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艺术论文艺术评论
   论易学文化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影响      ★★★ 【字体: 】  
论易学文化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影响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4 10:33:59   点击数:[]    

的课题,这个课题起源于法国著名科学家拉普拉斯。拉普拉斯曾经幻想:“如果有一种智慧能了解在一定时刻支配自然界的所有的力,了解组成它的实体各自的位置,如果它还伟大到足以分析所有这些事物,它就能用一个单独的公式概括出宇宙万物的运动。从最大的天体到最小的原子,都毫无例外,而且对于未来,就象对于过去那样,能一目了然。”(《爱因斯坦对二十世纪下半期物理学的影响》)拉普拉斯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法国人,他产生了比他早五千多年的中国先哲的想法,而又引起了比他晚了近一个世纪的爱因斯坦的苦苦探索,遗憾的是他们都没能解决这个问题。这也不奇怪,比拉普拉斯早了整整一个世纪,比爱因斯坦早了近两个世纪的物理学家牛顿,对于自己发明的力学规律,始终解释不了行星绕日运动的第一推动力问题。于是就陷入唯心主义的怪圈,把它说成是上帝给的力。据说拉普拉斯提出的问题已经由中国科学家解决了。中国科学家以《易经》为基础,完成了“宇宙物质成因学”。发现者是在破解伏羲古太极图的过程中,完成了拉普拉斯一爱因斯坦的统一场论。这一突破,将建立起一整套新的自然科学理论的基础,对当今世界一系列科学观念进行一次总体上的大清理和根本性的大改造。

  据说爱因斯坦曾经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16 世纪以前,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水平远远领先于西方。他说: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主要是由于科学家们得力于以欧几里德几何学为代表的形式逻辑思维方法和以培根为代表的近代科学实验方法。这两大法宝,中国古代科学家都不具备,然而值得惊奇的是,西方科学家做出的成绩中,有许多早已被中国古代科学家完成。后来有人说,这是因为中国古代科学家从小就受到易学文化的熏陶,所以能很客观地看待我们这个物质的世界,很辩证地研究我们这个物质的世界。

  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博士,曾以编著《中国科学技术史》而流誉全球。李约瑟也对中国的易学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他对易经卦象用于练丹术极为倾心,在他编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里,特辟十二消息卦与纳甲、《周易参同契》、外丹说与丹术等章节进行详细论述。他在研究了莱布尼兹的二位进制数学与中国《易经》的相互关系后说:“我们看到他的关于代数语言或数学语言的概念也是受到中国的影响,正如同《易经》的排列系预示二进制一样”。这一点莱布尼兹本人也从来不否认。

  量子力学的创始人玻尔,曾经选择要求政府把授予他的爵士徽章设计成太极图形式,这不是因为太极图美丽,而是因为量子力学有一条定律,叫“测不准定律”,这个定律正是深受了易学文化的影响产生的。对此,物理学家李政道是这样解释的:“牛顿力学已被量子力学代替了,在量子力学中有条很基本很重要的定律,‘测不准定律’……从哲学上讲,‘测不准定律’和老子所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意思,颇有符合之处,所以近代物理学有些看法,与中国太极和阴阳二元学说有相似的地方。”可见,玻尔的量子力学是受了中国易学文化的深刻影响,不然他就不会在自己的爵士勋章设计上,想到中国的太极图。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在学习《易经》以后,对奇偶性不灭定律也产生了怀疑。后来他和李政道从《易经》的阴阳消长的原理中得到启发,提出了原子能态二组的奇偶性虽是不灭的,但不是不变的,而且存在着盛衰消长的变化,这一重大发现使他们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奖。

  在艺术方面。易学文化对西方艺术与现代设计方面的深刻影响,将在以后专门论述,这里暂不赘述。

● 太极图和八卦,河图和洛书,本身就是伟大的设计

  易学把深奥的逻辑思维,图解成易于研究的形象思维,这本身就是一个伟大的设计。据说如今的日本很时兴漫画书籍,就连为日本军国主义招魂的《台湾论》,作者小林善纪也是用了文字与图象的手法,企图争取更多的读者。这不能不说是借了中国易学文化的表现方法,来侮辱和挑衅中华民族。

