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理工论文水利工程
   建立生态环境友好的水电工程建设体系      ★★★ 【字体: 】  
建立生态环境友好的水电工程建设体系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1-10 12:46:00   点击数:[]    

境保护的矛盾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需从政策阶段、规划阶段、工程阶段全过程重视生态环境保护。?
为了建立生态环境友好的大型水电工程建设体系,需要重点进行以下工作:
   1. 加强国家对水资源(包括水力资源)的统一管理
   水资源的综合规划(包括水力资源规划)应该是政府行为。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后,水力资源开发的政府管理职能进一步分散并有弱化的趋势。政府应该对水资源的综合规划(包括水力资源规划)加强统一管理,超前组织对尚未进行规划的河流开展综合规划,对尚未批准的河流规划尽快进行审查,如怒江和雅鲁藏布江。对于目前关于怒江开发的争论,应该采取积极的方针组织多学科的研究
   2. 因地制宜、选择适当的开发目标
   过去的水力资源规划,按照流域梯级开放模式,往往追求100%的开发率。由于移民和耕地的补偿费用会越来越高,考虑社会稳定和保护耕地资源,在规划时应因地制宜、选择适当的开发目标,对于移民和淹没耕地少,生态环境问题少的河流,可以100%的开发;对于移民和淹没耕地多,生态环境问题大的河流,可以放弃部分河段的开发;参照多数发达国家的情况,水电资源平均开发70—80%是可行的。
   3.开发与运行方式要兼顾生态环境的要求
   水电工程的不同开发与运行方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不同。在自然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采用“龙头水库”加多级引水式开发的模式可以减少淹地移民、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上游河道坡降大,河谷狭窄,人烟稀少,交通不便,经济不发达,因此在上游修建高坝大库,淹没损失所造成的经济影响一般较中下游为小。引水式开发中的低坝或闸,其过鱼设施国外已有比较成熟的经验可供借鉴。水电的运行方式,以调峰运行经济价值最高,但为了兼顾生态环境影响,应该安排一定的机组按基荷运行。工程还应该在低部位设置放水设施,以保证在机组全停时也能下泄最低生态流量,同时保证下游河段的供水需要。
   4、研究和完善移民政策,使移民能长期共享水电开发的效益
   我国水库移民经历了安置型和开发型两个阶段,国家还出台了库区后期扶持政策。为了解决好移民能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有专家建议研究“投资型”移民政策。其主要思路是将淹没的土地、房屋及其他有价设施进行评估,加上对生态环境的补偿作为股份,参与水电开发建设,使移民和开发方形成利益共同体,使移民能长期共享水电开发的效益。建设期安置移民的费用用预支若干年应得收益解决。移民区地方政府和移民代表做为股东参与工程建设的决策管理。这一建议值得研究探索。
   5.开展建立生态环境友好的大型水电工程建设体系的科学技术研究
   5.1 水利水电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理论和方法
开展水利水电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既有政府管理部分的需求,也有流域开发利用的客观需求。而水利水电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在我国基本上属于空白,只在一些流域或区域进行了概念性的工作,尚无完整的评价理论、技术、方法与标准体系。同时,近年来由于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区域环评、规划环评、战略环评一直是环境科学研究领域的热点。
   5.2 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的生态环境效应及对策
   生态环境友好的水利水电建设规划与设计技术开发;大坝的淹没、阻隔、径流调节对生物资源、生境的影响研究;流域水资源开发的生态累积效应与影响;水利水电工程运行的生态准则研究(包括生态水文学、生态水力学等);利用水利水电工程改善生态环境技术研究
   5.3 基于3S技术和物探技术的工程勘测新技术
   在水利水电工程勘测工作中,目前普遍大量采用洞探、坑、槽探等地质勘探手段,由于爆破开挖、乱置弃渣、不回填封堵,对工程区的生态环境会造成一定的影响。鉴于此,应大力发展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的工程勘测技术,如“3S”技术(RS、GPS、GIS),以及以综合测井技术、微地震技术、浅层反射、浅层折射技术、层析成像技术(CT法)、反射成像技术、电磁波地质雷达技术、甚低频电磁波测试技术等为代表的物探勘测新技术。
   5.4 工程精细设计、施工及加固新技术
   工程中大量的洞挖、坑挖、槽挖、边坡开挖改变了原有的自然地形、地貌,使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和影响,与建设生态环境友好的大型电站工程的要求不相适应。为尽量减少工程建设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开展工程精细设计、施工及加固新技术研究是尤为必要的。包括精细边坡开挖技术研究;复杂环境条件下爆破开挖技术研究;精细开挖爆破成洞和锁口技术研究等。
   5.5 遗弃开挖料的利用及施工场地复垦造地技术
   在传统的水电开发建设中,大量的遗弃开挖料对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过去对于劣质施工土石料的合理利用也进行过一系列的研究,但其出发点主要是基于经济方面的考量或因为料源的缺乏,并未有意识地考虑环境方面的因素。工程进行中和结束后,料场的生态修和有计划地进行施工场地复垦造地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环境价值。
   5.6 高坝鱼道或鱼梯技术
   修建大坝对环境生态影响的方面之一是对鱼类的生长与繁殖。葛洲坝水利枢纽修建中在考虑对中华鲟的保护方式上做过大量的研究,目前采取的方式是人工繁殖,取得了一定效果。从整体上讲,我国在坝工建设中对鱼类的保护是不够重视的,开展相应研究的工作更是初浅。
   研究适应鱼类过坝(过水轮机)的建筑物水力条件;研究库区鱼类生存条件及泄水建筑物下游河道水流溶解氧对鱼类的影响及有效的工程措施;开展试点工程的应用研究。 

上一页  [1] [2] [3] [4] [5] [6]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堤防护岸工程施工环境保护作业方法研究

  • 下一篇文章:钢板桩在我国堤防基础防渗中的首次应用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建立生态环境友好的水电工程建设体系”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建立生态环境友好的水电工程建设体系”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关于水利工程施工布置方案的影响因...
  • ››浅论官溪水电站机组转速下降不到停...
  • ››浅论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存在的问...
  • ››汶川地震次生灾害的成因、成灾与治...
  • ››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措施
  • ››舟曲县小流域综合治理成效及经验
  • ››城市园林绿地雨水利用的方法探析
  • ››浅析舟曲县干旱与水资源利用问题
  • ››浅议水利工程投标报价评分的类型及...
  •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招投标阶段合同管...
  • ››建立生态环境友好的水电工程建设体...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