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社会学论文环境保护
   大力加强新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 【字体: 】  
大力加强新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2-06-24 19:45:20   点击数:[]    

[本篇论文由5var5VAR论文频道为您收集整理,5VAR论文频道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    摘要:环境问题的核心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新疆地处内陆干旱区,地形特点是“三山夹两盆”,这一自然地理特点决定了新疆生态环境总体呈现出干旱、多样性、封闭性和脆弱性特征,人类活动也受此制约。建设新疆生态绿洲,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转变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立高效、集约的水资源配置和管理体系,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大力植树种草,保护和建设绿色植被;认真做好防沙治沙工作。

    关键词:新疆;生态环境;建设

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环境问题的核心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当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索取超过了自然所能提供的限度,当人类生产生活所制造的废弃物超过了自然的降解能力,就出现了我们今天的环境问题。

    工业文明从兴起至今天也就400多年的历史,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干预自然的能力,在创造了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极大地破坏了人类自身的栖息之地——地球环境。二氧化碳大量排放引起的温室效应,氟里昂气体造成的臭氧层破坏,酸雨所带来的湖泊酸化和森林破坏,土壤退化与荒漠化、生物多样性急剧减少,毒害物质污染了江河湖海和土地,一第列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并显现出全球效应。

    生态环境的严峻形势要求我们必须转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科学发展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同时指出我们的发展必须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要求我们在全面推进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必须切实保证我们民族子孙后代能够持续不断的发展。只有将发展纳入科学、理性、健康、有序、统筹兼顾的轨道,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自然生态保护的协调并进,我们才能解决发展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和矛盾,才能真正守护我们生存的家园和发展的基础,才能保证中化文明的延续和发展

    二、新疆生态环境的主要特点

新疆地处内陆干旱区,地形特点是“三山夹两盆”,这一自然地理特点决定了新疆生态环境总体呈现出干旱、多样性、封闭性和脆弱性特征,人类活动也受此制约。

    1、干旱地区,生态系统结构简单、脆弱。新疆的荒漠系统植被种类稀少,生物功能微弱,生产力低下,而且荒漠面积大,分布相对集中,对绿洲系统构成很大威胁,大大小小800多块绿洲无一不在荒漠的包围之中。所以绿洲生态系统是极其脆弱的,其平衡状态极不稳定,既受到山地水资源的制约,外部环境的变化和人为因素的作用都会打破绿洲的动态平衡,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影响。2、降水稀少,蒸发强烈,水资源分布不均。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远离海洋,加上四周高山环抱,阻隔了海洋漫游气流进入,形成典型的大陆性干旱气候。区域内干旱少雨,而且水资源分布极不均匀,呈现出地区间、季节性、山区与平原的巨大差异。3、植被稀疏,森林覆盖率低。新疆由于地处内陆干旱地区,有40%的土地是不毛之地,森林覆盖率只有2.94%,主要分布在北疆山区,平原地区森林面积很小。新疆广大地区的植被总体表现为低矮而稀疏,使地表物质容易受风的侵蚀并在风力的作用下移动,形成流沙。4、沙漠风蚀,灾害频繁。新疆是我国荒漠化面积最大、分布最广、危害最为严重的省区,也是世界严重荒漠化地区之一。新疆北部土地面积为39万平方公里,其中荒漠景观的面积为12万平方公里,占全区域的32%;东部面积为20万平方公里,荒漠景观面积13万平方公里,占65%;南部面积106万平方公里,荒漠景观面积为63万平方公里,占南疆总面积的59%。沙漠景观是新疆荒漠景观的主体,占新疆土地总面积的53%。新疆荒漠景观面积绝对量大,分布相对集中,宏观生态脆弱,对绿洲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构成严重威胁。

    三、建设生态绿洲,实现可持续发展1、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新疆的人口由建国初期的400多万增加到目前的2000多万,半个多世纪增长了近5倍,是全国人口增加最快的省区之一。根据2005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新疆目前人口密度是11/平方公里,而联合国会议提出的干旱地带人口密度的临界指标,认为干旱区绿洲人口不宜超过7人/平方公里,新疆已超过了这一掼标近60%。按绿洲面积计算,新疆目前的人口密度是328人/平方公里,个别绿洲每平方公里超过1100人,已接近东部地区的人口密度。人口增长过快,必然导致人类在原本脆弱的干旱地区活动强度过大,势必给生态环境造成学生的压力,影响人与自然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人作为绿洲的主体,是整个生态系统中最重要最有能动性的因素,因此,新疆要把严格控制人口数量和增长速度作为长期坚持的基本方略。

    同时,还要全面提高人口文明素质,这既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证,也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要求。2、转变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就是在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各个环节,采取一切措施尽可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较少的资源消费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环境友好是指人类应采取对环境无害的方式来进行社会生产活动,尽可能少地产生污染,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3、建立高效、集约的水资源配置和管理体系,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干旱区的绿洲具有唯水性特点,由于水资源在时空颁的巨大差距,加上干旱和荒漠绿这样一种生态格局,决定了新疆的可持续发展、新疆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必有以水为核心。水是绿洲经济的决定性因素。新疆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节水求发展、以水定发展”。如建立科学高效的水资源配置体系,建立水资源集约管理体系,并且要切实保证水资源的生态安全。

    4、大力植树种草,保护和建设绿色植被。干旱气候决定了绿洲森林覆盖率低,植被以荒漠草灌为主。荒漠植被在绿洲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维护中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而绿洲与荒漠唇齿相依,生态系统的演替呈彼退我进之势,因此,无论是生态环境保护还是改善,起首要作用应是以草灌为主的荒漠植被。首先是要进一步落实停止采伐天然林木的各项措施,育林为主,加大封育,尽快恢复林区的生态环境。其次是切实保护好天然草地。第三是努力建设好绿生态屏障。5、认真做好防沙治沙工作。沙漠化是一种世界性生态危机的普遍现象。过度放牧、过度垦荒、过度采伐、放火烧等都是造成沙漠化的人为因素。防沙治沙应该定位为:防治已有的耕地、草地、林地的沙漠化。保护好荒漠植被,做好封育,并加强管理,是防沙固沙的有效措施。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人为水土流失因素及其防治措施研究

  • 下一篇文章:农村公路建设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研究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大力加强新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大力加强新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公众对环境保护的能动性探析
  • ››关于凤凰山自然保护区的评价的论述...
  • ››浅谈里海的生态问题
  • ››论述我国环保产业融资所遭遇到的问...
  • ››罗尔斯顿环境思想评述
  • ››浅论我国水资源污染及处理措施
  • ››试述森林资源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
  • ››地方环保投资驱动的策略和手段
  • ››生态文明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 ››中国如何迎接低碳经济时代
  • ››大力加强新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