水安全,有必要对进入水源地内的农业面源污染进行防治。滨岸缓冲带能够有效的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可,并在水源地保护上有一定的应用前景。文章综述了缓冲带的定义、结构、功能以及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方面的应用等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滨岸缓冲带在饮用水源地保护中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饮用水水源地;农业面源污染;滨岸缓冲带

   Abstract:Drinking water source pollution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global environmental problems.To ensuresecurity of drinking water,it is necessary to prevent and control 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which enters drinkingwater source area.Riparian vegetation buffer zone,which could effectively prevent and control 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pollution,has been widely recognized,and it also has a certain application on the source of water prevention.Based on theintroduction of definition of buffer zone,type of structure as well as the function,the protection of riparian buffer zone in thedrinking water source was proposed.

Key words:drinking water source area;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riparian buffer zone

      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仅占世界人均水量的1/4,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药、化肥的大量施用,农业面源对水体的污染也在进一步加剧,尤其是对饮用水水源地的污染。饮用水污染已经成为环境污染中关系人类生命和健康的最重要问题之一。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了对北京、天津、上海、江苏、安徽等地的主要水源地———密云水库、于桥水库、黄浦江流域、太湖、巢湖的污染问题进行研究。北京密云水库水体中的N、P含量处于中营养状态,水体的营养程度属于中营养型,水质尚好,但库区水体有较明显的向富营养化方向发展的趋势[1];天津于桥水库监测资料分析发现,于桥水库的主要污染物为TN、TP和氨氮等营养物质,其中TN为国家地面水标准Ⅴ类,TP为国家地面水标准Ⅲ~Ⅳ[2];上海黄浦江上游流域总氮含量和氨氮含量严重超标,总氮指标甚至达不到V类水体标准,除此之外,黄浦江上游来水之一太浦河水质最好,能到达Ⅲ类水体标准,东新镇轮渡水质最差,其余监测断面水质情况基本上在Ⅳ类[3];江苏太湖入湖河口区24个点位的水质监测结果表明,水体中的TN、TP浓度分别为3.5mg/L和0.28mg/L,分别高于国家湖泊水环境质量Ⅴ类水质(TN≤2.0mg/L,TP≤0.2mg/L)标准[4];2003年1月环境质量月报公布,安徽巢湖呈中度富营养化水平,有9个监测点属劣Ⅴ类水质,其余皆为Ⅴ类水质(GB3838-2002),主要污染指标仍为TN、TP[5]。

    滨岸缓冲带是建立在河湖、溪流和沟谷沿岸的各类植被带,包括林地、草地或其它土地利用类型。

    主要目的是保护水质清洁,拦截过滤可能进入河流、水库的泥沙、有机质、杀虫剂和其它有害物质[6]。修建缓冲带是保护水资源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沿着江河、溪流堤防的草本植物带,灌木带或是乔木带起着过滤受污染径流的作用,并在水体和人为用地之间形成一片过渡区域[7]。滨岸缓冲带是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和保护饮用水水源地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它将在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和保护饮用水水源地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1滨岸缓冲带概述

1.1滨岸缓冲带的定义缓冲带,全称保护缓冲带,它是指沿着开放的水系统宽度在1m到100m之间的人工管理的永久植物带[8]。它是由美国农业部国家自然资源保护局(NRCS)向美国公众推荐的土地利用保护方式[9-10]。缓冲带是河道与陆地的交界区域,可以有不同的名称,如河岸区或缓冲带,如果这一区域带较宽,也可称之为河边湿地、河谷或洪泛平原。不同的名称反映这一区域的宽度、洪泛状况和土壤条件的差别[11]。有学者认为,岸边带是一种特殊的保护缓冲带(简称缓冲带),属于水体岸边缓冲带类型,也称为岸边缓冲带、水滨带等。在学术界,首次对河岸带的定义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末,系指陆地上同河水发生作用的植被区域[12]。

    1.2滨岸缓冲带的结构

滨岸缓冲带的结构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释:一方面是从宏观角度理解的滨岸缓冲带的空间结构;另一个方面是从微观角度理解的滨岸缓冲带的植被群落组成、分布及宽度的实体结构。

