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教育论文教育学
   儿童阅读的去功利化与成人责任      ★★★ 【字体: 】  
儿童阅读的去功利化与成人责任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2-07-03 18:41:33   点击数:[]    

这将极大地制约他们今后的成长。《中 国儿童阅读现状》中说到北京某媒体编辑陈 川林的例子,“现在的孩子一是没有好书可 读,二是没有时间读书。他的女儿正在上小 学一年级,时间表排得满满的,每天下午要 上课后班,回到家吃完饭就赶紧做作业,晚 上8点半就要上床睡觉。为了保证做作业的 时间,已学了3年的钢琴课停了,电视也不让看。周六、周日两个下午学游泳,一个上 午学画画,一个上午学英语。她还有多少时 间来阅读?”[3]这样的例子是十分典型的, 即使剩下的看书时间,也被教科书用去极大 部分甚至全部,那么,不读书的中国孩子用 什么来起跑呢?又有什么后劲进行后面的竞 赛呢? 其次,阅读结构的合理化问题。儿童 时期知识发展的意义是为今后打下深厚的基 础,所以真正经典的、基础的知识训练是绝 不可少的。但是,现在市面上的很多儿童阅 读材料在所谓素质教育的幌子下,一味求新 求变,在贫乏的“创新”思路下,低级趣味 及无厘头大行其道,真正具有科学精神、人 文底蕴的儿童读物反而受到排挤。经典的儿 童读物少之又少,甚至传统的经典还被恶搞, 如孙悟空、唐僧、姜子牙等成为恋爱高手, 加之一些稀奇古怪的脑筋急转弯、玄怪魔法 故事等充斥少儿的大脑。此外,在学科知识 上追求难度,似乎超越常人的小神童可以呼 之欲出,最典型的莫过于以奥数、神奇记忆 等为代表的那些所谓高难度的知识书籍,这 些超难度的知识耗费了儿童大量的阅读时 间,更主要的是,它们对于今后的学习并无 明显的持续性作用,除了满足家长以及孩子 暂时的虚荣感,并无其他好处。在当下,一 方面是少儿培养“阶段性成果”的辉煌,另 一面却是成人世界的黯然失色,这种培养模 式的效果到底如何,其实是不言而喻的。所 以,为了孩子未来的成长和最终成就,今天, 我们并不需要孩子具有多么夺人眼目的“天 才成果”,需要的是平实的基础学习和知识 积累,为了明天他们积蓄更大的知识力量, 阅读必须丢弃功利,让他们的心沉浸在阅读 的世界,亲近那些千百年来经典的知识形象, 广泛地获取最基础的精神养分,这已是家长、 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再次,阅读是一件沉潜的事情,静下心 来读书可以说是最基本的要求。可如今在功 利化的社会氛围下,这也成了一件不易办到的事情。阅读在很多地方已成为了一种表演, 除了前面所说的起点线上的比拼,还有就是 现在盛行的阅读秀的危害。例如,现在一些 地方让幼儿来参评国学宝宝、英语宝宝等, 当这些少儿在摇头晃脑地朗诵经典或者英语 诗文时,文本的意义如何已不重要,书本只 是活动的一个道具,它助长的是孩子们的表 演欲,对于阅读材料的理解反倒远去。笔者 就见过媒体中宣扬儿童倒背《道德经》的故 事,真正有国学常识的人,是绝不可能同意 这样的学习方式的。总之,选秀带来的是心 浮气躁,使得浅阅读或伪阅读趁势而上,扰 乱的是正常的知识通道。如果家长、教师指 望通过这种方式产生将来的大师、巨匠,那 就未免可笑可悲了.
    三、缺失与重建:儿童阅读中的求 善与审美 长期以来,在传统的观念中,阅读除了 求取知识之外,还有求善和审美的功能,它 们大致承担着德育与美育的任务。《礼记?学 记》说:“人不学,不知道。”《论语》说“学 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反映的就是这两个 方向上的问题,所以古人才会有“读书养性”、 “腹有诗书气自华”一类的说法.
    然而,在当下的阅读实践中,书本往往 被看做获取知识的源泉,而其本有的教化求 善和审美维度被大大弱化。在儿童阅读中, 由于家长、教师等功利主义的潜在影响,他 们虽能认同求善与审美的重要性,但是在实 践中往往被所谓的智育等问题牵引,而难于 将阅读或学习中求善性与审美性加以落实.
