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经济论文金融研究
   通货膨胀压力的预警与缓解      ★★★ 【字体: 】  
通货膨胀压力的预警与缓解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6 18:59:45   点击数:[]    

[本篇论文由上帝论文网为您收集整理,上帝论文网http://paper.5var.com将为您整理更多优秀的免费论文,谢谢您的支持]  内容提要 当前通货膨胀压力的显著性表现既有经济自身重复建设、盲目投资的原因,也有货币快速投放的因素以及世界经济复苏、国际商品价格上涨的影响。

  ☆对新时期通货膨胀对策的见解是重在通货膨胀压力的预警和缓解。调控部门必须随时跟踪调查、及时预警提示和适时缓解防范。这也是中央银行的科学预见性和前瞻性之所在。

  ☆随着通货紧缩的逐步淡出,加强对通货膨胀压力的关注和缓解,应当是今后一段时期中央银行稳健货币政策的侧重点。

  当前针对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某些过热现象和各类物价指数的走势,各方面对通货膨胀的认识众说纷纭。我认为当前正处于由通货紧缩趋势缩小向通货膨胀压力增强转换的特殊时期。在此时期中,要密切关注、重视缓解通货膨胀压力,防范通货膨胀的出现,并正确引导通货膨胀预期,认清当前通货膨胀压力的存在和通货膨胀压力的来源。

  一、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判断:通货膨胀压力的现实存在

  从日前公布的统计数字可以看到,当前我国经济增长的总体态势很好,2003年经济增长速度达到9.1%,今年第一季度有可能继续达到9.3%的较高增长水平。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宏观经济调控处于重要关口,一些行业和部门投资过度和重复建设十分明显,物价上涨趋势也鲜明可见。

  为了便于讨论,我们有必要区分“通货膨胀压力”和“通货膨胀实现”两个概念。这里所说的通货膨胀压力是指通货膨胀能量的积聚和蓄势待发,物价水平在可承受范围内部分或整体上升;而通货膨胀实现则是指各类物价指数大幅攀升,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且加速势头难以抑制。但目前我国通货膨胀指标表现相对温和,分类物价指数正在持续上升,但还不是全面大幅度上涨,尚不能视为通货膨胀已经出现。

  当前通货膨胀压力的显著性表现既有经济自身重复建设、盲目投资的原因,也有货币快速投放的因素以及世界经济复苏、国际商品价格上涨的影响。

  二、对新时期通货膨胀对策的见解:重在通货膨胀压力的预警和缓解

  按照古典通货膨胀理论,通货膨胀可以划分为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和成本拉动型通货膨胀,前者是指由于社会总需求的过度增长带来的物价水平的变动,后者又分为工资推进和利润推进两种情况。无论是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或成本拉动型通货膨胀,其中必然有货币信贷因素,至于信贷总量的大小,取决于中央银行投放的基础货币总量和货币流通速度。然而,古典通货膨胀理论不能完全解释我国当前通货紧缩趋势尚未完结,通货膨胀压力有所加大的特殊时期的物价变动情况,新时期通货膨胀形成不会像在短缺经济时代那么直接,在市场供大于求、企业自主性增强的条件下,要有一个磨合过程,一个传导过程,一个能量积聚过程,从宏观经济调控部门来说还有一个观察判断的过程。

  在此,我提出个人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时期的通货膨胀压力观,它特指物价水平由负增长走向正增长,进而走向温和上涨,最终走向物价全面大幅上涨的三级增压过程。它包括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企业商品生产价格上涨,最终推动消费物价上涨的三级传导过程。它涵盖通货膨胀压力苗头、通货膨胀压力积聚和通货膨胀爆发的三级扩展程序。该理论不是简单地将通货膨胀与消费物价上涨直接相联系,而是与潜在通货膨胀变为现实通货膨胀可能的随机实现过程相联系。它与传统通货膨胀理论的明显区别是:从出现通货膨胀苗头到通货膨胀实现有一个压力积聚的中间过程。在压力苗头时期,虽可见微知著,但人们对压力的认识不易统一,调控部门难下决心;而把握压力积聚时期,重在事前预警和风险缓解,将使通货膨胀实际发生概率最小化。对通货膨胀或通货膨胀压力进行预警和调控的效果远胜于通货膨胀压力转化为事实通货膨胀后大张旗鼓的调控治理。

