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经济论文经济学理论
   从司马迁到班固——论中国经济思想的转折      ★★★ 【字体: 】  
从司马迁到班固——论中国经济思想的转折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6 23:53:06   点击数:[]    

财致富是应该的。

三、班固的思想

  在《史记》和《汉书》中,有许多共同的题目,司马迁与班固对这些共同的题目,所表现的思想、见解,完全不同。我们可以看出:司马迁代表的是西汉时人的思想,而班固代表的是东汉时人的思想。时间相隔约为一百五十年,二者思想已经是南辕北辙。其原因何在?我们应先探究一下班固思想的历史背景。

  第一、班固思想的历史背景

  首先说汉朝皇室的基本立场:
  汉皇朝是秦皇朝的继续。所有的一切都是由秦皇朝继承而来的。不但是有形的法律制度,就是连一切统治国家人民的基本观念和态度,也是由秦朝而来。其中有一点就是重农。
  重农,本是商鞅相秦时,为在列国战争中取得胜利的权宜之策,并非治国的长久之计。当时在秦国实行,已属饮鸩止渴;汉朝统一之后,列国争胜的情况已不存在,更应拋弃重农政策,使社会经济顺自然趋势,健康全面发展。但因汉朝皇室对此情形未能了解,一味抓住秦朝的治国理念不放。
  汉高祖平天下,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而困辱之(注3),其用意就是重农抑商。但终高袓之世,社会一直在战乱之中(注4),重农抑商的法令,并没有认真执行。惠帝、高后时期,行黄老之术,采自由放任之态度,与民休息(注5),并没有干预民间的经济活动。到文帝时期,才又由皇帝提出重农的教导。(注6)但达不到效果。
  又到了汉武帝时期,武帝元年(公元前140)举贤良文学,五年(公元前136),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立五经博士。其后又置博士弟子员,一再提高儒家的地位。
  本来,在文帝时期,除历次由皇帝下诏书,提倡以农为本外,又由一些御用文人如贾谊,晁错等,撰写重农的文章(注7)。但是,这些文章尚无法掩盖当时整个学术界,舆论界。而且在西汉社会经济蓬勃发展的情形下,人民弃农就工商的潮流无法阻止。
  到了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再到了西汉末年,其效果已经显现:儒家不但独占了学术界,舆论界,更独占了官场(注8)。到了东汉初年,儒家舆论,更形成一言堂的局面。
  以上就是班固思想的历史背景。

  第二、班固评司马迁

  《汉书.司马迁传》,班固对司马迁的批评为:

  ……又其是非颇缪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贱贫,是其所蔽也。

班固在评论司马迁之前,已经先有了一个是非标准。这个是非标准是圣人的标准。根据这个标准,他批评司马迁: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力而羞贫贱。而圣人的是非标准,应该是:先六经而后黄老,进处士而退奸雄,羞势力而崇贫贱。如果照班固的意思,每一个人,在品评别人的时候,不再能按照自己的意思,清心直说。而必须将圣人的是非标准,摆在前头。于是,我们可以看到,东汉时期的读书人,已经不再像西汉时期一样的自由开放,而已经自我封闭了。东汉之后,一直到清朝,甚至于到近代,中国读书人,都自我封闭在圣人的思想模式之中,以后人比后人,以东汉人比东汉人,看不出这种自我封闭的情形。小脚女人比小脚女人,彼此欣赏,看不到缠脚的害处。但缠脚的见到天足女人,才看到缠脚的可怜。将班固和司马迁摆在一起,才看出班固的封闭性,也看出司马迁的可贵。
  本文以讨论二人的经济思想为主,所以专就二人在《货殖列传》中的异同来讨论。班固批评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崇拜有钱人,而羞辱贫贱人。但我们又可以看看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的解释他为甚么要写《货殖列传》。司马迁说:

  布衣匹夫之人,不害于政,不妨百姓,取与以时而息财富,智者有采焉。作《货殖列传》第六十九。

司马迁说:他在《货殖列传》中所列举的人,都是布衣匹夫,没有政治凭借,(注9)完全以个人的力量,创业致富。他们的行事,应该说出来,作为世人的榜样及借鉴。
  在《汉书》中,也有《货殖传》。奇怪的是《汉书》应该写汉朝(西汉)的人和事;但在《汉书.货殖传》中,将《史记.货殖列传》中所列举的范蠡、子贡、白圭、猗顿、郭纵、乌氏、巴寡妇清等春秋战国时人完全收录,其后才是西汉时人,(也完全与《史记.货殖列传》中相同)。但在《汉书.叙传》中,班固说明自己写《货殖传》的动机,则与司马迁大大的不同。他说:

