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历史中一系列比较优秀的中外穿越艺术作品已经为我们提供了榜样。
笔者认为,整体上的文化品位太低才是2011年国内流行穿越剧的致命弊端,这些作品大多致力于发掘陷害他人的手段以及勾心斗角的方式,大多在事业与爱情的白日梦中有意无意地宣扬权谋文化、争战杀伐与攀龙附凤、寄生主义,从长远和深层来看,这些思想都不利于青少年观众人格及文化上的健康成长。
“文化工业的整体效果是种反启蒙的效果……其间本应是进步的技术统治的启蒙,变成了一场大骗局,成为束缚意识的桎梏。它阻碍了自主的、独立的个性发展,这些个性本来是很明智地为自己做出判断和决断的。”(6)法兰克福学派阿多诺的这段话,仍然完全适用于对现今穿越剧的文化批判。《当代电视》主编张德祥多年前就多次撰文,针对当时中国历史剧的流行提出批评意见,他认为历史剧作为文艺创作,关键在于能否通过历史人物与事件的叙述真正发掘出推动历史进步的动力、激情和文化精神,表达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对愚昧、野蛮、丑恶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艺术地揭示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电视剧当然应当适应大众,但更重要的是提高大众而不是以世俗迎合大众,更不是给他们制造饮鸩止渴的迷幻之梦。(7)这种批评至今仍然适用于也带点历史剧色彩的穿越剧。
与2011年国外的穿越剧相比,国内穿越剧的文化胸襟更加相形见低。美剧《泰若星球》关注的是整个地球的环境污染问题,是想为现代人的发展方式敲响警钟,剧中人类穿越回历史是为了重新与地球建立更为和谐的关系,为人类探索永恒生存之路,表现的是人类自我救赎的理想与使命。日剧《仁医》穿越回历史是要去治病救人,体现出一种悲天悯人的崇高情怀。而国内的穿越剧则多半将历史臆想为演绎个人功成名就的舞台,很多人认可穿越剧其实是在认可一种“理想”——一般是男性穿越回古代玩弄权术、征战杀伐、功勋赫赫甚至扭转乾坤,或者是女性穿越回古代倾倒众生、宫廷争斗、深陷于爱恨情仇之中。
这是一种典型的小农心态!就这一点来说,中国用文化走向世界并发挥重大影响力的道路还极其漫长。
即便与此前国内的一些优秀穿越作品相比,2011年国内穿越剧的不足也鲜明可见。中国早在明朝1640年左右便有董说的穿越小说《西游补》问世(比号称世界穿越小说鼻祖的马克·吐温在1889年出版的《康州美国佬在亚瑟王朝》早250年左右),对《西游记》中孙悟空为何心甘情愿跟随唐僧西天取经做出了更好的心理补充:跌入鲭鱼精幻境的悟空在穿越中已历经凡尘,心有顿悟,因此才自愿追随唐僧去西天取经以普度众生。1994年,由刘镇伟导演、周星驰主演的电影《大话西游》同样是穿越之作,同样对孙悟空、唐僧和取经故事做出了原创力极强的精彩演绎。《西游补》尚未有影视作品加以改编,但以无厘头为表面特点的《大话西游》却相当符合年轻人的审美取向,虽然这部作品最初的市场表现并不是太好,但早已变成许多年轻人的最爱。
2011年12月1日在北京顺义举办的“2011年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管理工作培训班”上曾传出消息,称国家广电总局从2012年起要对包括穿越剧在内的一些电视剧进行管控(禁上黄金时段一段时间内禁止立项),迄今似尚未有正式文件下达。这一说法似乎已经影响到2012年穿越剧的制作与播出,至少2012年各大卫视的开年大戏中尚未见穿越剧的影子,但无论从产业发展还是文化影响角度看,似乎也不必过于紧张,否则管控的现实效果是很难准确把握的。当年袁中道谈《金瓶梅》时说过一段话:“追忆思白言及此书曰:‘决当焚之’。以今思之,不必焚,不必崇,听之而已。焚之亦自有存之者,非人之力所能清除。”(8)这段话似乎也适用于穿越剧。
上一页 [1] [2] [3]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