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了太阳。他眼花缭乱地四处摸索,结结巴巴地讲出他所见到的东西。其他人都说他疯了。可他渐渐学会了看光明。以后他的任务是,下来,回到洞穴人身边,把他们带上来,引导他们走向光明……。这样一种叙事话语可以说是启蒙的原型叙事,也是知识分子的原始形成。在这则话语里,知识分子是作为一个"先觉"的形象出现在大众面前的。他的存在,就是走在前面,以理想的方式(如"走向太阳"、"追逐光明"等)完成对大众的引导, 柏拉图的影响是深远的,他的"洞穴叙事"可谓是西方知识分子理论的精神之源。尽管这个场境只是一个象征,但知识分子与大众的关系却由此而得以奠定。当然,象征毕竟带有不确定性,从叙事模型到一种完形理论,柏拉图的后继者代有其人,而本世纪上半叶,作为"西马"阵营中"实践哲学"的创始人、同时也是意大利共产党的创始人,葛兰西则是这些后继者中相当杰出的一位。他的知识分子理论给本世纪留下了深长的影响,以致今天人们讨论知识分子问题,特别是讨论后现代以前的知识分子问题,总是无法绕过他。葛兰西的知识分子理论一言以蔽之,就是"有机知识分子"。这个短语和他的另一个概念"文化霸权"(其中性说法是"文化领导权"),频频为90年代的一些中国知识分子所看好。实际上这两个概念也是曲径暗通的。知识分子所以需要有机,正是借此以获文化领导权。那么,到底什么是"有机知识分子"呢?葛兰西在这里也仅仅是个拟喻,如果以上述柏拉图的"洞穴叙事"来解释的话,那么,那个欲引领其他囚犯走向光明的先觉者就是有机知识分子。反之,他设若不以此为其任,而是孤立地与那个群体保持一定的距离,在葛兰西眼中,他就是非有机的知识分子。"有机"在这里是融入的意思,其融入所指则是"群众"。《狱中札记》一书(其中译本节译为《实践哲学》),葛兰西指出"只有在知识分子成为那些群众的有机的知识分子……,他们才和群众组成为一文化的和社会的集团。"这话听起来象是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但它绝不是毛泽东主义的接受工农再教育,而是反过来,列宁主义的让工农接受知识分子的再教育,因为在工农群众中是不可能自发产生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与工农大众的关系,在葛兰西那里表现为有关社会发展的"理论-实践"之关系。知识分子则是这种关系中"具体地区分出来的理论方面",相应的,大众则是具体地区分出来的实践的方面。所谓有机,就是让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融为一体。由于"革新不能来自于群众,除非通过精英的中介",因此在知识分子与大众的有机统一体中,它们的关系就表现为指导者与行动者的关系,比如启蒙知识分子就指导了法国大革命。这种关系确定了知识分子在社会历史中的领导地位,"’领导权’的每一种关系必然是一种教育关系";不仅如此,它还将进一步表现为一种"代表的关系",亦即知识分子除了是大众的启蒙者外,它之作为一个"普遍的主体",同时还是大众身心的历史"代言人"。 葛兰西的"有机知识分子"是一种立场坚定、倾向鲜明的"精英论",90年代知识分子对葛氏的偏爱,包括主张启蒙过时的知识分子亦未有其非议之一辞,这是非常耐人寻味的。如果说80年代的启蒙主义者或今日的道德理想主义者热衷葛兰西,这很正常,他们哪怕不读其人其书,也自然"心有灵犀一点通",这是一种"集体无意识"。然而,90年代反启蒙甚至反精英的知识分子,比如从一些文学作品出发从而阐释所谓"社群"理论的知识分子--在逻辑上他们应是疏离葛兰西的,可他们依然不妨在理论上认同于"有机知识分子"。这就不免让人奇怪。但这种现象,未必就不能予以解释。启蒙也好,社群也罢,说到底,在它们的后面都有一个"文化领导权"的问题。这样两种知识分子成为90年代文化论争的显流,未必就不涉及到90年代话语权的争夺。对这两种知识分子的评价并不是本文的任务,毋宁说正是出于对他们的反思、亦即对90年代文化思潮的反思,使笔者把目光转向葛兰西,并感觉到了"有机知识分子"理论的内在坎陷。尽管在笔者以往有限的阅读中,尚未注意到有人对葛兰西问题的指出,也尽管在以上的篇幅中,笔者因其介绍,故对"有机知识分子"奉持的是一种"价值中立"的立场,但,这个立场现在就予撤除。因为无论是葛兰西的知识分子理论还是这个理论的知识背景都是大有问题的(就后者言,这不仅指其柏拉图主义的精神远因,而且也指他当时所信奉的那一套实践哲学),这些问题,在笔者看来恰恰都出在所谓的"知识分子伦理"。 "有机知识分子"的伦理问题 任何一种伦理关系在现代的意义上,应该是平等的关系,平等是当年启蒙运动最重要的口号之一。可是启蒙本身,包括葛兰西以启蒙为内核的"理论-实践"的关系模式,本质上却是反平等的。这是启蒙的悖论,也是现代性的难堪,缘由就在于它的理论资源原本就来自本不平等的柏拉图主义。在柏拉图的社会伦理中,那个先觉的洞穴人是作为国家治理者而出现的,其他洞穴人则是其统治的对象。这个关系虽然不平等,但在柏拉图那里,却有其合理性。作为先觉者,"有一个就够了;只要有一个人能使一个城邦服从他的意志,那么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