  四民食力,罔有兼业。大不淫侈,细不匮乏。盖均无贫,遵王之法。靡法靡度,民肆其诈。偪上并下,荒殖其货。侯服玉食,败俗伤化。述货殖传第六十一。

班固上述这一段话,就说得非常严重了﹗本来,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说:个人,凭着自己的智能,在自由竞争的环境中,创业致富,本身的行为没有甚么不对。尚未发财的人应该力争上游;已经发财的人,可以尽情享受,即使生活奢侈,达到王侯一般的水准,也没有甚么不对。反正钱是自己赚来的。
  班固的态度就不同了。他扮成一副道学家的面孔,说出孔子「不患寡而患不均」的道理。对创业致富的人,扣上「偪上并下」的罪名,并且说这些发财的人,生活奢侈,侯服玉食(衣食和王侯一样),是败俗伤化的事。班固写《货殖传》,是对这些人加以谴责,劝世人不要学习他们。

  第三、班固论西汉社会
  
《汉书.食货志》,班固说:

  文帝即位,躬修节俭,思安百姓。时,民近战国,皆背本而趋末。

上述一段,是班固对西汉社会的描述,也是班固对西汉社会的评价。
  文帝初即位(文帝元年是公元前179年),刚刚接续惠帝和高后「与民休息」之后,是西汉社会比较安定繁荣的一段时期,中国历史上称为「文景之治」的开始,应该是一个盛世。但班固却说:

  时,民近战国,皆背本而趋末。

战国,根据儒家的说法,「礼崩乐坏」,是一个衰世。班固为甚么说西汉是一个衰世呢?因为西汉「民近战国,皆背本而趋末。」西汉农民纷纷弃农趋末,离开农业,投奔工商业。班固因而说西汉社会是一个衰世。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说:

  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游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

司马迁说:汉朝统一天下,出现了两项重要因素:
  第一、开关梁,因为天下统一,以前各国与各国之间的关口都打通了。商人在全国范围内通商往来,比前更方便了。
  第二、山林,沼泽,各个地方的天然资源,以前是被各国诸侯霸占住,现在都开放了,商人可以自由开采。
  总的来说,是全国整体经商环境,比前改善了。
  商业环境改善,农民弃农事商,本来是平常事,也是好事。司马迁说:人之趋利,若水之就下,这是自然的事。政府如果阻止人民趋利避害,才是不对。但班固不然。他将西汉时期人民纷纷弃农趋末,认为不对。他认为理想的社会是:

  士相与言仁谊于闲宴,工相与议技巧于官府,商相与语财利于市井,农相与谋稼穑于田埜。朝夕从事,不见异物而迁焉。……各安其居而乐其业,甘其食而美其服。……此三代所以直道而行,不严而治之大略也。

根据上引一段,我们可以看出:班固以一个东汉人,写西汉社会,而以三代(夏、商、周)社会为理想。他所理想的社会,有四个格子,士、工、商、农各自占据一个格子如下:

相与言仁谊于闲宴

相与语财利于市井

相与议技巧于官府

相与谋稼穑于田埜

在班固理想的社会中,士、工、商、农四个社会阶层,应该彼此隔离,朝夕从事自己的行业,不见异物。他希望每一个阶层,各安其居,而乐其业,甘其食而美其服。各自安于自己的环境、习惯,不作改变的思想。班固说:这一种模式,是三代的社会模式。也是他理想中的社会模式。
  但是,作为一个史家,班固是一个失败的史家。作为一个东汉人,写西汉社会,却照着三代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虚拟资本与市场经济

  • 下一篇文章:传统的农本主义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从司马迁到班固——论中国经济思想的转折”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从司马迁到班固——论中国经济思想的转折”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有关FDI税收优惠政策效应的理性思考...
  • ››浅论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 ››劳动量和产品价值的关系
  • ››中国古代经济史研究方法论初探
  • ››引进国外智力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 ››运用政治交易费用理论来研究国有企...
  • ››评析拉美国家社会政策调整
  • ››关于知识产权的正确认识
  • ››经济学发展简史
  • ››农民增收需打破制度障碍
  • ››从司马迁到班固——论中国经济思想...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