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 |
|||
|
|||
按字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按声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 数字 | 符号 |
|
![]() |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 → 论文中心 → 经济论文 → 金融研究 |
|
|||||
我国货币基金发展及政策问题 | |||||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6 18:59:43 点击数:[] ![]() |
|||||
[本篇论文由上帝论文网为您收集整理,上帝论文网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 内容提要:货币基金是伴随货币市场发展而出现的新型金融产品,目前,我国各有关方面也在积极推进货币基金的开展。货币基金依赖于货币市场的一定发展,有着同其他共同基金与金融产品不同的特点,尤其是在税收制度、流动性安排方面,都有其独特之处。即使在发达市场上,货币基金也并非没有风险,其投资组合也有着既定的原则,对此,需要正确认识。由于我国目前的货币市场较为落后,银行储蓄以及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信用往来制度尚不同于发达国家,因而货币基金在我国的引进就面临着一些急需在政策上予以协调和明确的问题,否则,推出的货币基金将很难在短期内有效运行,也可能起不到应有的预期效果。 目前,有关各方正在紧锣密鼓地准备推出货币基金,无疑,这是中国金融领域中又一创新与进步。为了使该项新型金融产品能够起到各方所预期的应有作用,应对货币基金的有关内容尤其是目前我国推出货币基金与发达市场所存在的条件差异予以正确认识。为此,笔者有如下意见。 一、发达市场上货币基金的发展情况 1.基本情况。就美国而言,1971年出现的货币基金,于1977年以前,规模扩展不大,但之后发展较为迅速,由1977年的不足40亿美元,增长到1978年的近100亿美元,1979年超过400亿美元,1982年达到了2300亿美元,到1993年底为5000亿美元,1977—1993年间年均增长33%.特别是在1980年代,不管是免税货币基金还是非免税货币基金的资产余额,几乎均呈45度线的增长趋势,到1989年7月底非免税货币基金资产余额达3240亿美元,几乎同时,银行承兑票商业票据、国库券和余额分别为620亿美元、4930亿美元和4140亿美元。进入1990年代,增长再加速,1996年底为900只货币基金,总资产为7500亿美元(应税基金为650家),大约占所有金融中介资产的4%,占所有共同基金资产的25%以上;1997年达到1万亿美元。但到2000年后,形势有所转变,货币基金面临大量赎回,仅2001年9月,投资者从货币基金赎回资金1580亿美元;2002年是自1983年以后货币基金第一次面临着资产的净赎回,按ICI的统计,该年仅由债券基金就吸收了来自货币基金的1120亿美元的资金。 在整个基金业的格局中,1987年之前,股票基金占26.2%,债券基金37.4%,货币基金占36.4%;1987年之后的一段时间内,上述三者所占份额依次为23%、34.5%和42.5%;2000年末的格局为57%、12%与26%. 2.发展历程的动因。首先是货币市场发展的结果,美国从1970年代初开始了利率自由化进程,伴随利率市场波动幅度的加大,各类货币工具开始出现并呈现较高的增长趋势,尤其是各类商业票据与市政债券的出现,使货币市场的迅速活跃。 其次,并非有了货币市场工具就马上有了货币基金的发展,因为某种程度上讲,货币基金也是由货币市场工具的某些缺陷促就的,或者是为了克服这些缺陷而开展的金融创新的一种反映。比如,出于购买起点金额、流动性、利率波动规避以及税收等问题的考虑。特别是,投资者不仅可以获得货币市场工具组合的收益,也可据以签发支票,流动性较大,因此,持有货币基金凭证,既具有活期储蓄的方便性,又有活期储蓄不可比拟的收益(因为对活期储蓄存款不支付利息);更为重要的是,由于货币基金筹集的资金在法律上不作为存款对待,因而不必像银行储蓄存款那样缴纳法定存准备金,从而可以通过货币基金对当时美联储规定的利率最高限和将一部分资金无偿存入联储所带来的机会成本予以规避。 