    以求善的德育问题为例,有调查表明,“平 均有85%的家长认为在家庭教育中进行道 德教育对孩子更重要,但在一系列选择性题 目中,家长们的回答显示,排在前三位的都 没有德育,家长们最关心和实际认为最重要 的,还是孩子的学习、分数等智育问题。”[4] 儿童阅读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孩子得到全面 健康的精神成长,求善、审美的缺失对于孩子的道德素养和美学境界都将产生严重的制 约,既使阅读功能受损,更不利于少儿的精 神成长.
    按照心理学的一般理论,儿童的成长是 一个由本我向自我、超我逐步发展的过程, 童年经验在人的一生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 用和价值。从儿童阅读的视角来看,好的阅 读能有效地帮助他们认清自我,逐渐实现超 我,建立完善的人格,促进人性的健康成长.
    反之,如果在功利化思维下不重视这一块教 育,造成精神追求的空白或浅层次,将极大 影响孩子的成长。所以应该从儿童阅读开始 就注意培养孩子的德性。当然,儿童阅读需 要的是鲜活和感性的人和事,我们就通过一 本本书籍向他们展现,在阅读氛围的建构 中,让书本中那些激动人心的形象和故事, 激励他们求善向上、奋勇向前,让他们平稳 健康成长.
    阅读除了可以激发儿童的德性之光,在 培育美的眼光方面也至关重要。在儿童阅读 中什么是美的?孩子们或许会说美丽的色 彩、漂亮的图画、可爱的卡通形象,等等.
    这些当然可以构成美的要素,但它们都是浮 于面上的一些形象,如果成人的认识也仅停 留于此,在儿童阅读中就会助长浅阅读乃至 伪阅读的风尚,成人所具有的引导之责也将 由此而缺位。作为成年人应该帮助孩子认识 到深层次的美,这种美将从简单的好看、快 乐等感官刺激中升华出来。这种升华之美首 先是前面所论及的,由求善而来的人性之 美,它将帮助孩子在阅读中陶冶情操,磨砺 心性。例如,在孔融让梨的故事中体会到美 德为何而美,懂得人类因善而美丽的道理.
    在爱国主义的故事讲述中,审视道德的光 芒,回味伟大精神的壮美。这种升华所带来 的快乐,是将孩子引领到道德的高地,对于 他们今后的成长将意义深远。其次,阅读所 带来的美感还应该有一种探索之美,在儿童 的眼中,这个世界是那么的神奇,他们充满 好奇的心会提出无数的问题,通过阅读将他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充分地激发出来,不要 用大人的高姿态去教训他们,而应该在儿童 本位上去和他们共同了解这个世界的秘密.
    成人的引导,将给孩子们带来无穷的乐趣, 探索之美将使童年五彩斑斓,也为他们将来 的科学之路搭设了一座美丽的桥,这远比那 些奥数的辉煌成绩和少儿选秀中惹人赞许 的表演更为意义重大。其实只要我们把眼光 放远点,不为时下的功利意识所左右,儿童 阅读将成为一件充满魅力的事情,不仅对于 儿童,对于成人也是如此.
    总之,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儿童阅读中的 成人责任,成人应以终身学习的理念关注孩 子的阅读,既看到起点的意义,更应注重终点的成就,在去功利化阅读中,优化阅读结 构,构建沉潜的读书氛围,并应突破狭隘的 知识取向,把求善和审美作为儿童阅读的重 要目标,为儿童的人格完善和今后的成长打 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伍新春.阅读的功利化倾向[J].父母必 读,2004.(12).
    [2]多元文化视野下的儿童发展:〈2005—2006上 海少年儿童发展报告〉解读[J].上海教育,2007,(8上).
    [3]王海鹰.中国儿童阅读现状[OE/LB]新华网.
    [4]高岩.儿童的德性成长与家庭教育[J].当代教 育论坛,2005,(9下).

上一页  [1] [2]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做好班主任工作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 下一篇文章:《自然地理学》教学改革与创新思考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儿童阅读的去功利化与成人责任”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儿童阅读的去功利化与成人责任”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浅谈高中数学中的几何概型
  • ››关于新理念观照下的评语创新
  • ››关于建设终身教育体系评价指标体系...
  • ››关于欧洲远程教育“国际课程交流”...
  • ››关于国外远程教育合作研究的现状
  • ››新课标下思想政治课创设“问题情境...
  • ››关于教师绰号:尴尬中的教育价值分...
  • ››新时期教师队伍管理应突出师德建设...
  • ››《自然地理学》教学改革与创新思考...
  • ››儿童阅读的去功利化与成人责任
  • ››儿童阅读的去功利化与成人责任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