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思想研究相关的学者约280人。1994年起,大学院的中国哲学专业和文学部的中国哲学研究室,皆将“中国哲学”改名为“中国思想文化学”。在这个改变中,“中国”虽然得到保留,而中国的“哲学”被消融在文化研究之中。与东大双峰并峙的京都大学的“中国哲学研究室”也随之改为“中国古典文献学”。1995年后,东京大学大学院改革的结果是,大学院里的“中国思想文化学”专业又被“亚洲文化研究”专业的“东亚思想文化”专业方向所取代;就是说,“中国”亦复消融在亚洲研究之中。中国哲学不同于西方哲学的特质,日本民族重视经验研究的传统,日本国家当代的战略选择,这些因素各在此种变化中发生了何种作用,很难简单地揭示出来。但无论如何,这种变化将会对今后几十年的日本学术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面对并注意这种变化,尤其是“中国哲学”的变化,作为以研究中国哲学自命的学者,我的心情自然是很复杂的。在这篇文章里,尽管我给自己的任务是描述这一变化而不是评价它,可我仍然想说一句,那就是,在当代世界学术交互影响的今天,亚洲人文学领域发展和扩大文化研究、社会研究、地域研究,是十分必要而且理所当然的;而另一方面,日本汉学的传统及其成绩,历来为世界学术界所公认,如何在发展新的研究模式的同时,又能继续发扬日本汉学的传统特长,恐怕仍然是日本新一代学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上一页 [1] [2] [3]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