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社会学论文农村研究
   江村发展及其背景(1957年6月—1965年)(一)      ★★★ 【字体: 】  
江村发展及其背景(1957年6月—1965年)(一)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1-11 15:08:13   点击数:[]    

大抓双季稻抢收抢种。沈阳军区参观团1958年3月来访,汇报中提到吴江双季早稻最高亩产7 611斤,中熟稻8 215斤,晚稻12 981斤。还有日产236.26吨的钢铁卫星。工业、手工业产值1一10月比去年同期增产7倍多。9月20日左右,全县实现了人民公社化,“敞开肚皮吃饭,鼓足干劲生产”,“吃饭不要钱”,大办公共食堂和托儿园等。

吴江关于1958年的工作总结里写道,我县与全国各地一样,在工农业生产上获得了全面大丰收,取得了大面积高额丰产,出现了许多高产卫星,粮食、钢铁元帅升了帐,机械元帅上了马……特别是全县实现了人民公社化,更大大加速了社会主义建设,并为过渡到共产主义创造了条件。又说,吃饭不要钱:生活集体化,这包含有共产主义因素,这是个方向。又说,大跃进的事实证明了: “有一分干劲,就有一分产量”。又说,“马列主义出粮食”,这不是一句空话。又报了一系列高数字,层层加码,要求实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关于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第725页。


但报告又说,有些人对“家庭”问题也产生了错觉,认为家庭可以“取消”了。其实,“消灭家庭”,乃是几千年以后的事。现在我们有些同志理解为生活集体化了,就把群众的灶头扒掉,小锅子“没收”,不允许群众在生活上有些自由。又在分配中盲目扩大供给制的一部分,“十几个不要钱”,“二十个不要钱”,结果群众分不到钱,只能吃饭,没有钱用。报告又承认,存在不实事求是的现象,甚至虚报成绩、放假卫星等。吴江当时这些报告写得很有趣,实在是顾不上自我矛盾了。但也倒是一些基层干部无可奈何的老实态度的表现。

1958年后,竹、麻、桐油、化肥供应量减少很多,质量也下降。吴江反映,按照当时农用物资的分配,出现了出售商品粮多、供应物资少的矛盾。而且1957年以后,浙江的毛竹、什树、麻,湖南的棕、柳等,由于地区之间封锁,正常采购关系中断,货源大减少。就是可以搞协作,条件也很高,有很多协作物质是价高质次。

再请看两年的粮食产量等方面的比较。1957年粮食总产量42 460.61万斤;1958年粮食总产量55 899.52万斤。1957年,实际征购18 709斤,占全年总产量44%,每人负担400斤。1958年,实际征购28 038万斤,占全年总产量50.2%,每人负担600.5斤。1957年人口467801人,留粮22 383.61万斤,占总产量52.7%,平均每人478斤。1958年人口466 240人,留粮23 068.52万斤,占总产量42.1%,平均每人494.7斤。

当时毛主席也看出问题来了,他曾在1958年12月1日说:“可能性同现实性是两件东西,是统一性的两个对立面。虚假的可能性同现实的可能性又是两件东西,又是统一性的两个对立面。头脑要冷又要热,又是统一性的两个对立面。冲天干劲是热。科学分析是冷。在我国,在目前,有些人太热了一点……这种态度是不利于做领导工作的,他们可能跌筋斗,这些人应当注意提醒一下自己的头脑。”①他写以上这段话时,是为了纠正“大跃进”中泛滥起来的“左”的错误。

毛主席在2月—3月间的郑州会议上,强调,“目前的问题是必须承认人民公社有一个必不可少的发展过程,而不是什么向农民让步的问题。事情是客观世界强迫我们一定要这样做,只能这样做,不许可别种做法,无所谓不让步,是如实遵守客观法则去办事,不可能违反它。”②当然,尽管这样说,做是另一码事,而且现在看来实际上还是认识不够,全国农村的发展还是要经历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步登天。

后来费孝通教授在《江村五十年》一文里说,“1958年开弦弓村象中国的其他许多农村一样建立了人民公社。由于当时在生产上提出了过高的指标,经济上搞平调,挫伤了社员的积极性,使生产受到挫折,粮食反而减少,社员收入减少。”


1959年3月吴江关于人民公社的管理体制有些变化。人民公社实行以生产大队为基础,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三级核算,各计盈亏的管理制度。基本核算单位是生产大队。除交纳国税和上交公社部分,再除生产费用和按标准扣除供给部分以外,其余部分应照按劳分配的原则和三包一奖的原则进行分配,生产队执行大队三包一奖的任务,要定人、定产、定报酬地进行农业和桑树生产,生产队可得到超额完成包产任务时应得的奖励,这些奖励可分给社员等。
_________________
① 《关于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是不是老虎的问题》。
② 转引自《若干重大决策事件的回顾》.下卷.第823页。


这些规定针对着1958年人民公社化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例如生产大队之间的账目不清,债务不清,没有等价交换;公社或国家机关无偿地占用大队的土地;生产大队的耕畜、农具、戽水工具、农船等被无偿调用;原来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公共积累被无偿地调到公社;社员房屋和家具被无偿地租用,甚至调拨;社员的家禽未作价或记工分,就归公社集体饲养;富队和穷队之间搞平均主义等。

当时毛主席还提醒:“算账才能实行那个客观存在的价值法则。这个法则是一个伟大的学校……算账才能团结;算账才能帮助干部从贪污浪费的海洋中拔出身来,一身清净;算账才能教会干部学会经营管理方法;算账才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农民平均主义?还是平均主义改造农民——关于农村集体化运动与中国农民研究的反思

  • 下一篇文章:江村发展及其背景(1957年6月—1965年)(二)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江村发展及其背景(1957年6月—1965年)(一)”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江村发展及其背景(1957年6月—1965年)(一)”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新形势下村委会成员竞选应注意的几...
  • ››西部农村留守妇女婚姻稳定性及其影...
  • ››城乡劳动力流动及其对农地利用影响...
  • ››中国城乡劳动力流动对婚姻稳定性的...
  • ››农村土地使用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 ››中国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综述
  • ››抓好农村信访是构建和谐乡村的关键...
  • ››完善民族乡村治理的路径:基层行政...
  •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模式的选择
  • ››从文化的视角看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
  • ››江村发展及其背景(1957年6月—196...
  • ››江村发展及其背景(1957年6月—196...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