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经济论文金融研究
   自由与管制:金融管制的历史变迁及其启示      ★★★ 【字体: 】  
自由与管制:金融管制的历史变迁及其启示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6 21:51:52   点击数:[]    

遍布全球的一万多台终端相连,两个系统加起来可处理7500多种股票和政府债券,还可提供2000页数据,其中不仅涉及股票交易本身,还包括全球各种最新经济指数、外汇牌价、金融期货和货币市场数据。“大爆炸”轰开了英国证券业与商业银行业严格的业务界限,商业银行可以直接进入证券交易所进行证券交易,这不仅促成了英国国土上的商业银行进入投资银行领域,而且,更重要的是促成了美国、日本的商业银行涌入英国证券市场,美国、日本政府当时禁止商业银行从事证券交易,而英国这一举措为美、日商业银行开了进入证券市场的方便之门。

  1984年约翰逊·马塞银行的危机,导致了英国银行业监管的改革。1985年英国先后发表了《利·彭伯顿报告》和政府的《银行监督白皮书》。在此基础上,1987年5月,英国颁布了新的银行法,该法旨在加强对银行业的监管,授予英格兰银行更广泛的监管权力,但并未对现行的监管结构实施重大调整,只是在整个银行体系走向自由化过程中为防范银行危机采取了一些加强监管的措施。

  在金融自由化国际浪潮影响下,德国也采取了金融自由化的措施。1985年,德国取消了对欧洲马克为单位的欧洲债券发行规模和发行时间的限制,使外资银行获得了牵头经营这类发行的权力。1986年以后,又采取允许外国银行发行以德国马克为面值的大额存单,允许引人新的金融工具,如浮动利率债券,外汇互换交易等一系列积极措施,推动德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与多样化,使法兰克福金融市场的国际化程度大大提高。

  日本在1970年代开始着手对金融监管体制进行改革,但一直进展不大。1980年至1984年日本逐渐废除了银行筹措外汇、兑换日元、用日元核算的资产投资的“日元转换”限制。1984年,日本大藏省公布了《金融自由化与日元国际化的状况与展望》,其内容包括:(1)利率的自由化;(2)金融业务自由化;(3)金融市场及产品的自由化;(4)金融国际化。这种以自由化为特征的改革举措大大推进了日本金融自由化进程。

 二、金融监管的困境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西方金融业的监管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从自由走向初步管制;初步管制到严格的全面管制;严格的全面管制再次走向自由发展;直至90年代,全球金融业的发展似乎又走到了自由的极限,人们面对一欢次的金融恐慌,金融危机以及由此引发的政治危机与严重的经济倒退,强烈呼唤着金融监管的回归。

  80年代以来,随着管制的逐步放开,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生过不同程度的金融危机和风波,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的进程。我们不禁要问,进入加年代,全球金融业怎么了?金融自由化改革的“始作源者”——美国,1946-1984年,银行年平均倒闭率只有0.07%,但1984-1987年这个数字上升了5倍,达到0.35%;1985年,120家银行倒闭;1986年,145家;1987年,184家;1989年,206家;1990年,168家;1991年,124家。并且银行倒闭并不像以前那样限于小银行。1984年,美国最大的银行之一,大陆伊利诺斯银行陷入危机,要求政府提供紧急救济。1987年10月16日,一直牛气冲天的美国华尔街股市开始暴跌,引发全球股票市场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连锁下挫。10月19日(星期一),纽约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22.6%,这是该指数历来一日内最大的跌幅,伦敦、东京、香港、澳洲股市大幅下跌,从而形成全球股市大危机。这一天史称“黑色星期一”。1991年,美国新英格兰银行倒闭引发席卷全国的信贷风潮。该次风潮使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的银行保险基金陷于枯竭。80年代末90年代初,日本经济经过连续四年之久的增长(被评为“平成景气”),突然崩溃。日本“泡沫经济”问题出现于1985-1989年,产生的直接原因是日元升值和日本金融政策的失误,日本“泡沫经济”的崩溃严重打击了日本股市和金融业,东京交易所股价指数从“泡沫经济”时期最高峰 38 915.87点下跌到1994年1月28日的19307点,跌幅达51%,房地产价格的跌幅也超过50%。银行由于大量不良债权陷入危机之中,而日本经济亦陷入战后最长的衰退之中。

