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经济论文地方战略
   加速县域经济发展 加快我国现代化进程      ★★★ 【字体: 】  
加速县域经济发展 加快我国现代化进程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6 23:39:46   点击数:[]    

建立和联系了一些附属于行政机构的行业组织。这种状况,是和市场经济的要求不相适应的。应当精简合并,并转变为民间性、自治性质的组织。县域行业性中小企业自治性协会组织的建立,有利于中小企业维护自身的权益;通过行业组合形成集体力量,开发共用性技术,调剂资金,提高资信和开拓市场。此外,也可以以这种组织为依托,加强业界的行业自律,消除无序与恶性竞争。
    6、把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与实施再就业工程结合起来,对下岗职工自行创业给予扶助。鼓励支持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个人或合伙创办企业、通过再创业实现再就业,应当成为再就业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县域经济可以考虑对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创办企业适当减免某些课税,或提供一定的税收宽限期。实行凭下岗证明文件或单位辞职证明申请企业注册的办法,减化手续,降低收费(同时注销下岗人员身份)。欠发达县域还可降低修理业、零售业、餐饮业等行业的开业条件,其注册资金下限可以大幅度降低。对吸收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就业的中小企业,可以给予一定数量的安置费和社会保险费补助。
    7、进一步放开产业限制,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创造更为宽松的空间。目前我国在市场准入方面还存在较多的限制,很多产业明确规定不允许非公有或非国有经济主体进入,这也不不利于县域经济的发展。如规定了36种国家计划商品的批发业务,如粮食、食油、甘草、洗衣粉、普通灯泡、铁锅等,和41种重要工业品生产资料的零售业务,如钢材、生铁、煤炭、木材、水泥、轮胎等,不准私营商业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经营。航空和铁路运输、电讯、石油、卷烟、金融、保险、出版、汽车回收等许多行业也不准个体和私营企业经营。现在看来,这些规定大多已经过时,阻碍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建议对类似的产业准入限制进行一次全面的清理,适合放开的要坚决放开,暂不宜于一下子放开的,可以先进行试点,总结经验,创造条件逐步放开。 

