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图片、视频、小说等等,用户可以通过移动梦网主页上的搜索链接或者搜索框访问该服务。 双方第一阶段的移动搜索服务已从2006年12月开始部分试运行,并于2007年初全面上线。尽管移动搜索的概念逐渐为手机用户所熟悉,但目前得到应用的多数是短信方式的搜索,其主要原因就是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移动搜索在技术和内容上都面临着比想象中更大的挑战。互联网搜索往往得到的是海量信息结果,用户自行选择浏览,而手机搜索最应避免的恰恰是这一点,手机屏幕较小,需要对多余的图片、超级链接、Flash等内容进行过滤,用户使用手机搜索业务希望得到的多数都是与手机业务有关的各类实用信息,而不是如同互联网搜索一样得到成千上万个相关网页。对用户来说,在手机上搜索自己需要的资讯和娱乐信息,比起移动游戏、移动支付等业务来说更容易让用户习惯操作,并且实用。 5 中国手机搜索发展存在的问题 从世界范围来看,手机搜索刚刚起步,困难不少,在中国存在的问题更多。除了检索技术问题外,还主要存在以下难题: 5.1 盈利模式的不成熟 盈利模式问题也是手机搜索市场面临的一道难题。据悉,目前国内各大手机搜索公司还找不到一个科学合理的盈利模式。在当前手机搜索市场还不成熟的情况下,大部分商家基本都是免费提供服务以培育市场,因此未来手机搜索很可能出现目前互联网搜索同样的收费难题。如果手机搜索通过广告发布及竞价排名等方式获利,但基于目前手机搜索接受度不高的现状,这种沿用传统互联网搜索的盈利模式并不现实。在世界上较成熟的手机搜索市场中,手机搜索服务提供商的收入主要是用户的信息费用和企业广告竞价的费用。在当前中国,由于还处于市场培育期,手机搜索企业对用户一般都采取免费获取信息的策略,用户只需向运营商交制定增值业务的费用。这样就使得手机搜索服务提供商还处于“烧钱”状态。因此,手机搜索的“掘金之旅”很可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此外,手机搜索打破了互联网在空间上的限制,实现了随时随地对信息查询的需求,它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是不言而喻的。目前传统互联网搜索引擎市场规模已超过70亿美元。但是,手机搜索业务刚刚起步,市场规模非常有限。据艾瑞公司估算,中国2006年市场总收入还不到2亿元。 5.2 手机搜索产业链尚不完善 手机搜索的产业链包括移动运营商、手持设备制造商、手机搜索服务商、手机搜索内容提供商、搜索技术提供商、手机搜索渠道商以及手机搜索应用机构(付费企业)以及手机搜索用户。目前中国手机搜索正处于市场培育期,手机搜索产业链正在形成,各家企业正纷纷布局,但还需进一步培育,整合上下游资源。 手机搜索用户是整个产业链的归属点,没有了用户这条产业链就失去了生命;手机搜索技术提供商和内容提供商是手机搜索服务商的坚强支撑;手机搜索服务商是产业链的中心环节,只有手机搜索服务商提供了让用户认可的服务才能够留住用户;手机搜索渠道商在手机搜索的产业链中扮演运营商与付费企业之间沟通的桥梁,而移动运营商和手持设备制造商起着“传输通道”的作用。只有产业链中的各个环节协同努力才能打造完善的手机搜索产业链结构。 手机搜索的利润分成上,手机搜索服务提供商显然处于弱势。由于利润分成问题的存在,使得移动服务提供商处于被动地位,不能有效地发挥在产业链中所起到的作用。此外,运营商对于服务提供商的支持力度不够,没有更好地调动服务提供商的积极性,从而带动整个产业链的腾飞。 5.3 手机搜索产品内容单一,信息量不够 国内WAP站点虽然在数量上不断地增多,但很多WAP站点规模小、内容同质化严重,还不能很好地满足用户的多元化需求。 真正的手机搜索是针对用户需求的搜索,由于国内手机搜索刚刚起步,市场上存在的手机搜索服务提供商还不多,还没有形成一个竞争的局面。与互联网相比,手机搜索资源极度匮乏,而且多以下载铃声、图片为主,同时,本地搜索也不发达,用户还不能像互联网一样方便快捷的搜索到自己所需的信息。 5.4 移动终端技术和无线网络宽带技术还不完善 用户在用手机进行搜索时,首先接触就是移动终端——手机,目前手机屏幕的狭小以及智能化的缺乏必然会给用户带来许多不便,有可能降低用户进行手机搜索的积极性。同样,无线网络宽带技术还未普及,没有在用户心中形成一个完整的概念,这对于用户规模的发展有很大的制约性。 6 手机搜索的发展趋势 尽管存在不少难题,但作为新生事物的手机搜索依然有巨大的发展前景,我们认为目前的手机搜索从市场和技术两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6.1 与互联网内容结合起来 WAP内容的丰富程度远远比不上互联网,为了提高搜索结果的相关性和有效性,有很多搜索引擎提供商开始尝试搜索互联网内容,再转换为手机上能够显示的格式。我们认为将来的移动互联网和互联网将会融合到一起,因此手机搜索也会与互联网内容结合起来。 6.2 数据分析和行为分析技术将进一步完善 互联网搜索引擎巨头,如Google、Yahoo!、百度等,都在其互联网搜索服务中提供搜索的数据分析和行为分析工具,这样的服务可以使广告主更有针对性的投放广告。我们认为在手机搜索中,也会出现类似的分析系统,并且会逐步完善。 6.3 与手机的应用紧密结合 除了具备互联网搜索功能,手机搜索也会有自己的特色,如呼叫搜索,如搜索到某个餐馆,只需点击即可拨通电话;再比如本地搜索与地图、导航业务结合起来等等。 6.4 更加个性化 移动搜索绝不应该仅仅是互联网搜索的一个简单延伸,而应根据移动用户的需求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搜索方式,如提供基于定位的搜索业务。 Google在互联网搜索中推出了iGoogle的服务,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包括个性化搜索、个性化门户等等。这样做可以增加用户粘滞度,从偶然发生的搜索行为到与用户建立长期的服务关系,这样也有利于搜索引擎更加了解用户的特征和行为,是提供个性化广告的基础。我们认为这个趋势会拓展到手机搜索领域。 6.5 垂直搜索日显重要 每个人的兴趣爱好不同,每个人也都有自己所关心和关注的事物,而当前的搜索引擎只是提供大一统的搜索结果,于是垂直搜索应运而生,并逐渐显露细分市场的趋势。当前论坛搜索、职业搜索、购物搜索、商品比价搜索、博客搜索等都是比较成功的搜索发展模式,而且随着用户需求的不断细化,垂直搜索一定会在移动搜索市场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3G时代的来临为手机搜索业务的发展带来了契机。3G不仅带来高速度,对手机的屏幕、按键都会大有改观。在未来的3G业务中,基于移动搜索的位置搜索和视频搜索将具有广阔的市场。只要在盈利模式上有所突破的话,必将在短期内有很大的发展。
上一页 [1] [2]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