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计算机论文计算机网络
   基于网络信息检索领域发展的趋势分析研究      ★★★ 【字体: 】  
基于网络信息检索领域发展的趋势分析研究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2-07-06 19:51:17   点击数:[]    

[本篇论文由5var5VAR论文频道为您收集整理,5VAR论文频道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手机搜索,又称为移动搜索,是利用移动终端(手机)搜索WAP站点,或者用短信搜索引擎系统通过移动通信网络与互联网对接,将包含用户所需信息的互联网中的网页内容转换为移动终端所能接收的信息,并针对移动用户的需求特点提供个性化服务的搜索方式。
    从2004年10月开始,Google和雅虎等互联网搜索巨头就开始将目光投向手机搜索领域。Google的用户只需要发送一条短信便可以搜索想要查询的信息,可以将搜索结果保存到手机桌面上,也可以通过点击网页上的图标来查看。国内的百度紧随其后,2004年11月1日,百度宣布推出用于智能手机的搜索功能。很快搜狐、新浪都推出了手机版的门户网站,搜索是其主要功能之一。早期的手机搜索业务主要基于短信平台,由于当时移动网络的传输速度慢、短信平台的表现能力差,而且当时的搜索引擎技术不太适合移动领域使用,于是手机搜索业务经历了两年的市场培育期。
    随着2006年上半年3G网络在全球的快速发展及WAP2.0技术在手机中得到普及,搜索引擎公司对互联网搜索技术的移动化改造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手机搜索业务又一次成为了业界普遍关注的增值业务。
    1 新的检索领域
    2006年世界各大移动通讯运营商、手机制造终端商、网络信息检索巨头竞相进入手机搜索领域。2006年5月18日,日本第二大电信公司KDDI公司表示已与Google公司达成合作协议。根据该协议,从7月开始,KDDI公司的“EZweb”将内置Google公司的网络搜索服务。具体来说,就是在EZweb的菜单画面上设置搜索对话框,当搜索某关键词时,同时显示EZweb内容和互联网内容的搜索结果。例如,在电视上听到一首乐曲,立刻用手机搜索曲名并付费下载之类。与面向PC的搜索服务相同,这项服务也将显示与搜索关键词相关的文字广告,这也成为Google的新利润点。两公司分工实施这项服务,Google提供搜索引擎,使用KDDI的服务器显示搜索结果,并将开发名为“Transcoder”的内容转换工具,将适合手机画面尺寸的搜索结果发送给KDDI的服务器。
    2006年2月,英国Vodafone与搜索巨头Google签署合作协议,为其3G服务Vodlafone live!开发搜索新功能。
    除了移动运营商外,手机厂商也在积极与搜索引擎公司合作。2006年6月1日,NOKIA公司表示进一步扩展了Mobile Search软件的通达力。该软件是NOKIA公司为其N系列多媒体手机和其它基于S60操作系统的手机设计的一款免费下载软件。该软件需要与移动运营商的无线互联网配合使用,该软件的功能相当于将全球各地的本地搜索引擎汇集到一个软件下,然后根据用户的所在地自动选择适用的本地搜索引擎。当用户到达一个新的国家或地区时,打开手机搜索软件,你将发现本地搜索供应商已自动更改为当地著名的搜索引擎。例如,当用户来到中国后,该软件的搜索引擎会自动变成Baidu.com,而用户到了美国后,可供选择的搜索引擎又会变成Yahoo和Google等。使用该软件的NOKIA手机用户还可以查询特殊的移动内容,如墙纸、铃音、图像和移动站点等。此外,也可以直接查找新闻、天气预报、星座、游戏以及大量的其它内容。在2006年第一个季度,NOKIA出售的S60操作系统手机中已经内置了该免费软件,早先的S60操作系统的手机可以到NOKIA的网站上下载该软件并安装到自己的手机当中。
    2006年4月继Google手机无线搜索之后,百度也宣布进入手机无线搜索领域,并将与诺基亚合作,在中国内地、香港和台湾在内的诺基亚手机中植入百度搜索服务。[1]