  1995年以来,日本金融业更是厄运不断。1995年2月份东京协和、安全信用社破产,5月份横滨友爱信用金库倒闭,7月31日,东京最大的信用社——宇宙信用社由东京都政府宣布破产,8月30日,日本最大的信用社——木津信用社由大坂府宣布倒闭,就在同一天,兵库银行也宣判了死刑。11月份“大和银行”事件,12月份野村国际证券公司事件,接二连三的事故使“金融机构不破产”的神话开始崩溃。1997年11月日本四大证券公司之一山一证券倒闭,其债务高达3万亿日元。

  面对这频频发生的金融危机,日本金融监管显得无能为力。尤为典型的大和银行11亿美元的巨额亏损是在其雇员井口自己的交待下,才真相大白。井口本人在被捕后陈述到:“其实就我所做的这些事,换上另外一家银行,不出一个月就会被暴露于天下,根本不存在什么狡猾的手段。”正因为这种监管上的漏洞,加之日本“疲劳的金融制度难以有回天之力”,1996年至1997年又出现了一系列金融机构破产倒闭事件,加上东南亚金融风暴的袭击,日本金融业完全陷入了泥沼之中。

  当人们还在津津乐道于东亚地区经济发展的奇迹时,1997年7月,似乎只是在突然间,以泰国中央银行7月2日被迫放弃实行已达13年之久的秦铁钉往美元的汇率制度为开端,一场酝酿已久的金融危机,以出人意料、令人借手不及的速度迅速危及东亚乃至世界其他地区。受这一金融风暴的冲击,东亚地区主要国家和地区汇市暴跌,股市狂泻,利率上扬,外汇供不应求,通胀率大幅上升,金融市场剧烈动荡,一些国家经济元气大伤。到1997年末,素林、印尼盾、马来西亚林吉特、韩元对美元汇率全年分别下跌45.3%、57.7%、53.8%、48.3%;股市全年分别下跌56.0%、52.4%、37 0%、42.2%(以当地货币计)。东南亚国家和韩国、日本金融机构、企业的破产此起彼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东亚地区各国多次协调救援活动,但未能阻止金融危机的蔓延。

  虽然金融危机尚未导致全球金融体系的崩溃,但是金融危机已经威胁整个经济的稳定和繁荣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康德苏(Michel Camdessus)指出,下一次经济危机可能从银行业开始严过去15年来,金融危机几乎困扰所有的国家,但最受困扰的莫过于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声称,自从1980年起,其181个成员国家中的133个成员国都有严重的问题。这是因为:国际游资的“金钱游戏”和转移速度已经形成一种独立的力量,它已经超越了国际金融组织的权利和能力之所及,其产生的冲击可扩散到任何一个国家。危机的传递和扩散,意味着每一个实行对外开放的国家都面临着外来冲击的威胁,其国内经济政策的效力将因此而大大减弱。更为严重的是:国际金融动荡及其迅速产生的波及效应,使得任何单个国家,甚或国际金融组织,都已不能与市场力量相抗衡。以美国联邦储备银行为首的发达国家的中央银行,近年来曾多次,或单独、或联手干预外汇市场,但基本上都无功而退,就是最好的证明。

  金融危机尽管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但一个重要原因是,80年代金融自由化虽然大大促进了金融业和金融市场的发展,但因为在金融自由化的同时,没有同时加强金融监管,或者说,在金融创新(市场创新)的同时,缺乏相应的体制创新尤其是监管创新,无疑也大大加大了金融机构的风险。

三、未来的金融监管:探索与构想

  金融监管在经济发达国家走过100多年的历程。然而,不幸的是,迄今为止,还不存在一种广为接受的理论体系,来解释金融监管的必要性,金融监管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辩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基层央行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 下一篇文章:运用信用评级原理加强金融监管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自由与管制:金融管制的历史变迁及其启示”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自由与管制:金融管制的历史变迁及其启示”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金融支持民营企业的制度安排与实践...
  • ››经济全球化下货币危机起因应对
  • ››我国货币政策存在的几个问题
  • ››WTO与中国金融业
  • ››外汇储备经济分析
  • ››中国进出口政策性金融发展面临的挑...
  • ››我国金融制度创新模式的选择
  • ››对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思考
  • ››衍生金融工具内部控制研究
  • ››金融霸权和发展中国家的防范
  • ››自由与管制:金融管制的历史变迁及...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