第三,规避利率管制的功能使货币基金在过去30多年的起伏发展主要由市场利率变动轨迹所决定:一是,因为只有当市场利率高于管制利率时,货币基金才具有发展的内在动力,市场利率高于管制利率的幅度越大,货币基金的规模扩大也就越大;二是,70—80年代美国Q条例规定的存款利率最高限是5.25%—5.5%,由于1977年以前,市场利率比较低,高于这一限额的幅度不大,投资货币基金也就没有比购买银行存单优越多少,期间货币基金规模扩展并不大;但当随着通货膨胀率的上升,市场利率开始大幅度攀升,致使货币基金从1977年起到80、90年代规模扩张迅速。 第四,独特的基金管理方式所使。比如,专门为那些不能直接投资货币市场工具和赚取高额货币市场收益的机构与公众创建非免税形式的货币基金;创建不同的投资方式与途径,使不同的投资者通过投资基金来满足其不同的风险偏好需求。 二、货币基金的特点分析 1.货币基金属于专门以货币市场工具为投资组合对象的追加型投资基金,收益也较为稳定。鉴于货币市场工具的短期性与较高流动性,投资者可以随时追加投资额,也可随时通过签发支票的形式退出基金,因而是追加型投资基金。由于货币基金的投资组合对象是各种违约风险都非常小、流动性较大的短期货币工具,致使其收益也较为稳定。 2.一般为开放型基金。货币基金投资的各种货币工具期限都非常短,交易差价相对较小,收益并非像那种股权投资基金一样变动幅度较大,如果不给予一种灵活变现和随时进出的方便,就不会有多少资金投资货币基金。因为人们会自然转向传统的已经习惯了的商业银行储蓄形式,所以,为了增加吸引力,取得与存款货币金融机构储蓄一样的方便与灵活性的同时,又可提高收益率,货币基金也必须采取较为开放式的组织形式。况且,从1970年代末到1980年代末,市场利率一直处于上升趋势,货币基金相对受到利率管制的传统储蓄方式具有较大优势,如果采取封闭式的组织形式,在这种市场利率上升环境中,也不利于基金管理机构不断增加新进资金量,扩展其规模和影响。 3.在对货币基金的管理中,清算要求较高。开放式组织方式、允许投资者随时据以签发支票用于转账或支付以及组合工具期限较短的特点,需要资产与资金的评估与清算工作必须跟得上,并设置一定量的窗口,方便投资者进出。但由于这些管理工作是消耗成本的,为了使得单位成本降低到应有水平,货币基金的发起规模应当足够大,以便产生规模收益。 4.与银行存款相比,从投资者投资的角度看货币基金的特点:一是货币基金每天都可追加投资的特点,如同银行吸收存款,但没有向中央银行支付法定存款准备金的义务。二是货币基金投资者不享受联邦储蓄存款保险机构的保险,而商业银行的存款则享受这种保险,因而其风险要高于商业银行,但也因此减少管理成本。三是货币基金毕竟不是存款货币吸收机构,只是通过发行基金凭证单位来吸收投资,每天对基金凭证的余额予以清算,然后定期向投资者的账户里贷记利息或投资收益,计取收益一般在是在月末。由于这种定期清算和计取收益的会计处理,就使得投资者的账户中随着计入收益的增加而拥有的基金凭证量也在增加。 5.投资组合与流动性管理方面的特点:一是组合资产的平均期限结构短。比如1989年中期美国所有货币基金的投资组合中资产平均期限为46天,最短的基金的这一期限为26天,最高的为60天(Marcia Stigum 1990年)。二是应付大量投资赎回的通常方式,先用新进入的投资者的资金,其次是所持有价证券现金收入流量,再次是卖掉变现一部分有价证券,由于货币基金拥有大量短期有价证券,这使得这种变现因价格波动所产生的资本损失性风险非常小。三是一般均在其发起设立协议书中明确货币基金不能投资的对象,这主要包括股票、可转换债券、不动产、期货或期权等套期保值性合约、卖空性交易、物质商品买卖,并不得作为证券承销商,投资某一单一发行本发行的有价证券的份额不得超过基金总资产的5%. 三、货币基金投资组合的一般原则 1.主要根据即期利率与远期利率水平不断调整资产结构确保一定收益。在利率预期 Tags: |
提供人:佚名 |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
![]() |
5VAR论文频道 |
![]() |
5VAR论文频道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新闻 | ||
|
|
![]() |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