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艺术论文艺术评论
   现实的选择——关于设计艺术教育的发展问题      ★★★ 【字体: 】  
现实的选择——关于设计艺术教育的发展问题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4 10:33:04   点击数:[]    

[本篇论文由上帝论文网为您收集整理,上帝论文网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    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在不断扩大,这不仅是一件好事也是一种必然,它标志着国家对高等教育事业的投入与重视,社会对科技人才的需求与渴望。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经济建设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市场经济秩序也由过去的不完善正在逐步走向成熟。在这种经济环境大变革的形势下,也为设计艺术教育带来了发展空间,同时也提出了严峻的课题。在近十年间,人们己经意识到设计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到设计艺术与经济建设的密切关系。然而当我们环视设计艺术教育发展和现状的时候,或许是因为社会需求太急迫,专业发展规模过快,其学科建设并未走上规范的轨道。
    从工艺美术教育到设计艺术教育不过20年的历程,我们虽然在设计艺术创作水平上有长足的进步,涌现了一批设计艺术家,但并不意味着我们设计艺术教育的总体水平已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在设计艺术教育的学科建设方面仍需要探索,我国老一代工艺美术、设计艺术教育家也为此付出了艰辛。设计艺术及其相关专业(艺术设计、工业设计、服装设计与工程、动画、广告学、艺术设计学等)学科建设、教育模式、教育方法、教育手段与其他学科相比,仍需要进一步规范与完善、设计艺术教育不同于设计艺术创作,它需要师资、图书和相关软硬件的基础办学条件,更需要一套规范的学科体系和专业发展规划。设计艺术教育落后于发达国家主要是由经济发展所制约,就如同我们国家因教育的落后`而全民的整体素质、科技水平、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一样,只有稳中求快,而不是异想天开似地一夜之间赶上发达国家,才合乎事物的发展规律。要努力提高我国的设计艺术教育规模和质量以及设计艺术总体水平,并赶上发达国家仍需要时间。但要有信心树立这种目标,找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差距。同时要尊重现实的客观条件这一基本事实,尊重中国教育的发展现状。不去实事求是地论证一个学科的发展,包括它的发展规模、层次、布点、进程、质量等诸多因素,而只是仅凭国外的个案经验偏面地比较和理解,都不是对设计艺术教育发展务实的态度。我们的观点仍表明,中国当前设计艺术教育的发展仍缺乏严谨的学科规范和合理的专业布局,不仅是求一个发展的条件问题,而是关系设计艺术学科如何更健康的普及与提高。如果仅仅依靠招生数量的增加和布点范围的扩大,而忽视研究实现现实条件的可能性,或者仅依靠引人国外设计院校的部分课程体系求得改革发展,我们认为仍然难以脱离设计艺术教育发展的误区,这是缺乏科学论证的盲目行为,并不是对设计艺术教育的真正关爱,而将会使设计艺术教育步入另一个误区。
    当然,作为一个具有12亿多人口的大国,表面上看有几百所设计艺术专业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实事上,与全国其他学科相比却是太多、太乱、太不规范了。正是因为过去我们的设计艺术教育发展太慢 ,现在才不能偏激地过快发展规模。我国高校培养真正意义上的设计艺术人才还不足20年,而先前的工艺美术教育与设计艺术教育存在着教育观念和内容上的不同, 如何兼融综合,或分科发展仍需论证。我们要发展国民经济,提高整体设计艺术相关行业的素质,首先需要提高设计艺术教育的基本建设和师资水平,使学科发展更规范更完善。学科的发展要尊重教育规律,近两年大学扩招是国家的一个重要举措,政府也在高校基本建设等方面给了一些优惠政策,主要目的是让更多的人能接受高等教育,总体的目标是提高整个国民的素质。但同时不都是所有的专业平均扩大招生规模和数量,要看其办学的基础条件,如艺术设计学科超过了自然科学、经济学、医学等的专业布点和规模那是不正常的。中央和国务院提出,到2010 年我国高等教育入学率将由现在的9%左右提高到15%,完成这个数字是可喜的,但要努力实施也存在不少的难度,这不仅是硬件的配置,还有师资的数量与质量,同时还应考虑到为经济建设所急需的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的人才培养比例等诸多问题。
