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社会学论文环境保护
   农村公路建设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研究      ★★★ 【字体: 】  
农村公路建设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研究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2-06-24 19:45:21   点击数:[]    

[本篇论文由5var5VAR论文频道为您收集整理,5VAR论文频道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    摘 要:我国农村公路里程占全国公路通车总里程的3/4以上,连接了广大的县、乡、村,是保障农村经济发展的命脉。在农村公路迅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农村公路和资源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问题也日益凸显。文中分析了我国农村公路建设中存在的资源环境问题,提出了农村公路建设与资源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农村公路建设;资源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1 我国农村公路建设中存在的资源环境问题  (1)耕地资源流失。当前,我国农村公路建设已进入一个高峰期,“十一五”期间投入了数千亿元用于农村公路建设。但是,在实现村村通公路建设热潮中,我国农村村镇建设存在缺少规划、人口居住分散、自然村布局零乱等现状,造成农村公路建设的较大土地资源压力。

      目前,农村公路建设中耕地资源浪费的现象屡有发生。其原因主要有:①某些施工责任方违法或违规,使得施工主体工程滥占和分割土地,由此增加了填挖土方工程量,造成对耕地资源和施工场地地质地貌的破坏;②某些地方政府为了打造其表现政绩的“形象工程”,在当地公路规划和设计阶段,未能做到因地制宜,不顾环保因素和经济因素,盲目追求建设的高标准。在规划和设计公路时往往废弃旧道,甚至有些施工者为减少土石方、减少用工、节省资金投入而多占良田沃土,增加临时用地,导致不必要的耕地浪费。这不仅影响到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也引发了其他经济发展环节的连锁反应,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带来额外的压力。因此,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耕地资源不流失或少流失。

      (2)水土资源保持。随着我国农村经济建设取得突出成就,逐步凸显的环境资源问题也正在破坏着我国农业的基础条件。公路建设对水土资源的破坏表现为:①违反水土保持规定,在施工过程中使有害物质进入土中,干扰地表水、地下水流向,改变地下水资源埋藏和运动的条件,导致水流与数量的变化;②在公路建设过程中,由于承包商或施工方在设计规划、资金筹措或不严格执行相关法规等因素,不顾及路域地形地貌,任意挖砂、采石、取土,使得工程所在地的地形地貌和地质结构遭到破坏,极易形成塌方、泥石流等安全隐患。加之对水土流失疏于防护,流失的弃渣、砾石、弃土、废水等又对路域耕地造成侵蚀。

      (3)动植物资源保护。我国农村公路的建设和运营还可能导致周边自然景观失去原始状态,破坏生态系统的功能结构和多样化物种的生存环境,打破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导致生态平衡的丧失。

      因此,在山区地带开辟新道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当地动植物资源,特别应保护珍贵树木和古木。

    在山区公路建设工程中,应结合当地实情,遵循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观,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保护当地动植物资源。我国《森林法》对于森林保护也有详细的规定:对于建设过程中需采伐林木的,应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申请采伐许可证,并按照许可证规定的范围和数量进行采伐。

    公路建设对自然生态系统的扰动,对动植物资源的负面影响,应纳入我们制定对策的范围,以有效扭转当前农村公路边建设、边破坏的被动局面。

    2 农村公路建设资源环境保护对策  (1)科学规划并制定环保评价制度。坚持科学发展观,改变农村公路与环境保护脱节的现状,把生态保护观念融入到建立科学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公路建设应实施规划环境评价,把环境目标作为农村公路项目规划和决策要素之一加以考虑,从建设伊始就对当地农村交通发展决策和布局做出环境影响评价,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因公路建设造成的负面环境影响。评价细则应包括:生态工程评价、土地资源评价、矿物资源评价和科学管理评价等指标体系,抓好公路建设事前评价和营运期事后评价,建立全程动态评价系统。对于环境影响评价体系的设立,应做到理解和尊重当地农民的意愿和选择,使他们能够在环保评价体系制定、施工过程监管和环保资金监督等方面充分发挥作用。

      (2)落实环保资金,确保技术支持到位。当前,我国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投入、地方政府配套、社会捐助及群众集资等,而实际情况是国家投入资金有限,其余渠道资金数量难以保证,造成修建环保型公路标准难以达到。基于此,应从资金规划阶段着手,使环保资金专款专用,并要求各级财政拨出资金设立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专项基金,同时注重完善环保资金使用监管流程。其次,应从保证公路建设生态资源保护的技术支持角度着手,确保农村公路施工的技术水平。注重引进公路环境工程专业人才,逐步提升环保技术开发和实际应用能力。

      (3)加强法律法规宣传,切实制定当地实施条例。目前,我国环境资源保护的法律体系已基本完善,这些法律法规使环境资源保护有法可依,对公民和法人造成环境损害必将承担的法律责任给以明确的规定。我国农村公路建设中破坏环境资源的违法违规现象屡有发生,其主要原因是对环保法律法规掌握不够,环保意识淡薄。因此,相关交通部门及责任者应提高宣传意识,加强环保法律法规的教育和宣传。目前道路交通部门应特别加强对《森林法》、《土地管理法》、《水土保持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明确公路建设中的各项法律义务,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4)加大对资源环境破坏行为的执法力度。

    为确保农村环境保护的规范和有序发展,有必要加大对农村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第一,严格环保目标考核,确立环境质量行政领导责任制度。

    将环保目标细化量化,分解落实到各乡镇人民政府,签订目标责任书,严格考核奖惩,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聘用的依据;第二,严格公路建设项目审批。审批机关要严格把关,把环保和资源节约作为“前置”条件,认真履行职责。对批准建设的项目,要加强过程监管,预防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第三,严格环境违法处罚。对以新农村建设为名盲目圈占、违法批地以及重大公路建设环保违法行为,要公开调查、公开处罚、公开追究责任,严厉打击,不徇私情。县及乡镇人大要加强环保执法的监督和检查,按照“预防为主、事前防范和事后查处相结合”的执法监察原则,完善县、乡、村监管网络,落实监管责任,以更好地开展环保执法工作。

    3 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公路建设和资源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需要针对各种资源保护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对策。坚持以发展为中心,在发展中求保护的原则,通过技术措施体现科学发展观统领的新农村公路建设方针,通过合理有效的法律体系和执法手段保护农村资源环境,使公路建设和资源环境能够协调发展,最大化降低公路建设对资源和环境的负面效应。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大力加强新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 下一篇文章:浅析环境保护与道路施工规划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农村公路建设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研究”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农村公路建设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研究”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公众对环境保护的能动性探析
  • ››关于凤凰山自然保护区的评价的论述...
  • ››浅谈里海的生态问题
  • ››论述我国环保产业融资所遭遇到的问...
  • ››罗尔斯顿环境思想评述
  • ››浅论我国水资源污染及处理措施
  • ››试述森林资源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
  • ››地方环保投资驱动的策略和手段
  • ››生态文明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 ››中国如何迎接低碳经济时代
  • ››农村公路建设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协调...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