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由5var5VAR论文频道为您收集整理,5VAR论文频道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 摘 要:该文系统地分析了广东省1986~1992年造成人为水土流失增长的因素及其经济损失、增长速度与危害等,并针对这些形式提出防治的对策和措施。各因素造成危害的名次总和指数顺序为:基建工程>采矿>陡坡开荒>砖瓦窑>毁林毁草。单位面积经济损失为31.36万元/km2,年均面积增加414.06km2,年均流失量2 926万m3。作者指出:人为水土流失的机理是开发建设对水土资源产生剧烈扰动,造成大量土壤侵蚀,加之随意堆弃和倾倒便为土壤流失准备了物质基础和环境条件。只要加强执法、监督和必要的水土保持预防和治理措施,大多人为水土流失是可以避免和防治的。
关键词: 人为水土流失;形成因素;防治对策 Abstract Based on the data of man-made soil and water loss(1986~1992) in Guangdongprovince, the authors studied the main factors of man-made soil and water loss, and its eco-nomic loss, increasing rate and harm, then put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of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he sequence of sum total index in all items is:capital construction>min-ing >reclaiming wasteland with steepslope>brickkiln>destroying forest and vegetation.
The economic loss is 31.36×104yuan/km2(RMB),an average increase of 414.06 km2and2 926×104m3. The authors put forward that man-made soil and water loss result from theirrational human actions, as long as execution of the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supervisionand necessary measures of rehabilitation and prevention are enforced, much man-made soiland water loss would be refrained, prevented and controlled.
Keywords:man-made soil erosion;factor;countermeasures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80年代以来,城市化和开发建设项目迅猛发展,对矿物和石料、土壤和土地等自然资源的需求急剧增加。迅猛的开发对资源的自然过程和自然形态产生了剧烈扰动和破坏,造成大量土壤侵蚀。加之随意堆弃和随意倾倒便为土壤流失准备了物质基础和环境条件:良好的地表植被覆盖被毁坏,地表固体物质变得疏松分散,并被堆弃或倾倒在河道、山坡或农田之中。
1 新增人为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和危害引用广东省1986~1992年人为水土流失资料(见表1),分析造成人为水土流失增加的主要因素及其危害。
1.1 人为水土流失各因素危害排序采用名次总和指数对各因素造成水土流失危害进行排序,按照各因素造成的各种危害百分比的名次进行因素总排序。名次总和指数计算公式为:
 式中: m——被统计项目个数; n——用以对比的因素个数; dij——i因素的j项目百分比的名次。由名次总和指数可知:人为水土流失各因素危害的大小顺序为:基建工程>采矿>陡坡开荒>砖瓦窑>毁林毁草(如表2)。 注:1.表中资料不包括深圳、中山、东莞、佛山及阳江等5市。
2.资料来源:广东省水利厅农水处、省水保办《关于全省人为水土流失普查情况的汇报》,1993,6。
1.2 人为水土流失各因素的危害
按照名次总和指数排序可知,广东省1986~1992年人为侵蚀造成新的水土流失主要因素包括:1.2.1 基建工程 大规模的基建工程是人为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其流失面积、流失量、危害和经济损失等均高居6种因素首位。在基建工程项目中,以道路为主,其次是工业开发区、住宅建设及与之相应的取石场(见表3)。基建工程不仅导致大量的水土流失,堵塞河渠、毁坏水利水保工程、埋没农田,而且污染水源、恶化动物和人类的生存环境,并对建设项目的寿命和经济的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