    从设计艺术院校的发展规模上来看,有人统计1993年美国就有800多个美术和设计学院,如果这一数字也是准确的话,根据美国的经济发展现状和文化发展状况也许是正常的,但就中国目前的状况而言却是不合时宜的。目前我国有近300所院校开设了设计艺术相关的专业(不包括美术专业),已显现出来在校舍、师资、图书、实习条件和教学各方面的明显不足。美国仅从包豪斯主要成员转人开始算起也有60多年的历史,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设计艺术教育是与经济的发展同步发展起来的。而我们与此相比差距较大,学科的发展需要时间和经济环境等诸多因素。但我们应从教育观念、教学方式等方面学习发达国家 而不是单纯与他们比数量高低求发展。我们有12亿人口,但受高等教育者还不足10%,包括教育的投人更不能与发达国家相比,所以发达国家的办学数量与我们目前还没有可比性.但倒提醒我们要加快发展教育的步伐,认识到培养一流的人才其根本是发展教育的科学道理。按1999年驻美国纽约总领事馆教育组的统计,1997 年美国高等学校(包括公立、州立、私立)总数为4009所,1998年美国高校的入学人数总计达到1459万人(其中公立高校学生量占78%,私立高校学生量占22%)。现在全美人口每4人中就有 1人参与教育.1997年,25岁以上的成年人有24%完成了4年以上大学教育,5 4%最高学位为硕士。1%最高学位为博士.1997—-1998学年教育经费投入达5840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2%,其中高等教育支出2330亿美元;占总数的40%。而我国的教育投人与此相比显然是不够的,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更落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据统计,我国目前大专以上的学历人口比例为14%.美国是我们的38倍,日本是我们的15倍。据1995年的统计,我国每10万人中有在校大学生461人,而发达国家平均为4110人.而我国教育的经费来源,大多来源于中央或省级政府,据1998年统计,我国教育经费投人仅占生产总值的2.5%左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5.2%。相比之下,我国不仅仅是设计艺术教育发展不够,全国高等教育普遍相对落后。而从全局考虑,设计艺术教育需要发展,但步伐过快或偏面追求布点数量显然是不符合实际的。只有了解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和设计艺术相关专业的现状,以及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等诸多因素,才能判断院校设置的合理与否,只有了解我国教育的实际状况,才有可能计划实施各学科的发展规模,这是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我    们面临的现实的选择。
   在我国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提倡素质教育的大好形势下,全国高校普遍扩招,目的在于提高整个国民的文化素质。而对设计艺术教育稳步发展要有充分的论证,不是不顾大局一哄而上,我们应站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消费群体两个方面看待这个问题。设计艺术是个新学科,在目前已经布点过多的情况下,更应该注重设计艺术的学科建设,注重基础硬件的建设和师资的培养,使培养的人才目的明确,适应社会真正的需求。在专业领域中本科专科、高职、成人等多层次教育要全方面发展,培养具有设计艺术全面素质的人才是目前急待解决的问题。如果因为过去走得太慢欠得太多而想一步赶上外国同类学科和其他学科是不现实的,势必有跌跟头的危险,不顾实力地弥补空白也将造成对教育消费者的损害 或许由热门专业变成了冷门专业、笔者仍然提倡在发展设计艺术教育的同时,应该有调研和论证地既稳且快地良性发展专业设置。我们对那些,一哄而上缺乏社会责任感和不实事求是的态度担忧,对全国范围的布点太多、太乱而担忧,希望一些具备良好教学条件和师资条件的专业院校多招生,扩大办学规模多培养优秀的专业设计人才。这才是为国家分忧、为学生负责的态

[1] [2]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建筑·装修·艺术品——由星级酒店艺术品设计所引发的话题

  • 下一篇文章:艺术家主体位置与高雅艺术的体制出路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现实的选择——关于设计艺术教育的发展问题”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现实的选择——关于设计艺术教育的发展问题”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教会大学建筑与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
  • ››蒙古族萨满舞(博舞)的历史变及其...
  • ››中国影戏的生存现状和发展策略分析...
  • ››新时期中国实验性话剧文体思维方式...
  • ››论中国古典建筑艺术的政治化
  • ››当代美国美学及其热点问题分析探讨...
  • ››关于审美现象的若干条件分析
  • ››浅谈西方古典美学
  • ››享受文学还是批判文学-传统视野下的...
  • ››文学正餐亦或文学零食-短信文学的文...
  • ››现实的选择——关于设计艺术教育的...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