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1997年调整乡镇企业统计口径一些个体和不成规模的私营企业被排除在外。第三,自1996年国务院要求关闭淘汰镇企业中易造成污染的“十五小”企业和相应产品。目前,我省有上千家资源型小乡镇企业被强制关闭,第三,乡镇集体企业改制因素,乡镇企业股份合作制1997年后形成高潮,改制过程中的企业均倾向于裁减人员,仅此一项全国减少从业人员300万人,我省减少几万入。
3、乡镇企业就业弹性明显下降。进入90年代,相同的固定资产带动就业的能力自80年代以来下降了2.8倍多,即使扣除投资品涨价因素仍下降1.3倍左右。就业弹性下降导致的乡镇企业就业能力减弱的原因,除了企业自身不断提高技术水平这一正常因素外,企业规模小,高度分散、产业结构畸轻畸重等因素则是主要原因。
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虽然乡镇企业就业弹性下降,但2000年基本遏制住了自1997年以来连续三年速度、效益增长放慢的势头通过产权制度改革将有利于改进自身的要素市场和布局条件。从而增强其就业扩张能力、乡镇企业就业的总量还是应该呈扩张趋势。
(三)小城镇建设总体水平不高,城市化严重滞后,吸纳农村劳动力的功能较弱,但今后发展空间巨大
1、小城镇建设总体水平不高,吸纳农村劳动力的功能较弱。改革开放以来,四川省农村小城镇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总体还不高,与东部、中部及全国仍然存在较大差距。由于公共设施不足、乡镇企业集中度低、经济总规模偏小、产业结构不合理等因素使得小城镇与农村差别小,对农民的吸引力不够。四川平均每个镇非农业人口为1853人,比全国少10%以上,企业个数和企业从业人员少20%以上。同时,小城镇现行管理体制存在的弊端,农民进入小城镇也并不顺畅。一是户籍制度的阻碍;二是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尚未正式建立,农民把土地作为基本的社会保障,使用土地所花的代价和转出土地的补偿都很低,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和预期社会保障机制必然使农民很难下决心弃地进镇。
2、大力推进城中化进程,可能给农村劳动力带来巨大转移空间。四川城市化水平比全国低5个百分点,如果考虑近年来“县改市”、“乡改镇”等行政区划的变化,则城市化水平更低。城市化水平滞后,已经成为严重制约四川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提高其整体素质最严重的瓶颈。城市化滞后,二、三产业不能分离聚集效应“小而全”、“大而全”,布局分散、重复建设的格局难以解决:区域经济的“增长点”难以形成区域经济的合理结构和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就缺乏动力和必要的依托:四川传统农业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就难以改受,现代文明的进程就会被大大延迟。表现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上,就业潜力巨大的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的能量就难以释放,城乡统筹就业将受到阻滞最终危及农业这个基础的稳定。目前,四川已经具备了回忆推进城市化的条件和能力,第一,较正以往工业超前而城市化滞后的结构偏差将对加速城市化产生强大的推力;第二第三产业正进入回忆发展阶段,1995-1998年,四川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为0.38不仅高于第二产业的0.18,而且高于整个非农产业的O.28:第三,作为城市化加速的先兆,80年代以来,出现的“四川民工潮”标志农村劳动力开始大规模跨地区流动;第四,加速城市化的多元化投资机制正在形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推进和展开。加速城市化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并已提上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的日程。根据有邵门和专家学者的预测,“十五”期间,四川的城市化率将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在其它条件假定不变的情况下城市化速度将主要取决于国内生产总值比(GDP)的增长率和产业结构的变动率 ,如果“十五”期间GDP年增长率为8%在产业结构变动中,第三产业比重稳定提高,“十五”期间城市化推进不仅可以全部吸纳自然增长的人口和劳动力,还大致可以吸纳30O-500万农村劳动力。
(四)城乡分割的社会管理体制,加大了城乡就业矛盾,从根本上限制了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就业规模的迅速扩大
城乡分割的杜会管理体制基本点是二元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开放后户籍制度虽然不能完全阻止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但却将城市劳动力分割成本地劳动力和外来劳动力两大类型。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的“四川民工潮”为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作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始终未能被城市接纳而是在这一过程中演变成为一个特殊的“边缘人”。即所谓“外来妹”、“打工仔”。外来工无法获得真实的城市市民身份,不能取得城市户口,不能和城市职工同工同酬,不能享受城市市民的各种福利待遇,这种“边缘人”身份使他们游离于城乡之间,影响着平等就业,就业成本、就业质量以及就业收益。
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人国有企业日益严重的隐性失业逐渐显性化,大批职工下岗待业全国还有2000多万人正面临下岗的可能,所有这些给各地政府带来了沉重的政治、经济压力。为此,一些城市特别是大城市普遍采取了限制外来工在容易吸引本地人口就业的许多行业里就业的政策措施。一是配额制,通过务工证、暂住证或规定外来劳动力全市企业职工总数的最高比例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