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示范带动,分步实施。教育电子政务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教育系统各级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教育部将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开发,在全国选择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的部门、学校进行试点,通过实施具有基础性和全局性的示范项目,推动教育电子政务建设。 (4)多方投入,确保建设。教育电子政务建设所需资金,采用中央和地方分担的做法。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及所属学校的电子政务所需资金,由各地财政解决。各级政府部门要积极筹措资金,保证教育电子政务建设和应用工作的顺利开展。要多渠道筹措资金,开展融资、租赁等方式建设教育电子政务。对部分服务性业务可以实行合作等形式,加快建设步伐。 要保证政务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经费,合理确定和提高应用软件的投资比重。要组织研究教育电子政务的绩效评估机制,对教育电子政务应用进行评估。 (5)强化服务,加强培训。教育电子政务是沟通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与社会公众的重要手段。要切实转变观念,强化信息服务的意识,增加网上业务,将为社会的信息服务作为电子政务的重点之一,推动政务规范和政务公开。 要加强教育电子政务技术队伍的建设和教育教学管理人员电子政务信息化应用能力的培训工作,提高教育教学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意识和应用水平,为全面推进教育电子政务,实行网上办公,提高工作效率奠定基础。把信息化技术和电子政务纳入干部职工培训计划,并作为重要培训内容加以全面普及提高。同时,要通过网络课件(远程教育)、本地培训、讲座、专业进修、脱产培训等多种形式,提高教育电子政务从业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建立一支政治素质高、专业技能过硬、数量足够、相对稳定的电子政务专业和管理队伍,为教育电子政务的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技术保障。 (6)完善制度,保障安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国家保密局的安全管理要求,制订和完善教育电子政务建设中的法规制度和安全保密措施,落实安全保密工作责任制。办公自动化等重要业务必须依托本单位信息技术部门和人员建设和管理。 要建立并完善教育电子政务的信息安全技术保障系统。采用国家有关部门审核认定的加密和电子认证技术,确保信息和网络运行安全。要建立数据备份系统,确保政务系统的快速恢复和可靠运行。严格执行上网信息审核制度,规范上网信息发布工作,确保网站的信息全面、准确、及时、实用。特别是要加强网上互动内容的监管,确保信息安全。 5 结语 教育的战略作用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要求教育部门利用网络加大政务、校务公开的力度,增强教育政策和举措的透明度,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了解、接受和使用教育政务信息的广泛需求。教育电子政务建设的作用具体体现在:利用网络内容快速更新的特点,为学校师生和公众提供及时、全面、动态的服务,实现信息共享;利用网络的公开性,加大教育电子政务和校务活动的透明度,提高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公信力;利用网络的互动性,使学校师生和公众积极参政议政,对教育教学工作提出意见、建议和批评,使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树立勤政、廉洁、务实、高效的良好形象。 教育电子政务建设是一项技术性很强,要求很高的工作,同时也是影响重大、意义深远的工作。教育电子政务的核心和关键是应用,要“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我们要加大教育电子政务系统建设和应用开发工作的力度,通过教育系统的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团结合作,到2010年初步建成以教育应用为核心内容、覆盖全国教育基本单位的教育电子政务体系,促进教育电子政务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 安宏,曾德华,高学东等.我国教育电子政务建设应用水平调查分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8) 2 郑树山.战略重点,加速教育电子政务建设[N].光明日报,2006-06-21 3 陈厚峰.教育电子政务建设之我见[J].计算机教育,2004(10) 4 李烨阳.浅谈高校电子政务建设[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3) 5 王长全.高校电子政务系统建设与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6(3) 上一页 [1] [2]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