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 |
|||
|
|||
按字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
按声母检索 |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W | X | Y | Z | 数字 | 符号 |
|
![]() |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 → 论文中心 → 经济论文 → 经济学理论 |
|
|||||
从司马迁到班固——论中国经济思想的转折 | |||||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6 23:53:06 点击数:[] ![]() |
|||||
此道不传,但其意思,他自己才是此道统的传人。这种思想,使历代中国文人都以这个道统中人自居。不但局限自己,也用以局限别人,使历代文人愈趋保守。特点之一,即是学问愈空洞,愈远离经济民生,不食人间烟火。只懂背诵仁义道德之空言,对社会经济、民生事业完全漠然无知。
司马迁这一番话完全以文化着眼,他要继承孔子的事业,整理及解释中国的文化典籍,承先启后,因为「天下遗文古事,靡不毕集于太史公」(注12)。他有机会收集并浏览最多的中国古代典籍,所以当仁不让地有继承孔子整理中国典籍传之后世的责任。既没有「道统」的观念,又没有为政权保驾护航的责任。他是以一种开放的态度,致力于将中国文化学术发扬光大。与后代文人「道统」观念完全不同。 尧—舜—禹—汤—文—武 周公—孔子—孟子……韩愈…… 司马迁所说的文化统绪: 周公—孔子—司马迁…… 两个图比较,就看得非常清楚。韩愈所说的道统,是将文化传统与政治权力挂钩,皇权属于皇帝,但帮皇帝治理老百姓的,是读书人。读书人,属于道统中人,在读书做学问及立身行事方面,要受道统的规限,但也因此得到一些权利,就是可以做官,可以不事生产而有俸禄可得,又可以藉官位职权为祸或造福苍生。 第四、文起八代之衰? 在中国文学史上,有「文起八代之衰」的说法。又有一句话,是「唐诗、晋字、汉文章」。汉朝的文章最好。又有一句话,是:「文章西汉两司马」。西汉的文章最好的是司马相如和司马迁。 第五、明、清之后的官、吏分家 由于读书人不亲俗务,不理民生、经济,柴米油盐之事,不食人间烟火,此种情况,时代愈后,愈形明显。而所产生的后果,就是地方官员对于其所治理的地方政府所应办理的钱粮、税收、河工、漕运、盐政、刑讼等大小事务、杂务一概不知,必须委诸幕僚办理。明清两朝,形成官、吏分家的制度。即官员不理事务,大小事务均委由幕僚主理。到了清朝,各府县衙门的各项事务,也变成专业,譬如管刑讼的,管钱粮的,管盐政的,管河工的,皆分工成为专业,分由不同的幕僚主理。如此情形,所产生的后果如下: 后语 在本文的讨论中,我们看到西汉前期中国读书人的文章与思想,主要讨论司马迁,但也稍为提到贾谊和晁错,这些人不但文章好,而且讨论社会经济民生之大事,并且充份表露了作者们的经济思想。如果学术环境不变,在西汉中、后期,中国就会产生自己的经济学、货币学、财政学(当然是中国特色的),或者会令中国走上资本主义社会(当然是中国特 上一页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Tags: |
提供人:佚名 |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
![]() |
5VAR论文频道 |
![]() |
5VAR论文频道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新闻 | ||
|
|
![]() |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