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小地区差距作用甚微。而后者虽然可以平衡地区差异,但是由于所占比重较小,因此作用也不大。而专项教育财政转移支付主要用于校舍修复、教师教育、职业教育等经费,这些资金一般用于一次性或者临时性的项目,对于缓解经常性经费的地区差异作用也不大(杜育红,2000)。 有鉴于此,我们在涉及平衡地区间教育发展差异的转移支付制度时应当考虑如下几点:(1)转移支付的主体应该是谁?也即应当如何在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之间划分出资责任;(2)根据什么标准来确定接受转移支付的对象;(3)如何确定转移支付的额度;(4)对转移支付的效果如何考察,也即采取什么激励措施来评判绩效。 根据杜育红(2000)提出的方法,这里用相对法对北京市2001年的数据进行模拟,以此来比较转移支付前后各个郊县义务教育经费分配的差异状况。 第一步,先计算生均预算内事业费的最低标准。这里各个郊县的最低标准用所有郊县平均值的一个百分比来确定,这样比较简便易行。但是百分比的确定难免带有主观性,主要靠经验估计。在这里我们采用80%和70%两个百分比分别来计算最低标准,然后从中选择一个较为合理的方案。2001年北京市各个郊县的普通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的均值为2767.28元,普通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的均值为2313.47元。根据80%和70%确定的初中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最低标准2213.82元和1937.10元;小学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最低标准为1850.78元和1619.43元。 第二步,根据各个郊县对教育投入的努力程度来调整上面计算的最低标准。根据2001年的数据,各个郊县预算内教育拨款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均值为21.95%,这意味着财政支出用于预算内教育拨款每增加一个百分点,预算内教育拨款就会增加4.6个百分点。因此,可以用下列公式来计算最低标准的调整系数T: 用最低标准乘以调整系数就得到各个郊县调整后的最低标准。 第三步,根据各地提供相同的教育服务所需成本的差异来调整生均经费。由于各地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因此工资水平、房租、教育投入所需的各种物质资料的价格就存在较大差异,致使相同的生均经费的实际购买能力存在较大差别。因此在计算转移支付额之前要根据成本差异来对各地生均经费进行调整。常用的方法时建立一个成本调整系数,该系数要全面考虑所有影响成本的因素,对各个因素进行加权求和。但是,我们这里计算的仅仅是北京市下辖的各个郊县,在同一个市域内,这种成本的差异是比较小的,因此我们省略这一步。 第四步,计算各个郊县应当获得的生均转移支付额。用生均转移支付额乘以该县的在校生数量,就得到该县应获得的转移支付额。由于我们关心的是转移支付前后的生均经费的差异问题,因此只计算生均转移支付额。 用上述方法,对2001年北京市普通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费和普通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费进行了转移支付的模拟,结果见下表: 表10:2001年北京市郊县初中生均预算内事业费转移支付模拟 县名 初中 生均 比重 值 按80%确定的方案1 按70%确定的方案2 调整后的最低标准 生均转移 调整后的最低标准 生均转移 昌平 2809.70 .2510 1.0014 2217.03 -592.67 1939.91 -869.79 顺义 1812.52 .2143 0.9998 2213.29 400.77 1936.64 124.12 通县 1862.24 .2309 1.0005 2214.98 352.74 1938.12 75.88 大兴 2658.89 .2592 1.0018 2217.86 -441.03 1940.64 -718.25 平谷 2182.10 .2141 0.9998 2213.27 31.17 1936.62 -245.48 怀柔 4775.41 .1686 0.9977 2208.64 -2566.77 1932.56 -2842.85 密云 3255.82 .2144 0.9998 2213.30 -1042.52 1936.65 -1319.17 延庆 2781.55 .2037 0.9993 2212.21 -569.34 1935.69 -845.86 表11:2001年北京市郊县小学生均预算内事业费转移支付模拟 县名 小学 生均 比重 值 按80%确定的方案1 按70%确定的方案2 调整后的最低标准 生均转移 调整后的最低标准 生均转移 昌平 2665.67 .2510 1.0014 1853.46 -812.21 1621.78 -1043.89 顺义 1932.10 .2143 0.9998 1850.34 -81.76 1619.04 -313.06 通县 1434.25 .2309 1.0005 1851.75 417.50 1620.28 186.03 大兴 2241.22 .2592 1.0018 1854.16 -387.06 1622.39 -618.83 平谷 2118.13 .2141 0.9998 1850.32 -267.81 1619.03 -499.10 怀柔 3627.83 .1686 0.9977 1846.45 -1781.38 1615.64 -2012.19 密云 2411.64 .2144 0.9998 1850.35 -561.29 1619.05 -792.59 延庆 2076.95 .2037 0.9993 1849.43 -227.52 1618.25 -458.70 从上面两个表格可以看出,对于普通初中来说,在采用80%比例的方案1下,顺义、通县和平谷三个县需要接受转移支付,其他5个县则维持原有经费不变;在采用70%比例的方案2下,顺义和通县需要接受转移支付。