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例中也包括解决问题和对信息进行归纳、重组时的心理活动,这为学生创造一个以第三方审视自我思维过程的机会,从而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促进学生运用信息加工策略,更快、更好地掌握新知识。
“研究式”学习是模拟科学探究过程、完成课题研究的一种情景教学模式,在美国大学课堂中主要以团队研究的方式呈现。首先,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制订研究主题和相关子课题,然后将学生分成由3-5人组成的若干研究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子课题进行分工协作,用2-3周的时间完成包括提出问题、确定目标、制订方案、收集信息以及数据分析、处理等步骤,最终得出问题的答案,并以研究报告或项目设计的形式呈递。例如,在《广义相对论》课堂上,教师可以设计“宇宙学演化模型”这一主题,以及“宇宙学标准模型”、“修改引力的宇宙学”和“观测宇宙学”三个相关子课题。学生组成3人研究小组,从所给出的子课题中选出一个作为小组课题,通过搜集文献、提出理论、理论推演、计算机模拟等步骤,系统地完成科学研究所要经历的每一个具体步骤,最终形成研究报告,并在课堂上进行讲述。在研究过程中,小组成员分工协作、各尽所能、扬长避短、群策群力,共同实现团队目标。“研究式”学习如果运用得当,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增强主体意识,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学生学会收集与处理信息、体验科学研究过程、培养人际交往能力和合作精神,并提高思维与表达能力,这些都是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必要条件。
三、结语
美国高校以其悠久的历史积淀和不断进取的探索精神,已经形成一套成熟而有效的批判性思维教育方法,本文提到的几种教学模式虽然只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分,但笔者相信,它们对我国当前正在实施的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总而言之,为了改变我国高等教育教学中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普遍不足的严峻状况,最终实现培养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目标,我们一方面必须为学生开设相应的批判性思维课程,为学生提供直接习得批判性思维的途径;另一方面也必须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间接习得批判性思维的途径,使学生在每门具体课程的学习中,都能有效地锻炼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大脑的练兵场。
参考文献:
[1] Robert H. Ennis. Critical Thinking.. A Streamlined Conception [J]. Teaching Philosophy,1991(1).
[2] Alec Fisher. Critical Thinking. An Introduction [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3] (美)杜威著.民主主义与教育 [M]. 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4] Robert E. Slavin. Cooperative Learning [M]. New York:Longman,1983.
[5] David W. Johnson& Roger P. Johnson. Learning Together and Alone:Cooperation,Competition,and Individualization [M]. Englewood Cliffs:Prentice Hall,1987.
[6] Robert E. Slavin. Student Team Learning:A Practical Guide to Cooperative Learning [M]. N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1991.
[7] Bruce R. Joyce & Marsha Well. Models of Teaching [M]. Englewood Cliffs:Prentice Hall,1996.
[8] Moss,Donna & Van Duzer,Carol. Project Based Learning for Adult English Language Learners. http://www.ericdigests.org/1999-4/project.htm,2010-07-01.
上一页 [1] [2] [3]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