  历代说《易》者,不外乎义理、象数两途,义理是《易》的内容,象数是《易》的形式。先民们有了太极的概念,然后产生了太极图;有了阴阳的概念,然后产生了两仪;有了四时的概念,然后产生四象;上观天象,下看地理,又观察大地万物,近取法于人体的解剖图形,远取法于万物的各种形象,然后造作了八卦,又交叉重迭衍生六十四卦;又造作河图、洛书。《易经·系辞上》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成大业。”所以说,以六十四卦为内容的卦象系统,以五行九宫为基础的河图洛书,都是易学文化的图象形式。卦画的最小单位是爻:“—”为阳爻,“--”为阴爻,阴阳爻、阴阳卦正是阴阳思想的符号化(线条符号)。太极图的黑白相间、首尾交合,正是阴阳对立统一、消长流行、互根互动的最佳图示(图形符号)。混沌之气——太极,于旋转中生出阴阳——两仪,阴阳于互动中生出四时——四象、八卦、六十四卦;五行于相生相克之中,演化出十分逼真的河图;九宫于循环往复之中衍生出洛书。正是这种无穷变化,才启发了后人,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创造。我们的艺术家和设计师就是从这个让人无限遐想的太极图、无穷变化的阴阳爻、相生相克的河图、循环往复的洛书中,激发了灵感,产生了奇思妙想,于是就有了寓意深刻的中国书法和绘画艺术;有了美不胜收的中国古典建筑和园林艺术;有了精妙绝伦的中国民间艺术。看了汉代张衡设计制造的浑天仪和地动仪,有谁不认为这两件科学仪器是两件堪称世界之绝的艺术设计作品,又有谁不认为其中蕴涵了中国易学文化的精髓。所以古代的艺术家和科学家都说:太极图本身就是艺术和科学的秘籍。

  太极图被称为“中华第一图”。从孔庙到道观的标识物;从道教的服饰到游方术士的招摇旗;从中医、气功、武术及中国古典书籍的书刊封面、会徽、会标,到韩国国旗图案、新加坡空军机徽、玻尔的爵士勋章等,太极图无不跃然其上。太极图除了阴阳鱼图形外,还有五层图形(即“周敦颐太极图”)、空心圆图形、黑白半圆图形等等。阴阳鱼太极图,早期称作先天图、河图、先天自然河图、先天自然之图、古太极图等;五层太极图又称无极图、太极顺逆图、太极顺生图、丹道逆生图等。

  关于太极图的起源,历来说法不一,有原始时代说,有太古洪荒说,有生殖器崇拜说,不一而足。宋朝的朱震认为,太极图是由五代末宋初的道教鼻祖之一陈抟传下,他在《汉上易传·进易说表》中说:“陈抟以先天图传种放,放传穆修,穆修传李之才,之才传邵雍。”但是陈抟的太极图是谁传的,他没说,但恐怕也不会是陈抟自己创造的,因为有无数的出土文物证明。台湾的陈立夫在《关于太极图的一些问题》中认为:“大陆先后所出土之古太极图,较《周易》及《乾凿度》之成书,尚早三、四千年。诸如陕西永靖所出土六千五百年前(伏羲时代)双耳彩陶壶上之双龙古太极图(藏瑞典远东博物馆),乃使用毛笔中锋所画,竟早于孔子四千年。又出土商代及西周之多件青铜器上,亦契有雌雄双龙相互缠绕之太极图。”陈立夫所称“双龙太极图”实际上就是华夏始祖“伏羲女娲交尾图”,陈立夫的说法比较科学,远古先民没有今天这样的科学手段,借助图象来推演天文地理、宇宙万物,那是十分自然的。至于陈抟,也许只是把太极图当成道教的标识物而已。

  还有人认为太极图出于道教徒之手,是道教内丹学的产物。据说有人利用EF扫描技术,给进入气功功能态下的气功师作脑电图,并结合中医学和气功学有关记载,对气功师的脑电图进行了测试研究,发现大脑存在一个太极结构,以此证明太极图最早是人体气功功能态下内景感受(或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现代社会发展与艺术设计的慰藉功能

  • 下一篇文章:论产品的文化意蕴设计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论易学文化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影响”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论易学文化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影响”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教会大学建筑与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
  • ››蒙古族萨满舞(博舞)的历史变及其...
  • ››中国影戏的生存现状和发展策略分析...
  • ››新时期中国实验性话剧文体思维方式...
  • ››论中国古典建筑艺术的政治化
  • ››当代美国美学及其热点问题分析探讨...
  • ››关于审美现象的若干条件分析
  • ››浅谈西方古典美学
  • ››享受文学还是批判文学-传统视野下的...
  • ››文学正餐亦或文学零食-短信文学的文...
  • ››论易学文化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影响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