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文史哲学论文哲学类

上一页  [1] [2] [3] 


Tags:


   普遍伦理与东亚文化      ★★★ 【字体: 】  
普遍伦理与东亚文化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4 11:24:59   点击数:[]    

化和价值观片面扩张,以及在国际政治中的滥用所造成的许多严重后果。另一方面,对于促进全球性问题的解决而言,仅从消极限制的方面入手又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并不能肯定,现有文明成果中已经拥有了解决问题所需要的内容,因而并非仅仅找出这些存在于每个文化体系中的普遍原则和普遍内容就足够了。我们也不能肯定,那些并不普遍存在于所有文化体系中的合理内容不能普遍化,况且多元化的世界文化本身就为各个文化系统之间相互补充提供着可能。此外,由于价值观的差异以及个人偏好的差异,己所欲未必就是值得肯定的、积极的事物,己所不欲也未必就是值得否定、消极的事物。更为重要的,立人、达人的原则,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样,在适用于公共事务时都有其局限性,二者适用于私德领域,而不完全适用于公德&q uot;领域。人人独善其身者谓之私德,人人相善其群者谓之公德,二者皆人生不可缺之具也。 在私德领域,我们可以用将心比心的方法,从己所欲与己所不欲出发的推度来帮助我们进行道德的选择。由于全球性问题所造成的危害是全球性的,全球性问题属于公德的论域,它排斥以个人偏好为出发点,这也就意味着,每个人相对于针对全球性问题而制定的必要的普遍伦理而言,无论是你所欲还是所不欲,都必须遵循普遍伦理的原则和规范,否则你便是不道德的,因为相反的行为必须损害他人的生存和发展,而谁都没有这个权利。





【主要参考资料】

1.〔德〕孔汉思、库舍尔编/何光沪译:《全球伦理――世界宗教议会宣言》,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6月版。

2.复旦大学哲学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编辑部编:《中国哲学发展报告1999》,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5月版。

3.张立文:《和合学概论》(上、下),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12月版。

4.刘述先:《儒家思想意涵之现代阐释论集》,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所筹备处,2000年3月。

5.汤一介:《孔子思想与全球伦理问题》,《中国哲学史(季刊)》,2000年第4期。

6.牟钟鉴:《儒家仁学与普遍伦理》,载《民族哲学与宗教(1999)》,北京,民族出版社,1999年8月版。

7.牛京辉、李伦:《全球性问题与普遍伦理》,《光明日报》,1998年11月27日

8.亚文编辑委员会编:《亚文》,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12月版。 相关性:毕业论文,免费毕业论文,大学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模板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端]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论形而上学的深层关怀——对后现代主义哲学拒斥形而上学的一种回

  • 下一篇文章:经验主义、实在论和因果知识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普遍伦理与东亚文化”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普遍伦理与东亚文化”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社会批判理论”是批判的终结
  • ››本我、自我、超我与道德建设 张倩
  • ››纳米技术的ELSI研究的理论综述
  • ››风险概念的哲学理念分析
  • ››生态现代化研究的文献综述
  • ››基督教与中国地方社会的发展
  • ››论小玛格莲娜的“复活”观念
  • ››刘基与道家道教的关联分析
  • ››佛教艺术名物的发展分析
  • ››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的美学旨趣
  • ››普遍伦理与东亚文化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