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教育论文职业教育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职业教育政策研究 和震      ★★★ 【字体: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职业教育政策研究 和震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2-07-03 18:51:03   点击数:[]    

[本篇论文由5var5VAR论文频道为您收集整理,5VAR论文频道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摘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一直把职业教育作为其教育工作的重点之一,不断探讨发展职业教育可以采取的战略、政策和具体措施,为各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基本政策的框架和基础。梳理教科文组织职业教育政策的认识基础、演变脉络,有助于提升我国职业教育的政策制定、规划与管理水平。

关键词:教科文组织,职业教育,个人发展,社会发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关政策和建议集中体现在该组织以下重要文献中:1962年《关于技术与职业教育的建议》、1974年《修订的关于技术与职业教育的建议》、1989年《关于技术与职业教育公约》和2001年《修订的关于技术与职业教育的建议》①,此外,教科文组织还出版了一系列涉及到职业教育的报告和建议等,都为系统研究职业教育政策提供了文献基础。

近半个世纪以来,教科文组织致力于在国际层面上职业教育政策的研究和推广,加强各成员国制定职业教育政策的能力,发挥了重要影响力。进入21世纪后,国际上出现了对职业教育的公平性、可持续发展和应对不确定性挑战等方面的关注,共同问题在增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第一个10年的技术与职业教育计划》中明确,要把推动各成员国把制定职业教育发展政策纳入国家发展议程以及为其提供立法、数据分析等援助作为其战略定位。教科文组织正在成为指导各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最重要的国际组织。

一、教科文组织职业教育政策的认识论基础

梳理教科文组织职业教育政策的形成和演变的基本脉络,可以发现教科文组织职业教育政策和建议的认识论基础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是主张职业教育必须建立一个新的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范式,服务于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的总目标。教科文组织将教育视为基本人权之一,职业教育和培训与普通教育一样是整个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把教育看成人权,意味着必须超越经济和智力的范畴来对待教育的基本方面即道德和人自身的发展,不能把教育的职能禁锢于培训有技能的劳动力,也不能仅根据掌握知识的受教育者的数量来衡量教育的成败。把教育看成人权,就是要强调教育不可忽视开发人的创造性,提高人们对经济的、社会的以及文化的生活的参与意识,从而更有效地为人的发展作贡献。如教科文组织总干事费德里科,马约尔(Federico Mayor)所说:“教育不仅是充分行使个人权利的先决条件,也是理解并尊重他人权利的先决条件。”[1]职业教育应突出职业能力本位,同时也要强调作为一个人的完成的发展需要。

其次,教科文组织不断强调,要从终生学习的原则来设计职业教育的结构和范围,以及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关系,使之成为终生学习制度的一部分。教科文主张职业教育在实现终身教育目标的过程中承担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职责,认为职业教育是“具有技术与职业性质的,旨在确保所有公民均有终身学习机会的教育的各种形式和各个方面,不论它是在政府直接主管的教育机构之内,或者在教育机构管理之下提供,还是由私立机构或通过其他形式的有组织的教育提供。”[2]为实现这样的目标,职业教育应以更加开放和宽阔的胸怀,更加灵活多样的课程和教学模式,提供终生学习的机会和途径,使人人一生中都有机会拥有获得新技能的机会。学有所教,进而获得技能性就业或高技能就业。减少无技能就业或低技能就业。使职业教育能够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架起人才成长的立交桥。

第三,教科文组织认为,职业教育应该为所有人服务。特别是应为处境不利群体提供充分的技能培训机会,在促进社会凝聚力和社会整合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职业教育在实现全民教育目标的过程中承担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职责。职业教育可以有一部分是选拔性的招生。但更多应该以非选拔的招生入学为主,更应关注弱势群体和非常态的学生。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更是面向平民、面向各类边缘群体和弱势群体的教育,只有如此,才能使教育事业关注人人成为可能。

保证人人享有工作和受教育的权利是教科文组织持续追求的目标,在几乎所有教科文组织关于职业教育的各种建议和公约中,持续强调职业教育与培训对于社会公平和每一个人的重要价值,以及与每个人的劳动权利之间的密切联系。防止由于发展职业教育而造成新的不平等和新的隔离,渐渐形成了为所有人服务的全民职业教育思想。

