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信任和忠诚老实的优良传统。
1957年10月26日吴江关于召开三级干部扩大会的报告中又说,会议先将不同看法鸣放了出来。较为普遍的不同观点有“统购任务完成了,统销、周转粮减少了,国家是节约了粮食,但群众多吃副食品”,其中大部分是高价买进的。钞票花多了。“我们社只有30%的群众真通,其余是口服心不服。”对副食品贵的原因也作了分析:节约粮食的思想准备不足,有些户应该种或者可能种的副食品,如瓜菜等没有种上。自己生产的少,靠买来吃,粥少僧多,当然贵了。又有投机商人牟暴利,南瓜原来是1元一担,后来卖到3—5元一担。有些人不缺粮,也买副食品,防止不够吃。
当时甚至还有“说服好,还是压服好”的辩论。有人说,抄家虽然不对,但也有三大好处:一是干部心中有了数;二是教育群众有内容;三是能解决实际问题。有的社抄家后卖余粮。又有的地方将压出来的钱粮,买了十万斤肥田粉。有人说,解决问题要七分政治,三分军事。又说,有的社员坚持要带一只船退社,前后经过30多次教育,还是要退,后来给了两记耳光,就解决了问题。但大多数人认为,强迫命令脱离群众,影响党群关系,影响生产,造成僵局,使以后的工作难做。有的社抄了29户的粮,关押3人,弄出4千斤粮食的第二天,就开出一只船,有7户14个人去讨饭。甚至有人诬蔑,现在抄家,比日本人还凶。东洋人只抄大户家,现在连草棚也抄。
例如,1957年10月9日,震泽区开弦乡开展以粮食为中心的说理斗争,有对象统计表:斗2个富裕中农,查出集体粮食瞒产私分2 521斤,个人私分249斤,黑市投机买卖粮143斤,抗交公粮2 500斤,还查出了偷窃粮食、茧子的问题以及有粮食而不应分粮的情况等。当时斗争须填表,说明情况,经区委同意才能批斗。又例如,庄阿二说没有吃,结果抄出400斤米。当时要批斗时,什么话都要收集。如猪生病,需要烧白米粥给猪吃,也算黑话。
1958年2月,吴江关于群众经济生活安排的情况和意见里说,我县在1957年6月下旬到7月上旬遭受暴雨袭击,淹没农田达736 000亩,占农田面积70%以上。水稻减产,平均单产只有383斤;三麦平均单产60斤,比1956年的140。8斤减少57.:L.%;蚕豆平均单产53斤,比1956年的77.5斤减少31.6%。又加上排涝、肥料流失、买苗补缺、包租戽水机、买防汛抢险物资等,农业生产队的收入,一减一增,使得社员的收入受到很大影响,“直接带来生活困难的威胁”。1956年全县平均每人实收人为83元。而1957年收入只有59。7元,比1956年减少28%。
因此,县里除自己想办法,依靠集体力量,挖个人潜力,增加贷款,种代食品南瓜等外,要求上级予以必要的救济,增加生产、生活贷款和早日核准油、粮预购定金的计划。
二
尽管下面实际情况如此困难,但上面有人仍然要搞大跃进。实际上,1957年10月27日,《人民日报》发表第一篇关于四十条修正草案的社论:《建设社会主义农村的伟大纲领》,要求“实现一个巨大的跃进”。农业纲要四十条成为农业大跃进的纲领。用心本来是好的,但是“过高的指标,求成过急的要求,靠大辩论开路的刮风式的领导方法,所带来的副作用,最大的还是由此引发出来的各级干部的浮夸风。1958年的农业‘大跃进’,是以严重的浮夸为其显著特征的”。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第685页。
1958年还有工业“大跃进”,其中主要的是所谓全党全民大办钢铁。有所谓元帅升帐,高产卫星等等。“可是,当时省以上领导机关却没有任何一位负责干部对任何一颗‘卫星’的真实性作过认真的调查。其实,那些天方夜谭式的神话,当地群众是一清二楚的,只要跑到当地去看看,住上一两天,神话就不难揭穿。”但“层层加码成为一时风尚的时候,地方政府管企业往往比中央政府管得更死,加码的任务更多,瞎指挥也更多。”①
1956年毛主席反反冒进,导致形成全国经济指标愈高愈好、思想愈“左”愈好的空气。各地开始了大跃进,指标层层加码,思想上也以为这就是马克思主义,谁也反对不了。实际上,不讲综合平衡,不讲实际条件,片面追求超高速、超常规的发展的“大跃进”的教训,至今还应当吸取。1958年2月吴江关于地方工业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发展规划中说明,我县有棉布、丝绸、米粮、砖瓦、农具、食油、酿酒、化工、印刷、印染等,共有从业人员9 347人。1957年工业手工业总产值4 138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39.5%。到1958年底,新建了钢铁、机械、电动机、水泥等厂,共有工厂626个,从业人员17221人。工业总产值为4 664万元,比1957年增长53.2%。
在同样的急于求成和夸大主观能动性的错误思想指导下,还有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9月吴江关于大办人民公社的初步规划,将23个乡办成20个人民公社,10月15日前全县基本上实现人民公社化。集体耕种土地和社员自留田、饲料田全部转为公社所有,社员小片菜地暂时不动。今后菜田由公社统一经营。工分为公社统一分红。
1958年吴江开展群众性万人大检查的计划,立大志,鼓大劲,千方百计完成水稻亩产6千斤、秋茧140斤的伟大任务。为此,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