(七)环境建设思路 
    环境即经济建设环境,它构成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甚至有时它就是经济建设本身。经济环境对经济发展起着促进或阻碍的作用。环境建设应包括两个大的方面,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包括自然、地理、气候、植被等生态环境和水利、矿藏、物产等自然资源。近现代的经济发展往往破坏自然环境,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浪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保护相协调。社会环境是人类活动的结果,又是人类继续发展的出发点,有硬环境和软环境之分。硬环境指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状况,市政建设,农村水利设施,城乡道路交通,电力,自来水,通信设施等。软环境在一般意义上,其核心是价值观与文化,在我国当前的现实中,其核心是政府改革,是政府由过去的主导计划经济转到当前的审批收费的转型经济再到将来的规范和服务于市场经济,这个转化搞好了,经济发展的软环境也就会在根本上好了。欠发达县域环境建设十分落后,也十分重要。
    1、要治理和建设好自然环境,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由于相对落后,工业化水平低,欠发县域的自然环境相对要好一点。但也要避免走“先破坏后建设”的老路。过去年代中破坏了的自然环境要有计划地建设和恢复过来。新的建设和发展要与环境保护、环境治理同时同步进行,再也不能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了。农村的水土保持、农药化肥的更新换代与科学使用,城镇的防洪工程、垃圾处理、空气质量保障是当前县域自然环境保护与建设的重点。应采取切实的措施。            
    2、要继续搞好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经过“九五”的努力、农村电网改造、大江大河大湖的治理,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已有较大改观,但任务仍然艰巨。乡村不通公路的虽然较少,但路况太差,通行能力弱,养护不到位,更经不起风雨的冲击;农村电网改造的任务还很重;电话普及率还很低;计划经济时代修建的水利设施大都老化,还有一些“造田工程”,“路渠工程”等当时的 “形象工程”需要改造与治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政府要加大投入,并采取措施吸引民间资金参与,同时发动农民兄弟出工出力,“三管齐下”一定会有效果的。
    3、要继续加强县城及县域其它重点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县城建设要有长远眼光,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分阶段实施。要尽可能地吸引外地资金和民间资金参与建设。要用市场的原则运作城镇建设。其它重点城镇建设的重点仍然是路、电、水、通信与环境保护,提高品位,以吸引农村和城市“居民”,其建设规模要有科学预测,不可盲目铺摊子,防止有城无市,浪费资源破坏环境。 
    4、把软环境建设放在关键地位。软硬环境比较很难说谁更重要,都是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当交通、电力、通信等是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时,硬环境建设无疑处在关键地位;在“瓶颈”被“九五”打破后,在世纪之初、在“入世”、“买方市场”、“西部大开发”下,软环境建设已处在关键地位。这还因为欠发达县域在资金、人才等经济要素的必定劣势下,硬环境建设亦只能必定劣势,而软环境建设却有可能取得优势。在欠发达地区县域软环境建设的状况,将决定县域的机关作风;从而市场、信用、法制环境;社会风尚、社会秩序;也就决定了县域内的资源整合率、利用率、凝聚力;决定了县域对外资、外智的吸引力;并最终决定了县域经济发展的前景。县域软环境建设要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出发,向“执法就是罚款,管理就是收费”、“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机关顽症痼疾开刀,从治理和改善行政环境、法制环境、信用环境和服务环境着手,以建立服务型政府为目标,使经济发展的软环境显著改善。要切实搞好县乡机构改革,真正转变政府职能;要“一幢楼办公、一门式服务、一个窗口收费”;要依法行政,依法治县;要与国际接轨,尽可能地减少审批与收费,最终实现城镇“费改税”;要打击各种违法乱纪、违法经营、黑恶势力;要依德治县,官员品质高尚、能力强有威信,老百姓精神文明。这样,不管其县域经济当前有多落后,基础有多差,位置有多偏,都会在新的世纪脱颖而出,率先走向现代化。附带说一句,目前许多地方把挂牌保护一部分重点企业视为环境建设的一重大举措,应当明白,这正是环境建设不到位的表现,是人为又造市场经济最忌讳的“不公平竞争”。是应尽早取消的软环境建设的任务之一。
主要参考文献:
 
陈宗胜:《发展经济学——从贫困走向富裕》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 
吴敬琏:《改革:我们正在过大关》北京 三联书店 2001年版。
马洪等:《中国发展研究》北京 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2年版。
易炼红:《第三产业理论分析与对策研究》香港 国际展望出版社1993年版。
熊耀平:《县域经济发展理论、模式与战略》湖南长沙 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程极明:《大国经济发展比较研究》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7年版。
蔡思复等:《发展经济学概论》北京 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1991年版。
卢 荻:《变革性经济增长》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1年版。
曹 新:《社会经济结构与经济增长》湖南长沙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99年版。
周天勇:《中国经济基本命运与前景的深层次思考》北京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0年版。
甘亚平:《入世中国各大行业发展问题分析》北京 中国商业出版社 2002年版。
古建佳等:《县域经济学》昆明 云南科技出版社 1997年版。
邱志忠等:《区域经济发展概论》长沙 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 1996年版。
     《中国县域经济创新》北京 海潮出版社 2000年版。
     《中国市县区发展研究》 北京 海潮出版社 2002年版。

上一页  [2] [3] [4] [5] [6] [7]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充分就业:政府优先目标 ——以中国安徽省为例

  • 下一篇文章:税费改革后的农村教育事业财务管理初探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加速县域经济发展 加快我国现代化进程”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加速县域经济发展 加快我国现代化进程”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浙江模式”和“苏南模式”的本质...
  • ››温州模式与温州人的个性
  • ››开放型经济的结构性转变
  • ››经济发展在于创新
  • ››粤商与广东的航运业近代化:1842--...
  • ››王树楠与近代中国西部开发
  • ››信息技术应用的成本节约:不同行业...
  • ››试论黑龙江省城市规划中的公共参与...
  • ››城乡一体化规划的研究
  • ››西部大开发,利益导向和法制准备是...
  • ››加速县域经济发展 加快我国现代化进...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