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由5var5VAR论文频道为您收集整理,5VAR论文频道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 摘要:春运一直是铁路旅客运输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文章通过分析春运客流的组成,研究铁路春运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从交通需求管理的角度出发,针对交通出行的产生、分布、方式选择、空间路线选择和时间选择五个阶段,根据其在不同出行阶段的内容提出解决春运供需矛盾的系统性方法。
关键词 春运;铁路运输;客流;需求管理 Abstract The railway transportation during the Spring Festivalis a hotspot and difficult problem in our country.This essay analyzes the constitution of the passengersduring the Spring Festival and studies the problemsthat exist in the railway transportation during theSpring Festival.Starting from the viewpoint ofTransportation Demand Management and accordingto the different content of different traffic tripperiod,the author offers solutions for the problemof demand exceeding supply during the SpringFestival.
Key wordspassenger transport during the Spring Festival;railway transportation;passenger flow;DemandManagement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口流动性不断增大,形成了我国旅客运输中的特有的周期性现象——春运。春运,主要是指春节期间的旅客运输,其根源在于我国人民“春节回家团圆”这种根深蒂固的思想。铁路作为一种价格低廉,安全性高,服务环境相对较舒适的运输方式,一直是春运期间广大旅客的首选。
1954年铁道部有春运纪录时的日均客流为73万人次,而近年来春运队伍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壮大,截止到2009年,高峰时期达到500多万人次。我们国家是以占世界6%的铁路里程承担着占世界24%的人口的运输任务,铁路所担负的艰巨任务可想而知,尤其是春节前后这20多天,每一天都是对我国铁路运输能力的严峻考验。
春运客流的组成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民工流、学生流、探亲流和旅游流。其中,民工流占旅客发送量的60%以上。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产生的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的经济建设中,然而城市并没有为他们提供安身立命之所和应有的归属感,使得这些数以亿计的农民工们明知春运难,却毅然返乡。其次是学生流,一方面这与我国各大中专院校近年来纷纷扩招有关,另一方面铁路票价对于大中专院校学生实行半价优惠政策,因而铁路自然而然成为绝大多数学生回家首选的交通方式。剩余的便是探亲流和旅游流,这一群体相对于农民工和学生来说有更为稳定的工作和相对较高的收入,他们出行时可以选择的运输方式也就更为广泛,如公路,航空,因而没有给铁路带来太大的压力。
1铁路春运存在的问题及产生
原因每年的铁路春运都是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这不仅仅是因为春运客流牵涉的人数、家庭多,更是与铁路自身在春运过程所暴露出来的诸多问题密切相关。
1.1票源不足
春节期间许多人为了买到一张票,需要通宵达旦的排队,而结果却未必如愿。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可总结为以下三点:(1)从供给角度来看,现阶段我国铁路运输还属于国家垄断经营,边际成本大,因而导致火车票供给缺乏弹性[1]。同时,铁路运输能力本身是不能存储的,这又使得火车票的供给量在某一阶段内不会有太大变化。即使在春运期间会有上浮,也要受到目前我国铁路运输能力不足的限制;(2)从需求角度来看,一方面铁路以其自身的优势吸引了大量的客流,另一方面春节期间回家团聚、探亲访友是我国特有的传统习俗,直接导致客流在特定时期内的过度集中;(3)黄牛党,也就是票贩子这部分人的存在,他们抓住春运期间火车票供不应求这一特点,利用各种手段囤积车票,再高价售出。这些人为牟取自身利益严重侵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增加了乘客的旅行成本,还使本来就不能满足需求的车票更加不足。
1.2铁路运输服务质量下降
一方面由于春运期间供需缺口较大,铁路部门为提高供给能力不得不承载过多的旅客致使车内环境拥挤;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市场竞争及个别人员服务态度不端正,导致部分车内环境卫生条件、冷热水供应状况、餐饮质量水平等服务质量大打折扣。而且不排除部分内部人员在“黄牛党”的金钱诱惑下不顾人民大众的利益,内外勾结,促成黑市火旺……铁路运输相关部门在服务质量上的不足致使群众不满情绪高涨,加之票价上涨乘客负担加重,高付出却换来低回报,群众心中的不满与愤恨可想而知。
1.3票务信息不够公开、透明
北京火车站也只从2008年春运开始才将剩余票额显示屏由显示“有”或“无”,改为显示车票剩余张数,而对于全国多大多数火车站,共有多少票,卖出多少票,剩余多少票,预留多少票这些信息买票的人都不知道。这说明目前我国铁路对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还不到位。如果这一问题解决了,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制止出现在预售期的第一时间就没票的情况,人们就可以踏踏实实的买票,而不用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彻夜排队。
2运输需求管理与春运供需矛盾
的解决对策所谓运输需求管理,是指通过交通政策等的导向作用,运用一定的管理手段及技术,通过速度、服务、费用等因素影响交通参与者对运输方式、运输时间、运输地点、运输路线等的选择行为,使运输需求减少或在时间、空间上实现均衡化,从而在运输供给和运输需求间保持一种有效的平衡,使交通运输结构日趋合理[2]。
本文从不同交通出行阶段运输需求的内容出发研究铁路春运的实际情况研究春运供需矛盾的解决对策。
2.1出行产生阶段
在出行产生阶段尽量减少出行的产生。本文前面已经提到过,尽管农民工大多数时间是在异乡漂泊打工,但他们很难在城市找到属于自己的家,所以才会义无反顾的去挤春运的火车,如果政府能加快改革现行的户籍制度、住房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让农民工在打工地建立自己能够长期或永久居住的家并真正融入到当地社会,成为城市的主人,就可以使他们不必像候鸟一样在家乡和城市之间来回奔走。在农民工发源地政府也要加强农村建设,增加农民收入,将农民工留在农村。
对春节期间某些特殊岗位行业仍然坚持上班上岗的,政府企业也要加大津补贴的力度,从政策上鼓励他们不回家。
此外,在社会上也要倡导移风易俗,转变传统观念,逐渐改变人们“春节回家团聚”的想法。这样一来从客流根源上为铁路减轻压力。
2.2出行分布阶段
在出行分布阶段,将出行由交通拥挤的终点向非拥挤的终点转移。铁路运输部门应从春运大局出发,统筹安排,活用车辆。一方面充分挖掘已有车辆的运用潜力,使其发挥最大效用,如当某站客流以到达为主时,可主动组织列车到外站接流,提高临客车的开行数量,缓解人流拥挤站的客流压力,又如针对春运期间大部分长途跨局列车为单向客流的特点,可采取措施,充分利用其“回空”方向组织短途客流。另一方面,统筹安排租借的外局车辆,打破局、公司、地区的使用和维护权限,根据客流密度及时进行调整配置,这就要求铁路部门制定合理的收入分配政策和绩效考核机制,确保各地区各铁路局利益一致,从根本上避免矛盾冲突,促使它们主动进行协作,进而实现双赢甚至多赢[3]。
2.3出行方式选择阶段
在出行方式选择阶段将出行方式由拥挤的方式向非拥挤的方式转移,从而在一定程上减少出行中的时空消耗。旅客运输主要有四种运输方式即铁路、公路、水运、航空,但一直以来这四种运输方式的建设和规划均各自为战,部门之间互不协调,相互割据,造成信息交换不畅,综合运输网络效益差,在春运过程中更是对各自的特点认识不到位,因而无法充分发挥它们自身的优势,为春运排忧解难。为此,国家应针对春运这一特殊时期成立一个综合交通运输协调委员会,从宏观上协调交通部、铁道部、民航局、公安部等部门,共同完成春运组织工作[4]。如利 [1] [2] 下一页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