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法律论文刑法
   我国刑事公诉制度的定位与改革——以公诉权与审判权的关系为切入点      ★★★ 【字体: 】  
我国刑事公诉制度的定位与改革——以公诉权与审判权的关系为切入点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4 19:07:24   点击数:[]    

起诉”。

  [30][日]西原春夫主编:《日本刑事法的形成与特色》,李海东等译。,法律出版社&日本国成文堂联合出版1997年版,第409页。

  [31]在草案中,陈明的立法理由有三。其中,第二项理由是:“夫警察官及检察官所掌侦查处分,与推事所掌之预审处分,虽有予以强制权与否之别,而实则彼此调查事宜大同小异。以无所差别之调查,乃经三次程序,可谓徒劳无益。”

  [32]例如,为了防止检察机关滥用酌定不起诉、存疑不起诉,最高检通过司法解释规定,此类不起诉决定应当检察委员会讨论决定;属于检察机关自侦案件的,还应当报上一级检察院备案。

  [33]在司法实践中,“办案期限太短”是法官最大的抱怨。然而,在刑事案件中,一个半月的办案期限(民事案件中,六个月的办案期限),法庭审理的时间究竟占了多长时间呢?由此,我们不难知道我们的法官是在法庭上还是在法庭外办案的了。

  [34]这种法庭外查证证据的实践做法,危害极大。且不说为法官舞弊提供了较大的空间,也不说如此调查证据是否违背程序正义,单就其对庭审制度的影响,它不仅架空了法庭审理活动,而且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严格遵守法定程序的内在动力和现实必要。以证人出庭作证为例。既然证人不出庭作证也可以查明案件事实,法院又何必去自讨苦吃去贯彻证人出庭作证的规定呢?而另一方面,在论及庭审制度改革时,证人不出庭作证又每每反过来成了“改革超前”的现实理由。

  [35]这也是一种“先见”。但是,与现行庭前审查制度所形成的“先见”不同,这是一种在控辩双方共同影响下的“先见”,而非在审查控方材料所形成的单方面的“偏见”。

上一页  [1] [2] [3] [4] [5] [6]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20blog.cn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当前审理刑事案件应注意的程序问题

  • 下一篇文章:我国犯罪构成理论体系新论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我国刑事公诉制度的定位与改革——以公诉权与审判权的关系为切入点”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我国刑事公诉制度的定位与改革——以公诉权与审判权的关系为切入点”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论洗钱罪构成要件的若干问题
  • ››论犯罪过程中的信息转移原理
  • ››网络犯罪停止形态
  • ››关于职务犯罪预防和惩治的对策研究...
  • ››对中国死刑制度的思考
  • ››紧急避险限度条件的追问——兼论为...
  • ››毒品犯罪特别累犯否定论
  • ››无罪推定原则的法律思考
  • ››法律与全球化语境下的我国刑事法修...
  • ››论计算机犯罪对我国刑事法之冲击
  • ››我国刑事科学的学科结构研究
  • ››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设计缺...
  • ››我国刑事公诉制度的定位与改革——...
  • ››我国刑事诉讼中的证明标准
  • ››我国刑事辩护制度之比较研究
  • ››我国刑事诉讼中证人出庭作证之现状...
  • ››我国刑事诉讼证人资格若干问题研究...
  • ››我国刑事法律修改已迫在眉睫--从...
  • ››我国刑事简易程序的修改完善
  • ››我国刑事作证制度之三大怪状评析
  •   文章-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更多评论...]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20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