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艺术论文音乐论文
   柴科夫斯基与他的《曼弗雷德》交响曲      ★★★ 【字体: 】  
柴科夫斯基与他的《曼弗雷德》交响曲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3 19:41:49   点击数:[]    

变成他们中的一员,变成一个恶魔。第239小节,舞会主题再次出现,场面又恢复了疯狂和怪诞。曼弗雷德想说什么,可是周围嘈杂而巨大的声响使他自己都听不见他说的话。舞会的气氛逐渐升温,这让曼弗雷德无比的沮丧,第265小节,所有乐器近乎疯狂的三连音中,小号、长号奏出曼弗雷德主题的片段,那是曼弗雷德的叹息音调:“请赐给我死亡吧!我是不会向你屈服的。”舞会一下被定格了,恶魔们怎么也想不出曼弗雷德会对阿尔曼说拒绝。一切又安静了,曼弗雷德响亮地再一次重复:“请赐给我死亡!”第282小节,单簧管和大管奏出了ff力度的曼弗雷德主题。无法想象,此时的曼弗雷德受到了被激怒的恶魔们怎样的摧残,但这一次的主题中,充满了反抗。然而,生命的活力一下子被剥夺了,主题虽然强烈,但那是挣扎,渐渐昏厥的曼弗雷德轻声呼唤着恋人阿斯塔尔特的名字:“阿斯塔尔特!阿斯塔尔特!”音乐在第338小节营造了一个天堂般的画面,阿斯塔尔特的灵魂真的显灵。加弱音器的弦乐和竖琴在强力度上不断地上下滑奏,阿斯塔尔特的灵魂在曼弗雷德的眼前飘忽不定。不过,曼弗雷德清晰地看清了她的脸,看到了她对他那迷人的微笑。曼弗雷德心中一阵欣喜:“难道,我如今真的和阿斯塔尔特又在一起了?我真的摆脱了那一切吗?”“阿斯……!”他甚至都没有把她的名字说完,第337小节,阿斯塔尔特的灵魂消失了,眼前仍是那黑暗的地宫,身边是面目狰狞的恶魔……第375小节的乐段开始于低音单簧管和大管,这是一个无比绝望的主题,充满了曼弗雷德的失望。
  第394小节,乐章进入尾声,小提琴和弦乐在ffff力度上再一次奏出完整的曼弗雷德主题,所有的伴奏织体形成命运式的固定音型,主题拉长了一倍,乐曲进入高潮。曼弗雷德曾以为死亡能摆脱一切,而此时,死亡真正站在自己的面前,它真的能让自己摆脱一切吗?它到底能带来什么?曼弗雷德忽然发觉死亡也许并不能解决什么问题,他绝望了,彻底的绝望了。
  第448小节,木管组和铜管组奏出了和声,作曲家在这里加入了管风琴,一个众赞歌乐段暗示着曼弗雷德离死亡已经不远,第472小节,在低音单簧管和圆号声部奏响了“最后审判日”音调,乐曲的力度渐渐的减弱,第476小节小提琴以及中提琴奏出快速的六连音,其余的所有乐器奏出了长音,曼弗雷德最终得到了宽恕。乐曲在弱力度中结束。
  “曼弗雷德的赎罪结尾同拜伦原作的立意是不相符合的;曼弗雷德在同这阴暗的现实的对抗中虽然没有找到出路,他却至死不屈服,而在这里,他的灵魂却凌空高飞了。” 那是柴科夫斯基的愿望,我们似乎也能看到柴科夫斯基何尝不希望自己不幸的一生、悲剧的一生能够在死后得到解脱?让自己的灵魂得到升华?
 
五、结束语
 
  曼弗雷德在欧洲是一个反抗者形象,他勇于同黑暗的现实作斗争,哪怕是最终失去生命,他也不会为了苟活而去向魔鬼屈服。柴科夫斯基透过曼弗雷德,揭示了当时俄国社会的现实,并且反映了柴科夫斯基以及同时代的俄国知识分子为了解放农奴而作的巨大努力。同时,在曼弗雷德至死也没有找到出路,映射出俄国知识分子最终不为广大农奴群众所理解的悲剧性。虽然与柴科夫斯基的第四、第五、第六三部交响曲相比较,这部作品在题材、结构、音乐语言等方面对作曲家产生了许多限制,没有能象第四、第五、第六三部交响曲那样成为柴科夫斯基的创作精华,但作为柴科夫斯基创作最为辉煌时期的作品之一,《曼弗雷德》交响曲同样反映了作曲家的精神世界,并且同样是一部伟大的作品。
  柴科夫斯基作为俄罗斯伟大的作曲家,为人类留下了众多的艺术瑰宝,通过他的音乐,我们深刻地体会到柴科夫斯基努力不懈地寻找与提炼本民族的音乐乃至是精神的精华,融入到他的作品中,并以此成为他为人类艺术所作出的最大贡献。伟大的俄罗斯民族造就了伟大的作曲家柴科夫斯基。
 
主要参考书目
 
1、《西方文明中的音乐》 [美]保罗•亨利•朗著 顾连理 张洪岛 杨燕迪译 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1年3月第一版
 
2、《西方音乐史》 [美]唐纳德•杰•格劳特 克劳德•帕利斯卡 著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6年1月第一版
 
3、《西方音乐史简编》 沈旋 谷文娴 陶辛著 上海音乐出版社 1999年5月第一版
 
4、《拜伦名诗精选》 杨德豫 查良铮译 太白文艺出版社 1997年4月第一版
 
5、《西方音乐的历史和审美》修海林 李吉提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年5月第一版
 
6、《柴科夫斯基论音乐创作》 逸文译 人音出版社 2001年6月第三版
 
7、《古典作曲家排行榜》 [美]菲尔•G•古尔丁著 海南出版社 1998年9月第一版
 
8、《西方音乐史》 [法] 保•郎多尔米著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9年12月第五版
 
9、《柴科夫斯基交响曲》 彭志敏著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00年8月第一版
 
10、《世界名曲欣赏》德俄部分 杨民望著 上海音乐出版社 1991年3月第一版
 
11、《彼得•柴科夫斯基——一副真实的画像》 [法]弗拉基米尔•沃尔科夫 著 冷杉译 辽宁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第一版
 

上一页  [1] [2] [3] [4] [5]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秦声秦韵歌盛世 群芳争艳竞风流——第二届中国秦腔艺术节综述

  • 下一篇文章:从解放到迷茫——中国流行歌曲20年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柴科夫斯基与他的《曼弗雷德》交响曲”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柴科夫斯基与他的《曼弗雷德》交响曲”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与时俱进的红歌和红歌精神
  • ››日本世博会的音乐活动给上海世博会...
  • ››论红歌的艺术特征
  • ››“红歌”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的...
  • ››谈“红歌”的艺术魅力与教育价值
  • ››试论红歌走进音乐课堂的作用
  • ››浅析“红歌”的美学意蕴与社会教化...
  • ››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重庆市深入开展...
  • ››再论如何将素质教育的要求贯彻到声...
  • ››浅论二胡曲《二泉映月》与钢琴改编...
  • ››柴科夫斯基与他的《曼弗雷德》交响...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