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管理论文工商管理
   中国商学教育的历史演进的综述      ★★★ 【字体: 】  
中国商学教育的历史演进的综述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2-06-26 19:48:25   点击数:[]    

[本篇论文由5var5VAR论文频道为您收集整理,5VAR论文频道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其他综述推荐:
新凯恩斯菲利浦斯曲线研究综述
1956-1966年农村社员小私有的文献综述
我国工资的发展模式分析综述
知识产权保护与“赶超陷阱”的综述分析
国内外水环.境审计研究的文献综述
个性化印刷定制技术的文献综述

        郑淑蓉(1964- ),女,福建仙游人,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主要从事电子商务与商业经济研究;吕庆华(1960- ),男,福建寿宁人,教授,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华侨大学闽商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商学理论与营销管理研究(福建 泉州 362021)。
  商学教育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基本教育。中国的商学教育经过古代、近代、现代的历史演进,已成为国家高等教育最庞大的学科领域之一,且受到世界教育界的密切关注。
    1 商、商学、商学教育的一般描述
    1.1 “商”的学说
    商学概念的界定与人们对“商”的理解密切相关。“商”的概念起源于交换,随着交换的发展,形成了商的诸多学说。以日本为例,就有内容把握论和特征把握论。
    内容把握论是从商应有的内涵上认识商。又可分为:(1)历史说。“商”的概念起源于交换,原始的交换形态是物物交换,而后发展为以货币为媒介的简单商品流通,但这时的交换不以盈利为目的,所以不具有“商”的属性。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后,商、商人、商业的出现,使交换活动变为以盈利为目的,商的本质初露端倪。(2)媒介说。商是一种媒介行为,由商业、批发业、零售业的第一种行为扩大到手工业、制造业、运输业的第二种行为,再进一步扩大到银行业、保险业、居间业、租赁业、广告业、证券业等第三种行为。“商”的含义不再局限于流通领域,“商”概念的外延得到了极大的扩展,一切以盈利为目的的微观主体的经营活动都可纳入“商”的范围。
    特征把握论是从特征上把握商的本质。可分为:(1)企业说。社会化大生产的基本组织形式是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生产活动受利润动机的驱使,“厂商”范畴便应运而生,“商”的含义由狭义流通领域的Commerce(交换、交易)演变为广义的Business(商务管理)。(2)商的色彩说。商的色彩,是从营利的投机买卖演绎出来的特性,是以“集团性”及“个性丧失”为主要内容的。这种商的色彩即成为商法的对象。
    在中国内地,学者在理论上也对商的内涵进行了概括。可分为:(1)对商行为本质的认识。一般说来,学者们均将商视为商品交换活动。粱慧星等把“商”定义为“以营利为目的的各种商品交换行为”。苏惠祥等对“商”的定义是“以买卖方式使商品流通的经济活动”。黄国雄认为,商行为具有特定的经济内涵,不是任何一种买卖行为都(转载自 wWw.qiqi8.cn 778#论文在线)可以成为商行为。商行为是指经法律认可的营利性的经济活动。所以,认识商行为,一要划清商与非商的活动,二要划清合法经商与非法经商的界限,三要划清商的合法利益与非法利益。(2)对商的范围的认识。黄国雄还认为,按照国际惯例划分,商范围可以分为四种:第一,直接媒介商品交易活动,如批发商、零售商的直接从事商品购销活动,称为“买卖商”;第二,为“买卖商”直接服务的商活动,如运输、仓储、居间行为、加工整理等,称为“辅助商”;第三,间接为商活动服务的,如金融、保险、信托、租赁等,称为“第三商”;第四,具有劳务性质的商活动,如旅馆、饭店、理发、洗染、影剧院等,称为“第四商”。商的行为在延伸,商的范围在扩大,出现“无业不商”的情况。
    1.2 商学的界定
    商学概念不但提出得很早,而且还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在我国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民间广为流传的《致富奇书》、《陶朱公经商理财十八要则》、《生意经》等是活跃在社会商业实践第一线的古人对经商规则的高度概括,是萌芽中的“商学”。1896年,晚清商务大臣盛宣怀多次向清朝庭建议兴办商学,培养商学人才。他说,中国“一则无商学也,再则无商律也,无商学则识见不能及远,无商律则办事无所依据”。民国初期,把商学定义为“商业上应用之学问”。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按照前苏联模式把商学叫做商业经济学。
    在国外,“商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也是变化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6年制定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中将“商学科”表述为Commercial and Business Administration。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原分类作了修改,修订后的“商学科”表述为Business and Administration。
    商学是研究一切向社会提供物品和服务而营利的活动及其规律,它是一个涵括经济、管理、贸易、投资、金融、财会、统计、审计等学科相关内容的学科泛称。从西方近现代商科发展的历史轨迹看,它经历了由经济学胚胎到经济学与商学混合,再到经济学与商学分立的过程。商学侧重于市场、操作等实务型人才的塑造,经济学则倚重于学说观点等理论型人才的培养。
    随着现代商业的作用日益凸现,商学的地位日益提高,理论界从提高竞争力和流通力的视角进一步探讨商学的学科架构,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商学架构由过去的线性结构转变为立体结构。商学的线性结构是指现代流通业,由流通的五流(信息流、商流、物流、资金流和需求流)构成。商学的立体结构如1表所示。
    
