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已经开始清算革命或左翼文化,但社会主义体制还没有完全瓦解(正如王朔小说中,可以拿革命文化进行调侃以达到自我批判的效果,那么到了90年代《阳光灿烂的日子》以及21世纪的电视剧《与青春有关的日子》,这种调侃已经变成了一种“深深的怀旧”而不是嘲讽和批判了)。简单地说,伴随着革命文化的消失,个人与社会、政治的关系开始脱节了,也就是说市场意义上的个人是一种去政治化或非政治化的个人,正如朱文的小丁系列(如《什么是垃圾,什么是爱》),个人如何与社会建立一种关系成为小丁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官方/主流意识形态很难为个人提供这样一种有效的主体位置,而恰恰是消费主义之下的个人主义成为一种有效的安置个人位置的方式,这或许不仅仅是80后的问题。
如果说80后真的发生变化了,或许与80后的主体结构的形成有关。80后的命名与以下一些社会事实有关:1、80后是独生子女的一代(城市更为严格地实行了独生子女政策,80后也基本上是指城市青年),是娇生惯养的小皇帝;2、80后主要以金字塔式的应试教育为基本经历,尤其是相对滞后的中学教育,表面上处在一种失效的状态中,但是某种意义上,也为80后打下了印记,比如语文课本中基本上是现代和50-70年代的作品(有趣的是,在80后的语文教科书中,文革作品被剔除,十七的作品保留下来,而在21世纪的教改中,反而放入了革命样板戏片段,而把十七年的作品基本上都删掉),因此,在进入大学之前,80后基本上在封闭、保守、集体主义的氛围中(尤其是像我这样在小县城接受中学教育的80后)度过中学教育,直到有幸进入大学,似乎自觉地经历了一次自我“解放”,认为以前在中学学习的知识都是无效的政治宣传,由衷地认同一种自由主义的逻辑,比如我在大学前两年(90年代末期上大学),对政治很讨厌,认为政治为什么要干预文学呢?文学、美学应该具有自己的纯粹价值,因此,非常喜欢先锋小说,喜欢法国的新小说,喜欢现代派的作品,不喜欢那些现实主义写作,认为写作与社会、现实没有关系才对,现在想来,这种逻辑真是很80年代,尽管是如此地逃避政治(连自己在中学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身份也觉得不光彩),但是,还是有一种对社会现实,尤其是“社会黑暗”的强烈兴趣,同学之间经常分享一种对当时社会严重的阶级分化的不满情绪,我想,之所以能够调动自己的情绪,应该与相对滞后的中学教育有关,幸好中学老师还不太灌输80年代的一种去政治化的文学、美学逻辑(毕竟中学教育有规范性教参等制约性因素),反而教给我们的是教条化的50-70的文艺观念,但就是这种教条化,也许使我们分享了一种强烈地对现实的共鸣性,我想,这也许是80后的一份精神遗产吧(有点纯粹是个人经验,也算自我反思吧);3、80后这个命名的出现,与一批媒体或书商制造出来的少年作家:韩寒、郭敬明等有关,或者说80后的出现,是以这样一批少年作家在市场意义上而不是文学、美学意义上显影出来有关。
与80后相关的文化逻辑是:80后作为一种代际命名,并非始作俑者,最早在文学杂志中出现的是70后写作,随后才有80后的作家,再往后,80后被应用对80年代出生的一代人的描述,这种不断更替的代际划分本身是很80年代的文化逻辑,当然80年代又延续了五四以来对于新一代、少年、青年以及孩子作为拯救性力量的浪漫化的直线进化论式的想象有关,因此,80后基本上可以等同于青年人,自然或先然背负着国家/民族未来的意义,无论是对80后的负面评价(恨铁不成钢),还是80后的正面评价(成熟,就意味着担当),都是这种想象的产物,或者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经过80年代的“反动”,作为历史主体想象的“工人阶级”、“工农兵”、“人民”已经失效,那么对于下一代这一可以“必然”充满希望的青年人的身份:80后,就成为填补50-70年代革命文化消失之后历史主体空白的一种可能方式(这可以从去年的两部热播电视剧《士兵突击》与《奋斗》中看出蛛丝马迹,前者是底层青年如何在社会结构中寻找自己位置的“白日梦”,一种“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即不抛弃理想,不放弃战友,也就是要坚守一种基本的道德底线,不能为了胜利的结果而不择手段,后者则是资产阶级之子的没有奋斗的奋斗史,子一代或许不需要金钱所标明的成功,但需要的是核心家庭的圆满和朋友的友谊,这两部戏所召唤的主体恰恰是中产阶级的价值观)。
如果说80后的主体位置中残存了一些社会主义文化的遗产,那么这点遗产能否发挥出一定的政治能量呢?这是很难回答的问题。对于80后的爱国情、中国心来说,尤其是海外80后护卫圣火的积极反映,应该与抗震救灾中的爱国热情区分开,似乎它们之间具有不同的动员逻辑,前者在西方媒体中还处在许多冷战想象,也就是中国作为最后一个社会主义大国,似乎必然会镇压ZD,但是海外80后或华人对于中国认同,却很难说是对社会主义中国的认同,而只是对中国的认同,而在抗震救灾中,中国延续了在ZD中所使用的受害者的身份,只是比3.14,地震更强化这种受害者的身份,因此,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