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社会学论文环境保护
   浅论我国水资源污染及处理措施      ★★★ 【字体: 】  
浅论我国水资源污染及处理措施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2-06-24 19:45:33   点击数:[]    

[本篇论文由5var5VAR论文频道为您收集整理,5VAR论文频道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新疆煤炭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新疆 乌鲁木齐 830091)
摘  要:长期以来,我国水资源形势不容乐观,水污染相当严重,但是水污染治理却严重滞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水资源安全。对我国水资源污染的来源现状做简要阐述,并提出处理措施。
 关键词:水资源;污染;来源;污水处理技术
水污染是指污染物进入水体,引起水质恶化,使水的使用价值降低的现象。水污染现象一般表现为:水中污染物的数量超过了水体自净能力;污染物数量达到破坏水的原有用途的程度;污染物含量超过了水中该物质的本底值,影响了水的用途。水污染程度的衡量一般可根据水中某种污染物浓度的高低和各种用水水质标准进行评价与分类。
 目前我国水污染的特点是:各类工业与大型企业密集在城市,排入城区河段的污染物数量极大,故一般流经城市的河流污染都很严重;海洋污染,其中以石油污染最为突出;污染物种类越来越多,其中毒物、剧毒物、长期残留物特别令人关注;陆地水体中,河流流速大,稀释与自净能力强,污染较轻,较易恢复;湖泊交换能力弱,污染物能长期停留,易使水质恶化和引起富营养化;地下水遭受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的污染日益严重,而且一旦污染,不易恢复,甚至不能恢复;农田排水和地表径流等非点污染源造成的水污染比较普遍。
 1 水资源污染的来源
 根据调查表明污染物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
 1.1自然污染
包括人与动物的排泄物、腐烂植物与垃圾的污染;
 1.2工业污染
包括工厂、矿山、汽车、船舶所排的污水、废弃、噪音等的三废污染;
 1.3农药、化肥、激素使用过程中及其他化工生产过程中散失所造成的污染;
 1.4现代高科技污染
包括家用电器、办公通信设备等电磁辐射等的污染;
 1.5水处理过程及水在被输送过程中的污染
水厂经氯化处理后,水中的污染物被氯化后而产生的致癌物——三氯甲烷等严重超标;自来水在经过长长的管道运输中所形成的第二次污染;进入住宅区中的、长期无人维护高层建筑的水箱,污浊物增多并繁衍而造成的第三次污染;再从。水高层建筑水箱通过管道,流进千家万户过程中,还会造成第四次污染。
 2 处理措施
 2.1完善相关法律,严格监督执法
 防治水污染,保护水环境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政府要充分发挥执法者、监督者和管理者的作用。2008年2月新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就加大了政府对水环境应当承担的责任,包括将水环境保护工作纳入政府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实行水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县级以上地方政府要对本行政区域的水环境质量负责。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关于防治水污染技术政策的规定》、《取水许可和水资源征收管理条例》、《城市节约用水管理的规定》以及各类税法等法律法规也需要相应修订和完善,保证法律间的协调一致性,建立健全水环境法律法规体系。同时,应加快《有毒化学品管理法》、《固体废弃物管理法》等相关法律的立法进程。改变目前的分割管理方式,建立水务一体化管理体系,形成统一的管理网络,对水资源进行统一、科学的管理。改变传统的行政区域管理为以流域限批为主,区域限批为辅,二者相结合的管理方式。对一些污染严重的企业,如小电镀厂等,要提高准入门槛,加强对其治污的监管力度,严格监督和执法;对排污、治污不达标的企业,采取关、停、并、转、搬等措施消除污染源。
 2.2加强污水处理技术工作
 目前我国污水处理一般来说包含以下三级处理:一级处理是它通过机械处理,如格栅、沉淀或气浮,去除污水中所含的石块、砂石和脂肪、油脂等。二级处理是生物处理,污水中的污染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被降解和转化为污泥。三级处理是污水的深度处理,它包括营养物的去除和通过加氯、紫外辐射或臭氧技术对污水进行消毒。根据处理的目标和水质的不同,污水的处理过程并不一定包含上述所有过程。
 2.2.1机械处理工段
机械处理工段包括格栅、沉砂池、初沉池等构筑物,以去除粗大颗粒和悬浮物为目的,处理的原理在于通过物理法实现固液分离,将污染物从污水中分离,这是普遍采用的污水处理方式。机械处理是所有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必备工程(尽管有时有些工艺流程省去初沉池) ,城市污水一级处理BOD5和SS的典型去除率分别为25%和50%。
