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艺术论文艺术评论
   论艺术类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      ★★★ 【字体: 】  
论艺术类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2-06-23 15:11:15   点击数:[]    

在互动中得到升华,共享成功 的美丽殿堂.
    (四)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赏识他人和自己 “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 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赏识教育是让学生学会用赏识 的眼光看世界,形成良好思维习惯的教育;赏识教育是让 学生学会自己快乐、并带给别人快乐的教育;赏识教育是 让学生学会与人和谐相处的教育.
    作为人文教师,不但要用赏识的心态看待自己的学 生,而且应该教学生学会赏识别人。能够坦荡地赞赏别 人,是一个人的美好品质。如果一个学生以赏识的心态看 待自己的同学,就会在与同学的交往中,真诚地关心同学, 向同学学习,消除嫉妒、敌对、冲动等不良心理品质。学生 与学生之间相互影响、共同参与、互相交流、共同合作,共 享人文素质教育的成果。年龄相仿、地位相同、智力和经 验阅历相互接近的高职学生之间,在相互赏识中,挖掘出 彼此的优点、长处、潜能,逐步形成一种互赏互学、互相激 励的良好机制,开发学生智能、锤炼美德,最终达成学生人 格和精神的健康成长与发展。不同的观点相互交换后,每 个学生的思维空间都得到拓展,突破了自己的视域局限, 获得利益中互补性的提高,从而也激发了新的热情、碰撞 出创造的火花.
    古希腊特尔斐神殿里雕刻着一句话:“认识你自己。” 一个人成长的历程既是不断认识世界的过程,也是不断认 识自我的过程。李白有一句著名的诗:“天生我材必有 用”,因此,教师在教育学生赏识他人外,还要让学生了解 自己的潜能和价值,赏识自己。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只有 能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赏 识教育是以尊重受教育者的个性为前提,以信任、真爱、激 励为基础,通过对受教育者的赏识和赞扬,激发其主观能 动性,发展其潜能,培养其创造性思维,实现自我欣赏、自 我发展的一种教育方式。担任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教师 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学生,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评价和诱导, 必然引起学生对自我优点和长处的再认识,对自我充满信 心,并体现在积极的行为改变中.
    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赏识自我,理解他人,关爱 他人,学生的精神品质将获得提高和升华,从而实现自我 生命的唤醒和自我人格的塑造。健康正确的自我形象是 成功人生的基石。拥有健康的自我,一方面需要学生自己 去塑造和完善,更重要的是需要教师和家长去维护和引 导,多一些赏识,帮助学生赏识他人,赏识自己,使学生能 够自主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最佳途径,最终走向快乐成功 的人生之路.
    (五)教师正确把握赏识与其他教学方法的关系 实施赏识教育必须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根据学生不 同的心理特点、不同的需求去赏识。赏识要充分了解学生 的心理状态,根据真实需要进行表扬、鼓励,不能为达到某 种目的而牵强地赏识,牵强的赏识不仅对学生本人起不到 真正的作用,而且会影响周围的学生,让他们感觉到老师 的赏识有一种虚伪性,从而对老师失去信任。好的赏识应 是以激励为主,合理建议与适度希望并存,适度表扬和批 评并存。单一以赏识作为教育手段,会很快削弱赏识教育 的魅力,易导致学生骄傲自满、固步自封,所以对学生的赏 识应当和建议、批评等其他方法相结合,才能相得益彰,既 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优势、进步,同时也能清醒地看到自己 的不足以及今后努力改进的方向。赏识教育所提倡的批 评,是以鞭策为目的的批评。这种批评,是科学分析学生 的心理状态,准确找出错误的动机与原因,艺术的指出改 正的意义与方法,使有缺点和错误的学生重塑自信,积极 进取。教师给予学生以赏识性的批评,会使学生处于被激 励、被推动的情境之中,并持之以恒地发展下去,从而有利 于他们改正错误,巩固良好的习惯,内化为学生的品格.
    赏识教育是无限激发学生潜在内动力的教育,是承认 差异、允许差异的教育,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教学过程 也是老师与学生共同成长的过程,它让教育者和学生的生 命共同觉醒,共同成长,学生品尝到人文学习乐趣的同时, 教师也品尝到了人文教学的乐趣。赏识教育能培养学生 积极健康的人文心态,享受生活的快乐,创造快乐的生活, 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赏识.
    参考文献: [1]陈育群.浅谈“赏识教育”的育人作用[EB/OL]. [2010 -01 -31]. http: //www. wsbedu. com /jia/cnedu. asp? wai=193&wai2=7.
    [2]张凤娟.赏识教育与高职学生心理素质培养[EB/ OL]. [2010-02-01]. http: //www. kj008. com /paper/ pp1387. htm.l [3]周晓萱,陶 然,刘 薇,等.浅谈职业院校的班主任工 作[J].中国科技博览, 2009(3).
    [4]金玉萍,刘君莉.赏识教育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 中的运用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 2009(17).
    [5]赵淑华.赏识教育及其应用原则[J].辽宁教育行政学 院学报, 2006(8).
    [6]高跃芳.美育让中学语文教学闪耀着和谐之光[J].现 代语文(教学研究版), 2006(8).

上一页  [1] [2] [3]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回归媒体的文化责任与操守

  • 下一篇文章:文学正餐亦或文学零食-短信文学的文学合法性论争探析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论艺术类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论艺术类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教会大学建筑与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
  • ››蒙古族萨满舞(博舞)的历史变及其...
  • ››中国影戏的生存现状和发展策略分析...
  • ››新时期中国实验性话剧文体思维方式...
  • ››论中国古典建筑艺术的政治化
  • ››当代美国美学及其热点问题分析探讨...
  • ››关于审美现象的若干条件分析
  • ››浅谈西方古典美学
  • ››享受文学还是批判文学-传统视野下的...
  • ››文学正餐亦或文学零食-短信文学的文...
  • ››论艺术类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