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理工论文交通运输
   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与物流现代化      ★★★ 【字体: 】  
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与物流现代化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1-11 12:58:30   点击数:[]    

视了相应的物流发展,结果导致经济结构不合理,包括部门和产业之间发展不平衡、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最突出的表现为物流能力不足和物流科技水平相对落后,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特别是经济增长较高的年份,运输能力不足、仓储能力不足等物流环节的供给短缺往往成为最突出的制约因素。不得不以运力定生产、限消费的情况屡见不鲜。二是由于大部分国有经济的预算软约束,导致管理粗放,在物流管理方面,出现一方面是物流资源不足,另一方面又存在着普遍的浪费。最突出的是“大库存”现象,就是不注重存货管理的经济核算,以尽可能多的存货保证生产对投人品的需要,或者防止商品经营中出现缺货。其次是在供应和销售活动中不重视降低交易成本。这些情况的存在造成了物质资源和资金的极大浪费。物流落后反过来又大大降低了经济发展的整体效益。

调整经济结构,克服“瓶颈”制约,保持经济均衡高效增长,是促进政府和经济部门改善社会大物流体系的根本动力。要使有限的资源能够发挥最大的效用,必须保持经济发展的均衡。因此,经济结构的调整一直是政府经济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政府通过经济政策的引导和直接投资,积极改善和发展国民经济大物流体系。如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等主要的运输大通道,近几年都有了迅速的发展。对现有的交通运输设施也进行了大规模的技术改造, 1995年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讯业的基本建设投资就达1587.5亿元。在全国建成的大中型项目中,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项目占18%,完成的投资占全部投资的17.6%,大大加快了物流现代化的步伐。近年来陆续联通和建成了亚欧大陆桥。京九铁路、南昆铁路等大的铁路运输通道并对现有铁路设施进行技术改造以提高运行速度和质量。公路建设促使汽车运输迅速崛起。仅1996年就建成了高速公路1100公里,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3258公里,比1990年增加575%。公路营业里程达到118万公里,比1990年增加15%。航空港。水运港口,包括一些大型的现代化集装箱码头的建设,都大大改善了国民经济大物流体系的状况,提高了现代化水平。对于保持经济的持续发展,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的经济开发,脱贫致富,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缩小地区差距,保持地区之间的均衡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物流业的迅速发展不仅提高了对经济发展需要的满足程度,而且也使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严密控制下的运输等物流业逐步进入市场,形成日益激烈的竞争,使得市场机制对今后物流的发展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逐步实现物流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

市场需求扩张的吸引力和激烈竞争的压力是企业改善物流状况的内在动力。改革的逐步推进使市场机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调节作用,市场迅速发展并成熟。随着商品市场由短缺转为过剩,买方市场转为卖方市场,消费者的需求逐步走向理性。一些生产部门和企业的产品市场迅速饱和,市场上供过于求的商品大量增加。消费者对产品的质量、服务、价格等都提出了更高,甚至苛刻的要求。所以,与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相比,生产者所面对的再不是为购物而不得不忍受无尽的排队的消费者,生产企业只要完成计划就可以高枕无忧。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所承受的越来越沉重的市场压力迫使它们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改善经营管理,寻求提高竞争力的可能途径。包括改善物流,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从而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品质,加速资金的周转、节省资金占用。例如,几年以前,由政府推进发展配送一直进展迟缓,很少为企业所接受。而近一、二年以来,由于各种连锁经营的发展,配送就自然成为不可缺少的部分而日渐兴盛。可以说配送制约着连锁的发展,连锁带动了配送的普及,两者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得到共同发展

三、中国物流发展面临的课题及发展前景展望

(一)物流发展面临的问题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中国的物流理论和实践在最近的十多年间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发展过程中也还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系统化的推进阻力较大,困难比较多。其次,是企业物流现代化推进仍然滞后。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体制原因。我国物流体系的建立,是在新旧体制转换的大背景下进行的。它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旧体制的影响和约束。鉴于旧体制下物流各个要素相互之间独立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形成不同的经济和管理部门,基础设施和管理方面的“条块分割”状况比其它产业和部门更为严重。要实现系统化,就要打破条块的界限,重新配置资源,调整管理权限。这当然要涉及权力的重新分配。同时因为物流的社会化往往导致原来生产和流通企业从事同类工作的人员失去传统的工作,成为企业的冗员。在当前社会保障和就业机制都还不健全的情况下,部门和企业宁愿继续自己承担物流职能,而不采用社会化的物流服务。

第二,物流模式转换的普遍问题。从分散的物流到进入社会化的物流体系是企业物流模式的重大转变。从整体和长远来看,经济效益将得到提高,但是对当前或短期的影响却不一定都是正面的。一方面,企业需要废弃一些不再需要的设备和设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构筑中国的物流平台

  • 下一篇文章:深圳市物流产业发展途径探索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与物流现代化”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与物流现代化”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道路运输营运车辆应用GPS和行驶记录...
  • ››北京市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的对策及展...
  • ››城市轨道交通电力监控系统结构的标...
  • ››国外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及其对我国发...
  • ››我国高速公路服务区现状和发展趋势...
  • ››高铁时代道路客运企业应对之策
  • ››大西高铁对运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分...
  • ››道路运输行业节能减排战略措施浅析...
  • ››春运期间铁路客运站问题分析及对策...
  • ››对铁路春运供需矛盾问题的研究
  • ››中国经济体制演化历程的回顾与展望...
  • ››中国经济的反市场形态原因分析
  • ››中国经济困境感言
  • ››中国经济政策的方向与若干政策建议...
  • ››中国经济为什么高速增长
  •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探讨:费孝...
  • ››中国经济增长的现状、短期前景及长...
  • ››中国经济改革中的社会公正问题
  • ››中国经济前景为何离不开新闻自由?...
  • ››中国经济理论界价值偏好扫描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