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其三,维持现行的领 导体制,但要赋予纪委更大的权力。如赋予纪委对党内重要干部的立案执法自主权、质询权,赋予他 们对同级党委重大决策的参与权和批评权等等. 3、健全党内和国家权力运行监控机制。一要突出对重点人群行权的监控。领导机关、领导干部是 党内和国家层面直接掌握公共权力的群体,是权力运行监控的重中之重。应该切实对领导干部全程 式立体式的监督,做到“四个并重”。即对领导干部的任前、任期和离任监督并重,对领导干部的工作 圈、生活圈和社会圈的监督并重,对领导干部的纠正、诫勉和查处并重,对一般领导干部的监督要和 对“一把手”的监督并重。必须推行领导干部行权公开,积极建立行权公开的具体制度和程序,让公 共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自觉接受党和人民的监督。二要突出对权力运行重点领域的监控。权力运行 的重点领域无非是人权、财权、物权,掌握这些权力的部门和干部如果对自己放松警惕就容易滑向腐 败。从已经出现的腐败问题来看,组织人事权行使中的“跑官要官、买官卖官、任人唯亲”,司法权行 使中的“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了了之”,行政审批权和行政执法权行使中的“不作为、乱作为”,房 地产运作、工程招投标中的“收黑钱、打招呼、乱插手”,财政权行使中的“私设小金库、编造两本账”, 国有资产生产经营中的“资产流失、合伙侵吞”,均属于在公权行使的重点领域出现的腐败问题。三 要突出对权力运行源头的监控。权力运行的源头是决策。一旦决策出现错误或重大失误,就会犯南 辕北辙的方向性的错误,甚至导致全盘皆输;一旦决策权高度集中于个人或少数人,出现决策的腐败 和腐败的决策,权力行使过程就会变成一个将腐败无限放大的过程。为防止这些问题的发生,必须 努力完善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健全领导、专家、群众共同参与的决 策模式;健全党内情况通报、情况反映、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落实重大决策报告制度,健全决策失 误纠错改正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坚决杜绝重大决策由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的现象出现. 4、建立健全科学的党内权力配置模式。在现行党的领导体制下,由于党委既集中了党代会的决 策权,又集中了纪委的监督权,加上它本身又在行使执行权,所以它集党内的决策、执行、监督三权于 一身。党委过分高度集权,权力都掌握在党委“一把手”中,自然不利于对权力运行状态的监督控制, 也就不能有效避免在“三重一大”问题上的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的现象,以及由此隐含或衍生的腐败 温床的问题。其解决的办法就是:对党委权力进行适当的分解,建立健全对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 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这就要进行合理的党内权力配置的改革。在中央一 级应建立这样的党内分权格局: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是党的最高权力机关,在党内主要行使重大问题 的决策权;党的中央委员会及其中央政治局和政治局常务委员会是党的执行机关,在党内行使执行权;党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是行使党内监督权,属于党的专门监督机构。以此类推,党的地方各级 的党内分权格局也基本如此. 5、增强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的合力。我们党是国家的领导党和执政党,要有效监督领导干部权 力的运行、避免权力腐败,就必须发挥好各个监督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将党内监督与党外 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凝聚行政监督、人大监督、司法监督、政协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的力量,形成 监督合力。具体说来:要充分发挥行政监察职能,积极开展执法监察、廉政监察和效能监察,完善党 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加强对财政资金和重大投资项目审计;要支持 人民检察院依法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强化对刑事诉讼、民事审判活动和行政诉讼的法律监督;要支 持人民政协运用会议、专题调研、委员视察、提案、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等形式,对国家宪法和法律法规 的实施、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履行职责和廉政情况等进行监督;要通过 健全完善信访举报制度,调动人民群众监督腐败的积极性,使权力运行始终置身于人民群众的监督 之中;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将反腐倡廉始终置于舆论监督的风口浪尖. 三、推进反腐倡廉预防制度建设的基本点 胡锦涛在十七届中纪委五次全会上讲话中指出,要进一步加强预防制度建设,推进廉政风险防 控机制建设,建立健全预防腐败信息系统,建立健全防止利益冲突制度,形成有效预防腐败的长效机 制。按照胡锦涛的要求,当前切实抓好反腐倡廉预防制度建设必须突出以下工作要点. 1、发挥国家预防腐败机构的职能作用。在中国这样一个高度重视集体主义精神的国度,做好任 何事情通常都要有个组织机构出面,任何工作的开展通常都要借助组织机构的力量。推进预防腐败 工作当然也不例外,自然离不开组织机构的领导和掌控。国家预防腐败局的成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 子,它也因此成为国家预防腐败的重要机构。在预防腐败的过程中,国家预防腐败机构要切实加强 对预防腐败工作的组织协调、综合规划和政策制定,对预防腐败的重要改革措施进行调查研究和分 析论证,建立预防腐败信息共享机制和腐败风险预警机制,总结预防腐败工作的有效做法,切实提高 组织化预防腐败工作的水平. 2、抓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制度建设。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是预防和反对腐败的“马其诺防线”. 党的反腐倡廉建设的主体实践者是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因为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是权力 运行者,具备可能腐败的最基本要件。因此,党的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要作为反腐倡廉预防制度建 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搞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一方面,党的领导干部要严格遵守廉洁自律各项 规定,严格要求自己和配偶子女、身边工作人员,经常性地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 批评,领导干部之间也要出于公心地开展互相监督和互相批评。另一方面,党的领导机关要把干部 廉洁自律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由“一把手”亲自来抓,同时要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廉政建设责任制,由 各级纪委出面与各单位负责人签订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责任书,出了问题要坚决实行问责制。按照党 的十七届四中全会要求,当前深入推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制度建设的重点是:完善党员领导干部报 告个人有关事项制度,把住房、投资、配偶子女从业等情况列入报告内容;加强对配偶子女均已移居 国(境)外的公职人员的制度化管理;进一步规范离退休领导干部在企业和各类学会、协会、基金会任 职行为;按照节俭、高效、廉洁的原则,继续推进公务消费和公务接待制度改革. 3、加强重点领域权力腐败的预防制度建设。人事权、行政权、财政权、司法权以及国有企业管理 等领域,都是腐败多发、频发、高发的危险领域。推进反腐倡廉预防制度建设要重点从制度设计上抓 好对这些领域内可能滋生腐败的预防工作。一要完善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制度。要提 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形成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杜绝干部选拔任用由个 人或少数人说了算;大力惩治选人用人的权钱交易,铲除跑官、买官、卖官的制度土壤。特别是要完 善党的地方各级全委会、常委会工作机制,推行地方党委讨论决定重大问题和任用重要干部的票决制。二要着力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现完全意义上的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 场中介组织分开,大力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消除由于行政审批权垄断导致“跑部钱进”式腐败;完善 政府重大投资项目公示制和责任追究制,杜绝招投标腐败;着力转变政府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 提高效能,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