 2.2.2污水生化处理
污水生化处理属于二级处理,以去除不可沉悬浮物和溶解性可生物降解有机物为主要目的,其工艺构成多种多样,可分成活性污泥法、AB 法、A/O法、A2/O法、SBR 法、氧化沟法、稳定塘法、土地处理法等多种处理方法。日前大多数城市污水处理厂都采用活性污泥法。生物处理的原理是通过生物作用,尤其是微生物的作用,完成有机物的分解和生物体的合成,将有机污染物转变成无害的气体产物(CO2) 、液体产物(水) 以及富含有机物的固体产物(微生物群体或称生物污泥) ;多余的生物污泥在沉淀池中经沉淀池固液分离,从净化后的污水中除去。在污水生化处理过程中,微生物活性的起关键作用。因此,不可忽视影响微生物活性的因素。总体上,影响因素可分为基质类和环境类两大类。基质类包括营养物质,如以碳元素为主的有机化合物即碳源物质、氮源、磷源等营养物质、以及铁、锌、锰等微量元素;另外,还包括一些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如酚类、苯类等化合物、也包括一些重金属离子如铜、镉、铅离子等。
 环境类影响因素主要有:温度、PU 值、溶解氧污水处理中绝大部分微生物最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是20~30℃。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微生物的生理活动旺盛,其活性随温度的增高而增强,处理效果也越好。超出此范围,微生物的活性变差,生物反应过程就会受影响。一般的,控制反应进程的最高和最低限值分别为35℃和10℃。活性污泥系统微生物最适宜的PH值范围是6.5~8.5,酸性或碱性过强的环境均不利于微生物的生存和生长,严重时会使污泥絮体遭到破坏,菌胶团解体,处理效果急剧恶化。当环境中的溶解氧高于0.3mg/l时,兼性菌和好氧菌都进行好氧呼吸;当溶解氧低于0.2~0.3mg/l接近于零时,兼性菌则转入厌氧呼吸,绝大部分好氧菌基本停止呼吸,而有部分好氧菌(多数为丝状菌) 还可能生长良好,在系统中占据优势后常导致污泥膨胀。一般的,曝气池出口处的溶解氧以保持2mg/l左右为宜,过高则增加能耗,经济上不合算。温度的变化与气候有关,对温度的控制难以实施,在经济上和工程上都不是十分可行的。因此,一般是通过设计参数的适当选取来满足不同温度变化的处理要求,以达到处理目标。因此,工艺控制的主要目标就落在活性污泥本身以及可通过调控手段来改变的环境因素上,控制的主要任务就是采取合适的措施,克服外界因素对活性污泥系统的影响,使其能持续稳定地发挥作用。前已述及溶解氧是生物反应类型和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指示参数,它能直观且比较迅速地反映出整个系统的运行状况,运行管理方便,仪器、仪表的安装及维护也较简单,这也是近十年我国新建的污水处理厂基本都实现了溶解氧现场和在线监测的原因。
 2.2.3水的深度处理
三级处理是对水的深度处理,现在的我国的污水处理厂投入实际应用的并不多。它将经过二级处理的水进行脱氮、脱磷处理,用活性炭吸附法或反渗透法等去除水中的剩余污染物,并用臭氧或氯消毒杀灭细菌和病毒,然后将处理水送入中水道,作为冲洗厕所、喷洒街道、浇灌绿化带、工业用水、防火等水源。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试述森林资源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

  • 下一篇文章:罗尔斯顿环境思想评述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浅论我国水资源污染及处理措施”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浅论我国水资源污染及处理措施”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公众对环境保护的能动性探析
  • ››关于凤凰山自然保护区的评价的论述...
  • ››浅谈里海的生态问题
  • ››论述我国环保产业融资所遭遇到的问...
  • ››罗尔斯顿环境思想评述
  • ››浅论我国水资源污染及处理措施
  • ››试述森林资源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
  • ››地方环保投资驱动的策略和手段
  • ››生态文明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 ››中国如何迎接低碳经济时代
  • ››浅论我国配电自动化的发展现状及其...
  • ››浅论我国科技型上市公司产生的问题...
  • ››浅论我国外贸企业实施电子商务之道...
  • ››浅论我国电子商务发展面临的问题与...
  • ››浅论我国水资源污染及处理措施
  • ››浅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可持续发...
  • ››浅论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高端客户营销...
  • ››浅论我国会计准则制定中的问题
  • ››浅论我国现行法律对公司股票期权制...
  • ››浅论我国公司法修改与完善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