 手机搜索将是一项非常有“钱景”的业务。目前大多数网民都在使用各种搜索网站,有问题上网搜已经成为了一种生活习惯,但是在身边没有电脑和网络,以及电脑处于关机状态时,通过一直开机的手机连接网络进行搜索将是一个更便捷的选择(手机搜索与互联网搜索比较见表1)。
    中国的网民数量为1.6亿,而移动用户数量已经达到5亿,加上手机搜索使用的便捷性,手机搜索市场的潜力是巨大的,尽管手机搜索业务刚刚起步,但是我们可以预见,伴随着手机搜索业务的引入、成长以及成熟,它的市场规模将不逊色于固定互联网的搜索引擎。
    2 手机搜索的模式
    手机搜索主要有WAP和短信两种主要搜索类型模式。
    2.1 WAP搜索站点模式
    通过移动终端搜索WAP站点的模式和Internet搜索的盈利模式很相似,毕竟用户主要访问的WAP站点大多是免费的,所以手机搜索引擎一般也是免费的,因此,手机搜索可以和Google、百度一样,以广告及竞价排名等方式盈利。不过,目前的手机搜索市场尚未成熟,WAP站点的数量有限,规模较小,内容也不够丰富。
    在用移动终端上网时自然会产生流量费,这对用户端的感受来说,与固定互联是不同的。固网的上网费用对于用户来说影响不大,已经有相当多用户把家中的包月上网费作为一种习惯性支出,而当前移动终端上网的成本还较高,促使用户在使用移动终端上网时都很谨慎。
    2.2 手机短信搜索引擎模式
    手机短信搜索引擎系统的服务商通过每月向用户收取固定使用费的方式来开展业务。手机搜索服务商首先要成为移动运营商的SP,再将搜索服务作为移动通信平台上的一项增值服务来运作才可能推广这项业务,因此,手机搜索的付费与否或者如何收取费用,需要提供搜索业务的SP和运营商共同协商。
    3 手机搜索的特点
    手机搜索有不少优势,主要表现在:
    (1)使用便捷
    相对互联网搜索,手机搜索无需上网设备,只需一部随身携带的手机就可以搜索需要的信息,可以满足突发、紧急、特殊查询的需求,能够为用户尤其是商旅人士提供一个快速有用的答案而不是花时间上网去搜索。
    (2)目标用户群广泛
    移动终端的普及率远远超过电脑,使得手机搜索拥有更广泛的用户群体。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使用小显示屏手机访问网络站点,据调查,中国手机用户中WAP用户已超过1亿。
    (3)效率更高
    手机搜索加入人工智能技术,剔除flash、广告、垃圾链接,有效地减少了用户繁琐翻页的麻烦。
    (4)为用户量体裁衣
    提供个性化服务手机搜索,通过特有的技术(如手机挖宝网使用的网络爬虫和中文模糊搜索技术)将互联网上分散的信息聚合在手机WAP平台,根据用户的性格、地理位置、行为方式、兴趣爱好等提供分类信息搜索服务以满足不同的用户需求,并能实现实时在线更新,其搜索的内容和过程具有更强的人性化色彩。
    但是,手机搜索业务也存在的一些劣势:
    (1)人们对手机搜索还比较陌生,用户消费习惯尚需培养,很多人仅仅把手机当作一种语音通信的工具,用户消费习惯的培养还需要一定过程;
    (2)手机搜索业务在中国的发展短时间内还将面临着网络速度慢、终端屏幕小、操作不便等实际困难,这些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用户对手机搜索的偏好。[2]
    4 Google的移动搜索业务
2002年Google开始从事移动搜索开发时,Google的研发人员就发现移动互联网的内容很多都是以“孤岛”形式存于不同运营商的各个网关之内,很难实现资源共享。
    2004年10月,Google在美国推出了名为“Google SMS”的服务,就是以短信方式实现移动搜索,该业务短时间内就得到了美国六大无线运营商的支持。在这项服务中,通信运营商从每条短信中收取0.05美元到0.10美元不等的金额,而Google不收取任何费用。
    Google推出的短信搜索服务主要是以关键词检索方式为主,通过以邮编为途径的本地化搜索方式和每次不超过3条的推荐结果,以提高检索的准确性,同时避免传统关键字搜索过多搜索结果造成的检索不便。
    2007年1月4日,Google与中国移动双方联合宣布在移动梦网上正式开通移动搜索服务。Google将利用其自主开发的移动搜索技术为中国移动的WAP门户“移动梦网”提供移动搜索的技术支持服务。由此,中国移动的用户可以方便地搜索移动梦网上的大量内容,包括新闻、铃声、游

[1] [2]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银行信息系统安全问题探讨

  • 下一篇文章:网络信息老化及解决策略探讨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基于网络信息检索领域发展的趋势分析研究”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基于网络信息检索领域发展的趋势分析研究”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Internet时代的网络出版
  • ››惩治网络犯罪推进电子商务发展
  • ››Win2003服务器RPL远程启动服务的安...
  • ››网络营销与个人隐私保护
  • ››网络与未来出版
  • ››强化网站项目管理的需求分析
  • ››试谈计算机网络安全关键问题的分析...
  • ››浅论气象业务建设中网络故障与及时...
  • ››浅谈人防指挥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
  • ››计算机网络故障管理智能化研究
  • ››基于网络信息检索领域发展的趋势分...
  • ››基于网络印刷色彩再现技术的创新分...
  • ››基于网络应用的研究性学习实施
  •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 ››基于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
  •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
  • ››基于网络的教育电子政务建设
  • ››基于网络处理器IXP1200的以太网上联...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