    宏观角度从纵向(上游-下游)、横向(河床-洪积平原)、垂向(河川径流-地下水)和时间变化(如岸边带形态变化及其生物群落演替)可以将滨岸缓冲带生态系统划分为四维空间结构[12]。从微观出发来分析滨岸缓冲带的实体结构。滨岸缓冲带由不同植物组成,在缓冲带当中,他们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组成缓冲带植物的生活型不同,它们分别是水生植物、湿生植物和陆生植物。

    1.3滨岸缓冲带的功能

滨岸缓冲带作为一种水体附件,它在水文、生态、土壤流失、环境保护和动物保护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3.1保护水源,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缓冲带通过降低径流流速、沉降泥沙、过滤和吸附等功能来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污染物的减少主要是通过沉积作用、过滤作用、化学作用、吸附作用、微生物作用等过程来完成的,这样能削减进入河流、湖泊、水库的氨氮、TN、TP、农药化肥、除草剂等化学物质。

    挪威、瑞典和德国关于缓冲带的试验研究发现:10m宽的缓冲带可以去除75%的氮,但缓冲带对磷的去除效率更高些,一般情况下,缓冲带可以截留3%~50%的氮,可截留65%~95%的磷[13]。也有研究证明,根据缓冲带的宽度和复杂性,附着在缓冲带上面50%~100%的沉积物和有机残骸能够被吸收分解,宽阔的草木混生的缓冲带要比狭窄的单一草本构建的缓冲带具有更强的截污分解效率[8]。

    缓冲带防治饮用水水源的农业面源污染的功能,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在开放的水系统和潜在的污染物之间,缓冲带起着生物化学和物理屏障的作用[14]。

    1.3.2护岸功能

缓冲带的护岸作用是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的,一方面通过植物的拦截作用,来降低流过河岸流水的流速,从而降低水流对河岸的侵蚀作用。有研究显示,缓冲带中的植物能够生长平铺在坡上和沟渠两侧,能够有效的降低径流的流速[15]。另一方面,植物根系对河岸的固定作用,也是减少水土流失的一个重要方面。

    国外学者Smith通过试验认为,受植物根系作用影响,河岸沉积物抵抗侵蚀的能力是没有植物根系作用影响的2万倍[16]。

    1.3.3提供动物的栖息地

缓冲带由大量的草本、灌木、和乔木植物组成,能够为大量的动物提供食物、水分和生活空间。缓冲带土壤、植物、水体组成了一个系统,能够为大量的鱼类、爬行类、两栖类和鸟类提够一个良好的生活空间。

    顾笑迎,黄沈发[17]等,选择苏州河的支流东风港为研究对象,缓冲带区和对照区相比,浮游植物的种类数多;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复杂;底栖动物的种类数、密度和生物量多;有较为多样化的大型水生植物群落。

    2我国水源地保护存在的不足

我国各水源地存在的问题各不相同,但是水源地的污染主要来自于工业点源污染、城镇生活污水、农业面源污染及水源地安全隐患等方面。但对饮用水源地影响最大的是城镇生活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和农村生活面源污染。尽管我国在饮用水源地保护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1)管理区分散。我国很多水源地跨过多个地区,各地区制定了符合本地区保护的方案,水体自净能力有限,下游地区的水源得不到更有效的保护。例如,温州一个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就有珊溪水源地、泽雅水源地、瓯江翻水站水源地和永强平原地下水。珊溪水源和泽雅水源地则属水库型,瓯江翻水站水源地属河流型,永强平原深层地下水是孔隙水,各水源地存在的问

[1] [2] [3] [4]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鸭河口水库上游水土流失及其防治对策与措施

  • 下一篇文章:自然灾害风险管理中社会因素的探讨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滨岸缓冲带在水源地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上的应用”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滨岸缓冲带在水源地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上的应用”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论锅炉烟气SO2污染及控制技术
  • ››试论现代城市住宅小区景观设计应遵...
  • ››生态观念的城市设计浅析——以天鹿...
  • ››试论当前室内设计的普遍趋势
  • ››广州历史建筑更新政策和管理模式探...
  • ››乡土景观在城市园林中的运用探析
  • ››浅谈沿海船舶防污染管理的现状与对...
  • ››自然灾害风险管理中社会因素的探讨...
  • ››滨岸缓冲带在水源地农业面源污染防...
  • ››鸭河口水库上游水土流失及其防治对...
  • ››滨岸缓冲带在水源地农业面源污染防...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