  这个通货膨胀压力观的立足点,不是对业已形成通货膨胀态势严重程度进行分析,而是发现经济运行中可能积聚通货膨胀压力的因素及其早期缓解措施。必须密切关注通货膨胀压力形成的因素,在消费需求不足情况下要关注投资和生产价格的上升压力,在投资领域应该关注重复建设、盲目投资对物价上升的压力,在生产流通领域应关注企业商品价格的波动压力。调控部门必须秉持随时跟踪调查、及时预警提示和适时缓解防范的态度。这也正是作为货币政策制定和执行者的中央银行的科学预见性和前瞻性之所在,也是中央银行对通货膨胀防范关口提前的理论基础。

  我认为,在目前形势下这种观察通货膨胀形势的方法需要研究。首先,在新时期消费物价指数已经不是考核通货膨胀的唯一指标。现在由于经济规模扩大,经济增长方式的变化,投资、生产链不断扩展,已成为一个具有一定自我循环功能的“生态网络”,这就使得价格的传导机制发生了变化。这从另一方面证明: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时期,企业商品价格和资产市场价格的波动,将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其持续性上涨将成为新形势和新条件下通货膨胀压力的突出表现,或许可以将其概括为投资型通货膨胀压力。

  其次,缓解投资型通货膨胀压力是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急刹车”和“一刀切”都不可取的前提下,投资需求扩张、结构性过热和企业商品价格的总体上涨将会有一定的持续性,无论是否会迅速传导到消费价格领域,都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既然当前主要是生产型通货膨胀压力较大,就需要控制某些行业的过度投资,以免其逐步向消费物价传导,促成物价的全面持续上涨。我们既不能因当前的消费物价的温和水平而忽略在投资和生产领域的物价上升压力,也不能因核心物价较低而忽略非核心通胀的衍射效应。

  第三,通货膨胀预期已经成为加大通货膨胀压力的重要因素。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程中,通货膨胀预期对经济生活的影响将越来越大,有时比实际物价上涨的作用还大,即不用等到通货膨胀实际显现,通货膨胀压力就已存在,通货膨胀预期就已开始影响经济运行;而当公众普遍存在价格上涨预期时,经济行为主体自发调节经济活动,潜在通胀压力随即就会变成现实通胀。它已成为一种敏感性指标,是我们需要密切关注的。在信息披露不充分情况下,我国经济主体的预期行为与完全的理性预期是有差距的,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在公众对宏观调控政策和手段尚不能充分理解时,更容易形成通货膨胀预期。

  三、对缓解通货膨胀压力的政策评估:防范性与协调性并举

  今后一段时期中央银行稳健货币政策的侧重点,应是着力加强对通货膨胀压力的关注和缓解。

  中央银行对于通货膨胀压力的关注始于去年第一季度,防范于去年年中,随之出台许多应对措施。去年第一季度GDP增长9.9%,比上年同期加快2.3个百分点,成为自1996年一季度以来同期增长最快的季度。央行一季度货币政策报告就此指出,“2003年初物价连续三个月正增长引起有关各界的关注”。可以看出央行开始觉察到通货膨胀压力苗头出现。同期在央行内部的一份关于金融稳定运行的报告中指出,在固定资产投资中某些行业“存在结构不合理和重复建设的问题,……从长远角度看,这部分的贷款风险较大。”非典过后,央行第三季度的货币政策报告又指出,“目前,生产价格、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房地产价格快速回升,要防止出现资产价格过快上升,形成资产‘泡沫’的危险”,并提出适度控制货币信贷增长的政策意向,“适度控制货币信贷的增长,既可以防止通货膨胀,又可以防止通货紧缩”。而央行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报告更是直言不讳地提出,“在经济快速增长中也存在一些影响经济、金融持续健康发展的矛盾和问题,部分行业盲目重复建设,能源、交通出现了多年少有的瓶

[1] [2]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我国货币基金发展及政策问题

  • 下一篇文章:“利率走廊”调控的运行机制及其在我国的实践意义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通货膨胀压力的预警与缓解”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通货膨胀压力的预警与缓解”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金融支持民营企业的制度安排与实践...
  • ››经济全球化下货币危机起因应对
  • ››我国货币政策存在的几个问题
  • ››WTO与中国金融业
  • ››外汇储备经济分析
  • ››中国进出口政策性金融发展面临的挑...
  • ››我国金融制度创新模式的选择
  • ››对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思考
  • ››衍生金融工具内部控制研究
  • ››金融霸权和发展中国家的防范
  • ››通货膨胀定义的新探索及治理方法
  • ››通货膨胀与人民币汇率趋势困境
  • ››通货膨胀压力的预警与缓解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