2001年《修订的关于技术与职业教育的建议》更详细阐述了上述主张:“消除公开和隐蔽的偏见与启示,使学习和工作环境适合女性青少年和妇女的参与,并寻求激励女性青少年和妇女对技术与职业教育产生兴趣的策略”:“根据其受教育的需要,向残疾人和社会上和经济上处境不利的人群提供特殊形式的教育,以使诸如移民、难民、少数族裔(包括土著民族)、军事冲突后复原的士兵,以及没有权利的和处于社会边缘的青年更易于融人社会。”

“为所有人服务的技术与职业教育”成为第二届国际技术与职业教育大会的主题之一,受到广泛关注。教科文组织指出各国的通向就业的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计划,应适应所有学员的需要,要清除长久以来在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政策和实践中根深蒂固的歧视妇女的偏见,要使下列人员都有机会接受正规的或非正规的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计划:失业者和各种处境不利群体,其中包括早期辍学者、残疾人、农村贫民以及武装冲突结束后的流离失所者和复员士兵等。

第四,教科文组织采用大职业教育理念,整合和改革职业教育与培训,教科文组织对职业教育内涵与范围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在相当的程度上反映了国际上职业教育基本观念的演变。从1962年《关于技术与职业教育的建议》中使用“技术与职业教育”(Technical andVocational Education。TVE)作为核心术语开始,到1989年《关于技术与职业教育公约》对其教育形式进行了进一步扩展,再到2001年教科文组织发布《修订的关于技术与职业教育的建议》,首次在教科文组织的文件中使用了“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这个术语来表达现代职业教育的概念,表明国际上已经公认,用“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以替代传统的职业教育概念。

教科文并认为职业教育的含义包括:①普通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②准备进入某一就业领域以及有效加入职业界的一种手段;③终身学习的一个方面以及成为负责任的公民的一种准备;④有利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手段;⑤促进消除贫困的一种方法。”[3]

从这个论述,可以发现,职业教育与其他大多数的教育领域有着实质的重叠和交叉关系。职业教育可以在初、中或高等教育水平上进行,可以针对青少年,也可以针对成人,可以是正规教育体系的一部分,也可以非正规教育的一部分。既可以是针对具体工作技能的或有明确就业方向的职业准备和培训,也可以是有比较宽泛的就业范围的职业教育。既可以是人职前的准备教育,也可以是入职后的技能培训,或者是职业转换需要的职业教育和培训。

“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这一概念的使用,标志着国际上已逐步替代了那个与普通教育相对立、与培训相分离的“职业教育”的观念,反映了国际上对大职业教育观念普遍认同。如法国学者格列格尔所(Roger Gregoire)早就指出,职业教育的含义,“包含从理论知识的吸收而至实技的训练及正当的专业道德和行为准则的传授,以期能实践某一特定的天职,其所做的准备或深造皆称之。”“此定义忽略传统上教育与训练的区别与对比,……教育与训练双方虽避免互犯领域,事实上,双方都在谈论相同的事情。”[4]

二、教科文组织职业教育政策的主要内容

(一)致力于推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联系

如何促进和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融合与联系,一直是国际职业教育政策研究的热点问题和共同关注的问

[1] [2] [3]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论高职院校异地化产学研合作基地的管理体制建设 张继明 方泽强

  • 下一篇文章:按行业划分中职教育专业的现实性分析 李彦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职业教育政策研究 和震”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职业教育政策研究 和震”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发展我国民办职业教育思考
  • ››论农业职业教育与农业产业化
  • ››高职学生创业的优势及软肋
  • ››把德育工作贯穿高职教育全过程
  • ››任务教学法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 ››主体性德育观与职校德育创新
  •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心理问题分析...
  • ››浅谈职业中专体育特色教学研究 杨志...
  • ››关于影响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因素的应...
  • ››试析中德职业教育比较研究 华旭明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职业教育政策研...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