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由5var5VAR论文频道为您收集整理,5VAR论文频道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制度建设;监督制度建设;预防制度建设;惩治制度建设;基本点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届中纪委五次全会上从反腐倡廉教育制度、反腐倡廉监督制度、反腐倡廉预 防制度、反腐倡廉惩治制度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建设的整体结构框架。这就把推进 反腐倡廉建设上升到党的制度设计和制度安排层面,需要我们关注和研究. 一、推进反腐倡廉教育制度建设的基本点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届中纪委五次全会上指出,要进一步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制度建设,加强和改 进教育培训工作,加强和改进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反腐倡廉教育的科学性、规范性、有效性.http://www.qiqi8.cn 按照这一精神,深入推进反腐倡廉教育制度建设必须牢牢确立和把握以下基本点. 1、坚定反腐倡廉教育的基本理念。理念是任何工作得以推进的坚实思想基础和价值动因。任何 工作和行为背后都有理念作支撑,不管这种理念是正确的还是中性的甚至是错误的。推进党的反腐 倡廉教育制度建设,理念的确立必须先行。这就要切实确立“腐败不除、亡党亡国”的基本理念,深刻 认识能不能坚决反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的重大政治问题。中国有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 有许多次的改朝换代。为什么一个王朝不能万寿无疆下去呢?黄炎培指出:我国历史上每个朝代在 开始之初大都兢兢业业、十分廉洁,结果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国运蒸蒸日上,但每个王朝在后期 都腐败贪污盛行、各式各样的潜规则盛行,从上到下都充斥着腐化变质之风,结果积重难返,老百姓 活不下去被迫起义抗争,以致最后不得不通过改朝换代来解决问题。为了防止历史周期律在我们党 的身上重演,必须着力推进反腐倡廉教育制度建设. 2、将反腐倡廉纳入干部教育培训中。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要按照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在全党深入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把廉政教育列入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有针对性地开展示范 教育、警示教育、岗位廉政教育,改进教育方式,提高教育实效。”[1]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 素质,是新世纪以来党中央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干部素养的重大举措。因此,反腐倡廉教育 可以充分运用好大规模培训干部的契机和平台,纳入到干部教育培训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中,将 预防惩治腐败的理念和制度规范灌输到广大党员和干部的头脑中. 3、建立健全反腐倡廉的宣传制度。反腐倡廉教育的成效要借助宣传去实现,宣传工作本身也是 一种独特的教育形式。因此,推进反腐倡廉教育必须在建立健全宣传制度上下工夫。宣传教育的逻 辑起点是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和廉洁自律的思想,必须从如何保证反腐倡廉宣传的实效性 出发,设计相关的制度模型。同时,更要注意宣传工作内容的广泛性、手段的灵活性、形式上的多样 性,最大可能地增强反腐倡廉教育的有效性. 4、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的制度化。廉政文化是进行反腐倡廉教育的重要工具和基本抓手,是廉政 观念能够深入人心的社会文化环境。由于廉政文化建设本身是一项务虚的工作,不会带来直接现实 的经济效益,但具有长远的社会效益。要使廉政文化建设作为反腐倡廉建设的基本抓手能够真正固 定下来,而不是简单的权宜之计,就必须形成廉政文化建设的制度化,建立健全相关的制度规定和程 序机制,将廉政文化推行的各个环节都以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使廉政文化的开展实现有章可循,不 会因为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会因为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5、教育引导领导干部重建道德市场。毛寿龙指出:广义地说,人类社会中实际上存在着三种市场 性的资源配置方式:经济市场、政治市场和道德市场。道德市场的构建者可能是乌托邦论者,其交易 者的格言是宁可天下人负我,我不负天下人,交易的特征是无回偿的利他性,交易的媒介是内在化的 良心,满足需求的过程是通过具有高尚道德的他人所表现的无回偿性质的利他行为来满足自己的需 求,其效用的特征是有难必救,其稀缺资源配置的理想结果就是所有人的难处都为以利他主义为宗 旨的人所解决,也就是说没有人能够通过单纯利用他人的利他行为来获得自己处境的改善。[2]30一些 党的干部之所以通过以权谋私去搞腐败,从思想道德层面上讲,主要是这些党的干部在宗旨观、理想 观、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上都发生了错位;在干部的道德市场上受到了污染,把道德市场混同于经 济市场和政治市场。首要的问题是重建领导干部的道德市场。重建的标准是,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 务的道德准则保持常青,让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道德标准进入行权过程,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成为 自觉的道德要求,让不被权力腐蚀污染成为公认的道德底线. 二、推进反腐倡廉监督制度建设的基本点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届中纪委五次全会上讲话中指出,要进一步加强监督制度建设,认真执行和 不断完善各项监督制度,改革和完善党内监督体制,健全权力运行监控机制,拓宽监督渠道,增强监 督合力,加大监督制度创新力度,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 构和运行机制。这就明确推进反腐倡廉监督制度建设的基本要求. 1、完善反腐倡廉具体监督制度。制度主义理论强调,制度是一个综合性概念,通常应该包括根本 制度、具体制度、体制、机制等范畴。加强反腐倡廉监督制度建设的基本着力点是梳理、完善、创新各 项具体监督制度,并使之形成体系。一要对现行制度进行梳理。目前党内和国家层面用于反腐倡廉 监督的具体制度、规定不少,但这些制度缺乏配套性,原则规定的多、可操作性的制度少,应急的制度 多、长远的制度少。要保证反腐倡廉监督的成效,必须对现有的具体制度、规定进行梳理和清理,特 别是要消除各个制度中存在矛盾和重叠现象。二要不断完善、创新反腐倡廉具体监督制度。当前要 抓紧制定落实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制度、重要情况通报和报告制度、干部述职述廉制度、党的民主生 活会制度、信访制度、巡视制度、谈话和诫勉制度、舆论监督制度、询问和质询制度、罢免或撤换制度 的规则与程序。同时,还要根据反腐倡廉监督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创新相关的具体制度模式,使其具有完整性和可操作性. 2、改革和完善党内监督体制模式。一是要扩大党代会常任试点,充分发挥任期制的党代表在党 代会闭会期间对“两委”及其成员的监督作用,使党代会作为党的最高监督机关发挥监督职能及时到 位。二是要凸显全委会对常委会的监督,建立健全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地方各级党 委常委会向委员会全体会议定期报告工作并接受监督的制度。三是要科学设置和轮换各级党委巡 视检查组,对巡视前、巡视中、巡视后的各项工作安排和流程从具体规则上作出明确规定,建立巡视 工作责任制和保障机制,从制度层面构筑监督控制腐败的“尚方宝剑”。四是要积极探索上级纪委支 持和协助下级纪委加强对其同级党委常委会成员进行有效监督的制度,健全纪检监察机关派驻机构 对驻在部门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监督的制度。五是要探索改革纪律检查机关领导体制的路径。目前, 有三种思路可供选择。其一,变现行的双重领导体制为垂直领导体制。地方各级纪委一律由上级纪 委领导,与同级党委之间没有任何人财物的纠缠,对同级党委能实施有效的监督。这种领导体制在 运作上有以下要求:纪委和党委都由同级党代表选举产生,都对同级党代会负责;纪委成员不得兼任 同级党政机构的任何职务,以保证监督的公正;纪委的决定党委不能否定,但确难以接受,可提交党 代会表决。其二,维持现行的双重领导体制,但要变为“条块分割,以条为主”,各级纪委主要在上级 纪委的领导下开展工作,与同级党委虽有领导关系,但不再是难分的依附 [1] [2] [3] [4] 下一页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