    1.3 商学教育的描述
    商学教育是由早期经济学教育发展而来,它是介于经济学理论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之间的一种特殊学科。商学教育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基本教育,商学教育已经成为一种世界通用的概念。世界教育历史表明,商学教育与市场发育程度成正比:市场经济愈是繁荣,商学教育愈是发达。商学教育不是简单的“经商之道”,其核心思想是“立国之道”。当今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经验表明,商学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对一国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而且随着经济总量的增长,其对商学人才的需求也呈增长态势,而商学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归根结底要依靠商学教育的发展
    2 商学教育演进的三阶段
    2.1 古代起源
    从历史上看,商学教育的演进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尽管受“重农抑商”的影响,商业很不发达,但在长期的商业演化过程中,萌芽的商学以两种方式存在。一是师徒制。中国古代还没有商学的学校教育,那时的商学教育一般是徒弟居于店东之家,店东供给衣食住,授予商业技能。二是记载经商之道的古籍在民间广为流传。首先,先秦时期的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中记载了计然的积蓄之道、范蠡的生财之道、荀况的开源节流和白圭的经商韬略等;《管子》是我国较早阐述
                           市场观念的一部著作,该书把市场与大地、朝廷、黄金、千乘之诸侯国及封地置于同等的地位。这些记载经商之道古籍的流传,实际上是在传播着经商理念和经商技能。其次,秦朝至宋代的中古时期,中国的私商大致以零星、分散的方式发展。再次,宋代以后,出现了以地域文化为表征的商人群体,明代小说《拍案惊奇》卷三十七说:“徽州风俗上以商贾为第一生业,科第反在次着。”徽州同时又是朱熹的故里,书院遍布城乡,人们自小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许多人学业期满后便弃儒经商或亦儒亦商。最后,明清时期形成了以地域为中心、以血缘乡谊为纽带的十大商帮,《中国商脉》、《中国十大商帮探秘》是儒商风貌的概括和总结。商帮的重贾道、重义气、重乡情等儒商情怀深刻地影响和启迪着后人。
    2.2 近代雏形
    19世纪40年代,中国历史进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政治、经济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商学教育也经历了曲折复杂的过程。
    (1)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背景下的商学教育。鸦片战争后,洋务派以“求富求强”为宗旨,着重制造枪炮、船舰,训练新式军队,在各地开办一批与军事工业有关的军事学堂。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逐渐认识到,抵御侵略不仅要“强兵”,而且要“富国

[1] [2] [3] [4]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我国工资的发展模式分析综述

  • 下一篇文章:论城建规划档案服务的最优化 熊志霞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中国商学教育的历史演进的综述”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中国商学教育的历史演进的综述”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探索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的发展策略
  • ››资产重组中的交易费用问题研究
  • ››信息网络-电于商务-现代物流
  • ››从洋货的质量门事件到支持国货
  • ››我国企业开展B2B电子商务的几点思考...
  • ››CIO是怎样炼成的
  • ››电子商务
  • ››中小型服装企业电子商务网站模式的...
  • ››电子商务与物流问题探析
  • ››探索电子商务发展之路
  • ››中国商学教育的历史演进的综述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