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法律论文法学理论
   监督,能否与法治兼容?——从法治立场来反思监督制度      ★★★ 【字体: 】  
监督,能否与法治兼容?——从法治立场来反思监督制度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4 12:46:36   点击数:[]    

第4期。

  [9] 林雅:《中国封建监察制度及其得失评析》。

  [10] 《资治通鉴·周纪一》。

  [11] “Impeachment”,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15th ed., 2002, vol XII, p247.

  [12] 参见 黄越钦:《各国监察制度之比较研究》,台北翰芦图书公司1998年版。

  [13] “Impeachment”。 Senate Procedure: Precedents and Practices. (Washington, D.C.: GPO, 1981), p. 687-97.

  [14] 此外还有许多因素使得参议院成为弹劾法庭的最佳选择。参见[美]汉弥尔顿、杰伊、麦迪逊:《联邦党人文集》,程逢如、在汉、舒逊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331-335页。

  [15] 张荣林:《中国宪法上的监察权之研究》(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会研究论文第一二九种)1968年台北,第188页。

  [16] 黄越钦:《各国监察制度之比较研究》,第243-244页。

  [17] 十三起正式的弹劾案中,被判有罪的仅七起,且这七人均为法官;涉及弹劾的总统分别是约翰逊(1868)、尼克松(1974)和克林顿(1999),其中尼克松因提前辞职而停止了弹劾程序。参见黄越钦:《各国监察制度之比较研究》。

  [18] 王晓天:《论中国封建监察制度的利弊得失》,载《湘潭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

  [19] 李宗黄:《中国历代行政通论》,台北1961年5月中国地方自治学会出版,第97页。

  [20] 《册府元龟》

  [21] 《明臣奏议》

  [22] 《明史·列传第九十七》。

  [23] 高一涵:《中国御史制度的沿革》,商务印书馆1942年,第66-70页。

  [24] 《清史稿·本纪六》。

  [25] 王廷相:《凌川奏议集·遵宪纲考察御史疏》,载《王廷相集》,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62页。

  [26] 如唐代侍御史王义方弹劾李义府,反遭贬黜,“岁终不复调”。参见《新唐书·王韩苏薛王柳冯蒋列传第三十七》。

  [27]《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五》。

  [28] 建国初期,我国政务院曾设有人民监察委员会。1954年9月,人民监察委员会改为监督部,1959年4月撤销。1986年12月,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第18次会议决定设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

  [291红网

  [30]国内有识之士曾认为这个“难产”的经历也凸现了传统监督的制度和思想与现代社会的矛盾。参见杨中旭、孙展:《难产十八年》,《新闻周刊》2004年第35期。

  [31] 通常所说的舆论监督、人民监督等,均属于“以权利制约权力”,如舆论监督是以言论自由权制约权力、人民监督是以公民权利监督权力,因此不属于本文探讨的范围。而政党本属社会团体,但我国宪法规定了政党的政治权力和地位,因而政党监督也属于“以权力制约权力”的范围。

  [32] 孙笑侠:《司法权的性质是判断权》,《法学》1998年第8期。

  [33] 从权力分配的角度对人大个案监督进行的分析,可参见 彭明:《权力配置:个案监督的反思》,《江西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

  [34] 季卫东:《法治秩序的建构》,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0页。

上一页  [2] [3] [4] [5] [6] [7]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关于中国宪法学研究方法的思考

  • 下一篇文章:论健全完善人大代表执行代表职务的保障制度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监督,能否与法治兼容?——从法治立场来反思监督制度”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监督,能否与法治兼容?——从法治立场来反思监督制度”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步如澄明之径———法律推理在司法...
  • ››交通事故肇事者逃之夭夭 法律援助受...
  • ››法治中国的可能性
  • ››论清末的司法主权问题
  • ››论人权的国际保护——以米尔恩人权...
  • ››法律与道德法律与道德
  • ››中国宗教法总述(下)
  • ››司法改革八大难题
  • ››立法听证:制度民主的价值
  • ››情事变更原则探析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