 1.2.2 采矿 从流失面积看,采矿处于人为因素的第3位,低于陡坡开荒。但是,它造成的流失量、危害和经济损失均高于陡坡开荒。因此,乱挖滥采是人为水土流失的最大因素之一。
乱挖滥采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大,不仅资源浪费惊人,而且造成巨大的环境破坏。其土壤侵蚀特点是植被破坏广、动土方量大、矿点大多分布在坡度较大的山区,不仅植被破坏后难以恢复,而且容易引起山体滑坡、崩塌及泥石流,进而淤塞河渠水库、毁坏农田。同时,伴随某些采矿而使用的剧毒化学物质对周围水体、植物和动物的破坏更大。严重的情景是:化学剧毒物使大片森林死亡、水源污染、人畜中毒。
1.2.3 砖瓦窑厂 伴随着基建工程的热起,建筑材料的需求也相应增加,砖瓦窑发展迅速。烧制砖瓦需要较好的土壤,同时为了工作和运输方便,多数砖瓦厂建在村庄附近的良田,毁田现象严重,是人为水土流失的主要来源。
1.2.4 陡坡开荒 各种建设开发侵占土地使得耕地尤其是良田面积不断减少,经济林果价格上涨使得经济作物和经济林果面积大规模增加。广东省的粮食每年将近1/3需从外地调入。一则良田减小,二则经济作物和林果排挤粮食作物,三则粮食问题压力沉重。于是,不仅25°以上的坡耕地退耕还林未能实现,而且新的陡坡开荒有所增加。
1.2.5 毁林毁草 乱挖滥采和基建工程中夷平山头、打乱水系的行为和陡坡开荒造成大量的林草毁坏。其结果是地面裸露,易于受到水力侵蚀,造成水土流失。
2 人为水土流失增加速度和各因素经济损失分析人为水土流失发展速度迅猛,造成经济损失巨大。在广东省,1986~1992年(如表4)人为 水土流失年均增加414.06km2,年均流失量2 926万m3,平均经济损失为31.36万元/km2,其中以基建工程和采矿为主。基建和采矿年均造成水土流失198.41km2,流失量2 415.31万m3,平均经济损失40.04万元/km2,其中以道路、开发区和住宅区以及相应的采石采土场为主(见表5)。
 上述分析数据,并没有包括深圳、中山、东莞、佛山及阳江等5市。而在深圳、珠海、中山、东莞、佛山、广州、潮州、江门、汕头、阳江和惠州等11个平原城市,人为水土流失面积845.7km2,直接经济损失9.5亿元、间接损失17.2亿元。其中深圳市损失最严重,直接经济损失7.63亿元、间接损失15.03亿元[2]。这就是说,深圳市平均损失为1 224.39万元/km2(流失面积184.99km2);11市的平均损失为315.71万元/km2。由此可知,人为水土流失的增长速度和损失是何等巨大。
3 新增人为水土流失的防治对策和措施新增人为水土流失产生的机理主要是开发建设对资源产生了剧烈扰动和破坏,造成大量土壤侵蚀,加之随意堆弃和随意倾倒便为土壤流失准备了物质基础和环境条件。因此,只要加强执法、监督和必要的水土保持预防和治理措施,大多水土流失是可以防治的。不同人为土壤侵蚀形式产生水土流失的机理和造成的危害各不相同,应分别研究,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
3.1 基建工程区
3.1.1 道路、水利电力工程建设区 道路和水利电力工程一般采取边设计边施工边运行的经营模式,而随意堆弃、随意倾倒和随意开挖常常伴随着施工。其对策是“建设项目中的水土保持施工,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废弃的砂、石、土必须运至规定的专门存放地堆放,不得向江河、湖泊、水库和专门存放地以外的河渠倾倒[1]。”其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包括护坡工程、植物工程和覆土造地[3]。需要强调的是:这些建设造成的土壤侵蚀发生在项目建设期间,在注意水保措施的因地制宜性时,必须保证措施的“应时性”,即:在不同的时间,选用不同的措施,选用同一措施的不同类型,一则确保措施的成功(成活)率,二则确保有足够数量和质量的措施抢在雨季和洪水来临之前完成。因此,速生、适地、适宜混种的草灌林品种必须在施工前有充分准备,疏水道、蓄水壕和废弃物防冲堤也必须与工程同时进行,保证渣不下河、水路畅通。
3.1.2 工业开发区和民用住宅区 有利工作、方便生活、环境清洁优美、居住条件舒适和社会安全是工业区和住宅区建设的目标。因此,该区域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必须紧密结合城市功能区,充分利用山、水等地势条件,进行城市绿化和美化,为城市住区、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服务。其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包括:结合平场垫路,充分利用弃土弃渣;结合水域和水道规划, [1] [2] 下一页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