对于普通小学来说,在采用80%比例的方案1下,通县需要接受转移支付;在采用70%比例的方案2下,还是通县需要接受转移支付。经过转移支付之后,现在各个郊县的生均事业费及其差异与原来情况的对比如下: 表12:采用转移支付后普通初中生均预算内事业费及其差异比较 县名 方案1 方案2 生均经费 标准差 变异系数 生均经费 标准差 变异系数 昌平 2809.70 2809.70 顺义 2213.29 1850.34 通县 2214.98 1862.24 大兴 2658.89 2658.89 平谷 2213.27 2182.10 怀柔 4775.41 4775.41 密云 3255.82 3255.82 延庆 2781.55 2781.55 表13:采用转移支付后普通小学生均预算内事业费及其差异比较 县名 方案1 方案2 生均经费 标准差 变异系数 生均经费 标准差 变异系数 昌平 2665.67 2665.67 顺义 1936.64 1932.10 通县 1938.12 1620.28 大兴 2241.22 2241.22 平谷 2118.13 2118.13 怀柔 3627.83 3627.83 密云 2411.64 2411.64 延庆 2076.95 2076.95 在实施转移支付前,北京市郊县普通初中生均预算内事业费的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分别为953.05和0.344,普通小学的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分别为641.32和0.277。采取转移支付之后,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均有所下降,采取80%比例的方案效果更加明显。 参考文献 [1] 王善迈:教育投入产出研究,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173-179 [2] 杜育红:教育发展不平衡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1-20 [3] 王蓉:我国义务教育经费的地区性差异研究,载于《为教育提供充足的资源——教育经济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27-341 [4] 彭世华:发展区域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46-50 [5] 都阳,王美艳:认知能力、教育与劳动力市场上的绩效——对农村义务教育体制的意义,载于《中国农村观察》,2002年第5期 [6] 孙国英,许正中,王铮:教育财政:制度创新与发展趋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7] 谈松华:农村教育:现状、困难与对策,载于《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第1期 [8] 岳昌君主笔:努力建设中国公共教育财政体制,载于《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89-419 [9] 杜育红:中国义务教育转移支付制度研究,载于《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附 录 附表1:北京市郊县普通初中生均公用经费支出的统计描述 最小值 最大值 均值 标准差 极差 极差率 变异系数 1994年 160.05 334.91 261.07 64.15011 174.86 2.093 0.246 1995年 217.42 389.01 312.10 66.14005 171.59 1.789 0.212 1996年 251.05 848.23 459.92 277.07927 597.18 3.379 0.602 1997年 346.88 1307.10 520.18 323.22847 960.22 3.768 0.621 1998年 241.65 1279.74 726.12 449.44209 1038.09 5.296 0.619 1999年 232.60 3517.47 853.77 1180.6253 3284.87 15.122 1.383 2000年 355.40 1999.30 813.64 528.13223 1643.90 5.625 0.649 2001年 287.51 2190.73 825.76 620.00907 1903.22 7.620 0.751 2002年 360.21 3781.14 1025.57 1069.9660 3420.93 10.497 1.04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