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社会学论文农村研究
   当代江西农史要略(2)      ★★★ 【字体: 】  
当代江西农史要略(2)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1-11 15:08:24   点击数:[]    

[本篇论文由上帝论文网为您收集整理,上帝论文网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 二、人民公社体制时期

1958年,在"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推动下,农村相继出现"农业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紧接着建立的"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成为农村基本的管理制度,影响农村社会20多年。这是建国后江西农村和农业生产发展最为曲折和艰难的时期。

一、农业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全省农业大跃进运动

江西各行业的大跃进运动,是从农业大跃进首开其端的。大跃进是一场主观上期望在土改和农业合作化的生产关系变革之后,大力促进农业生产力发展的运动。对于刚从土改与合作化中获得利益,并且急欲发展农业生产、改变贫穷面貌的农村干部群众而言,"大跃进"也是一个十分新鲜的字眼。它们构成了大跃进出现的最初基础。

1958年1月下旬,江西召开全省农业工作会议。会议在全国出现大跃进的形势下,提出了江西"农业大跃进"的高指标,要求当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75亿斤,比上年增长25%,棉花总产量62万担,比上年增长46%。加快农业发展速度、争取跃进再跃进,被认为是当时全省生产战线大跃进的"关键"。因此,农业发展指标并未到此封顶,而是节节攀升。会议刚结束,江西即提出"快马加鞭,全面跃进,十年规划,争取五年完成"的农业大跃进口号,并将1958年粮食总产量指标提高到200亿斤;3月,又提出增至288-300亿斤;7月,在中南区农业协作会议上,则提出到1962年,江西粮食产量达到648-720亿斤,"成为中南乃至全国带头'跃进'省份"(1)。显然,这些指标与当时农业生产发展的实际相距甚远,超越了那时尚处"靠天为农"为主的农业生产条件和以手工劳动为主的农业生产方式下的实际限度,是不可能实现的。

江西广大农村的"农业大跃进"迅速展开。当时由上而下以整风整社为中心,用"大鸣大放大批判"开路,在干群中组织两条道路斗争的辩论,针对农业增产问题上的一些正确观点,诸如"农业生产只能逐步发展,不可太大地打破常规"等,进行毫不留情的批判,将其列为"促退派"论调,上升到"走资本主义道路"的纲,在广大干群中造成"一切唯上"、"一切唯想"的极为激进的浓厚政治思想氛围。由于由上而下的一级一级压指标,压到基层,便出现由下而上的层层虚报跃进成绩,浮夸风于是在各地盛行。最为典型者,如同年7月,波阳县两个社虚报早稻亩产近4000斤,并被当作所谓"发射了两个大'卫星'"予以报道(2)。引起全省各地竞相仿效。不到三个月,波阳再次出现亩产达22.8万斤的"巨星"(3),荒唐的浮夸风臻于极点。直到这年年底,省委贯彻中共八届六中全会精神,紧急阻止浮夸风和"共产风",高指标的"跃进"和浮夸才停顿下来。这一年,全省粮食总产量662.4万吨(132.48亿斤),仅比1957年增长1.11%,而农业总产值则减少了1.7%。"大跃进"的期望未能成为现实。

2、全省人民公社化运动

就在浮夸风正猛之时,1958年8月上旬,毛泽东视察冀、豫、鲁等农村、发出"人民公社好"的赞誉后,人民公社化运动当即遍及全国农村。

1958年8月15日,江西省修水县成立太阳升人民公社。这是江西出现的第一个人民公社。修水县位于赣西北与湘鄂两省交界,是群山遍布的边远山区。该公社则由分布在沟沟壑壑、山相接村不连、彼此相隔甚远的14个高级合作社合并而成,是一个包括4045户、19672人,集工农商学兵于一体的大公社。在这样一个农民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的山区,建立"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是与便利和促进生产的要求以及当时生产力的实际不相适应的。太阳升公社的成立,在全省引起广泛反响,拉开了江西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序幕。

9月6-12日,省委召开五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贯彻8月底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决议,通过了《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指示》,规定在全省分"三步走"建立人民公社:第一步叫"搭架子",就是"串连起来,小社变大社",要求"可以快些,在秋收以前结束";第二步叫处理矛盾,要求对并转中出现的各项经济政策问题予以解决,"可以在秋收以前完成,也可以在冬季生产中结合完成",第三步叫建立制度,就是要建立公社各种内部制度,要求"经过试点阶段,时间可以放长些"。三步走的规定,比较平稳,但在实际中并未得到贯彻。在"共产主义是天堂,人民公社是桥梁"的美好口号鼓舞下,各地争先恐后、一哄而起,会后仅20多天,即有占总县数42%的34个县、市完成了人民公社化的任务;一个月之后即到10月底,全省80多个县,已县县实现人民公社化。在前后不到一个半月间,全省原有的23000多个高级社,合并转成为1191个人民公社,参加公社的农户数达402万户,占全省农户总数近于百分之百;公社的规模大多数保持在"太阳升人民公社"的水平,也有略小一些的,平均近20个高级社合为一个公社,社均约3380多户。

人民公社化运动是一场不顾生产力发展客观规律,超越现实地人为地急速改变所有制、改变生产关系,剥夺农民本来具有的生产资料所有权的运动。运动及公社体制最为明显的特点是"一大二公"。它在理论上以尽快消灭私有制为目标,在实际操作上以传统的一口气"均贫富"为手段,"

[1] [2] [3] [4] [5] [6]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回顾中国农村改革历程

  • 下一篇文章:中国的“三农”问题:回顾与反思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当代江西农史要略(2)”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当代江西农史要略(2)”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新形势下村委会成员竞选应注意的几...
  • ››西部农村留守妇女婚姻稳定性及其影...
  • ››城乡劳动力流动及其对农地利用影响...
  • ››中国城乡劳动力流动对婚姻稳定性的...
  • ››农村土地使用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 ››中国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综述
  • ››抓好农村信访是构建和谐乡村的关键...
  • ››完善民族乡村治理的路径:基层行政...
  •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模式的选择
  • ››从文化的视角看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
  • ››当代江西农史要略(1)
  • ››当代江西农史要略(2)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