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经济论文经济学理论
   从司马迁到班固——论中国经济思想的转折      ★★★ 【字体: 】  
从司马迁到班固——论中国经济思想的转折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6 23:53:06   点击数:[]    

社会的理想写。而他所写出来的社会,当然远离西汉社会,也非三代社会,只是他心中所想象的社会。

  第四、班固提出「四民」的说法

  前面引录班固在说明自己写《货殖传》的动机的时候,一开头就说:「四民食力,罔有兼业」。我们又在《汉书.货殖传》中,看到班固对「四民」的说法是:

  士相与言仁谊于闲宴,工相与议技巧于官府,商相与语财利于市井,农相与谋稼穑于田埜。朝夕从事,不见异物而迁焉。故其父兄之教不肃而成,子弟之学不劳而能。各安其居而乐其业,甘其食而美其服。虽见奇丽纷华,非其所习。……于是在民上者,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故民有耻而且敬,贵谊而贱利。此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不严而治之大略也。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没有说四民,只举出四种生产行业。该四种生产行业是:农、虞、工、商。没有「士」。更没有「士、农、工、商」的说法。司马迁说:

  故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

又说:

  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财匮少则山泽不辟矣,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

班固将司马迁的「农、虞、工、商」四业,改为「士、农、工、商」四业。少了一种行业,就是「虞」;多了一种行业,就是「士」。又再看看班固对「士」的说法是:

  士相与言仁谊于闲宴。

可见「士」已经不是一种生产行业,而是一种不事生产的行业。是在班固的观念中,社会上的生产行业,已经由四种缩减为三种。减少了「虞」。从上古到西汉,「虞」都是一个主要的生产行业。它是除农业之外,人类开发利用大自然并造福人类的一种行业,诸为后代的渔、林、矿、牧等行业,在古代都属于「虞」的范围。司马迁说:「虞不出则财匮少,财匮少则川泽不辟矣。」可以看到「虞」这一种行业的重要性。

  第五、司马迁与班固对西汉富人之褒、贬

  对商人、富人之评价,司马迁与班固完全相反。司马迁对西汉时人,以平民身份自行创业,发财致富者,采取欣赏、表扬的态度;并且说应该把他们的事迹说给一般人知道,可以借鉴。而班固刚刚相反。
  《史记.货殖列传》有一段列举西汉时期平民创业致富的人,以及他们创业的简单经历。在这一段的后面,司马迁说:

  此其章章尤异者也。皆非有爵邑、奉禄,弄法犯奸而富。……至若力农畜工虞商贾,为权利以成富,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

司马迁的意思,非常明显:第一,他所列举的富豪人物,都是平民,第二,他们致富的过程中,没有借助于政治势力及政治地位,没有不法的行为。所谓:「皆非有爵邑、奉禄,弄法犯奸而富。」已经说得非常明白。
  但班固就完全不同。
  班固在《汉书.货殖传》中,几乎完全抄录了《史记.货殖列传》中所列举的西汉富人及他们的创业经过。但在这一段后面,班固说:

  此其章章尤著者也。其余郡国富民兼业颛利,以货赂自行,取重于乡里者,不可胜数。……皆陷不轨奢僭之恶,又况掘冢搏掩,犯奸成富,……伤化败俗,大乱之道也。

班固所列举的西汉富人,及其创业的事迹,与司马迁相同,在个别列举的时候,也没有列举出每一个人的犯奸成富的事实,但所作的评语完全相反﹗司马迁所强调的,是这些人「皆非有爵邑、奉禄,弄法犯奸而富。」班固所强调的是:「皆陷不轨奢僭之恶,犯奸成富」并且说:「伤化败俗,大乱之道也。」
  另外可以留意的一段,是司马迁在列举一些大富人之后,有一段话是:

  此其章章尤异者也。至若力农畜、工虞商贾,为权利以成富,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

以上一段,司马迁是说,西汉社会,不是只出大富豪,而且可以培养一些中富豪,小富豪;大富豪富可敌国,中富豪可以倾郡、倾县,小富豪可以倾乡里。司马迁告诉世人,西汉不是一个两极化的社会,而是有中产阶级的社会。平民、个人都可以创业。商业固然是较容易发财致富的一个行业,其它行业亦一样可以致富,只要个人有智能有毅力,农、畜、工、虞、商贾都可以致富。
  但同样一段话,同样一件事,在班固说来,则语意完全不同了。班固说:

  此其章章尤著者也。其余郡国富民,兼业颛利,以货赂自行,取重于乡里者,不可胜数。

照这段引文,班固是说,除上面所说那些大商人之外,其余郡国富民也不是好东西,他们也是靠「兼业颛利,以货赂自行」而发财的。真可谓一杆子打死一船人,一棍子打死所有的商人,甚至不止于商人,凡是想发财致富的,都不是好人。思想的转变,何止一百八十度。
  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标明他写《货殖列传》的动机是:

  布衣匹夫之人,不害于政,不妨百姓,取与以时而息财富,智者有采焉。作货殖列传第六十九。

司马迁说明自己写《货殖列传》的动机是,他在传中所列举的人,都是布衣匹夫,都是平民,而他们在创业致富的过程中,没有借助于政治势力,没有妨害百姓。所以他们的事迹,应该表扬,世人也可以借鉴,可以模仿。但班固在《汉书.叙传》中,说明他写《汉书.货殖传》的动机是:

  四民食力,罔有兼业。大不淫侈,细不匮乏。盖均无贫,遵王之法。靡法靡度,民肆其诈。偪上并下,荒殖其货。侯服玉食,败俗伤化。述《货殖传》第六十一。

班固说:一个人,要想发财致富,这种心理就是不对的。因为圣人已经有「均无贫」的教训。如果一个人发了大财,作了大富豪,更是不好。因为他已经犯了「偪上并下」的过错。偪上,因为他富可敌国,财富多到可以危害国家政权的稳定;并下,是指兼并穷人,害得穷人没有土地,没有工作,没有饭吃﹗再说,富人生活奢侈,以一个平民,衣服和饮食达到王侯的享受水准,败坏社会风气﹗
  因此,班固写《汉书.货殖传》,是要贬抑商人,贬抑富人,贬抑个人发财致富的心理与行为。

  第六、《汉书》中写经济专注农业摒弃工商

  在《史记》中,经济范畴,有农、虞、工、商。在《史记》中,讲经济的有两篇,一篇是《货殖列传》,讲述民间社会经济动态;一篇是《平准书》,讲述国家的经济政策。在《货殖列传》中,我们看到西汉前期(到武帝末年为止)社会百业兴盛的现象。而人民所从事的生产行业,大别为农、虞、工、商。
  《汉书》讲经济的篇章,为《食货志》,内容为农业与货币。《汉书.食货志》开头说:

  洪范八政,一曰食,二曰货。食谓农殖嘉谷可食之物。货谓布帛可衣,及金刀龟贝,所以分财布利,通有无者也。

我们如果将货币不看成是一种生产行业,则《汉书》中讲生产行业的只剩下农业一种了,已经不再提到工商业。即使农业,也已经简化到粮食种植这一个狭窄的范围了。
  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提到的农业是相当广义的。《史记.货殖列传》说:

  故曰:陆地牧马二百蹄,牛蹄角千,千足羊,泽中千足彘;水居千石鱼陂;山居千章之材,安邑千树枣,燕、秦千树栗,蜀、汉、江陵千树橘,淮北、常山以南、河济之间千树萩,陈、夏千亩漆,齐、鲁千亩桑麻,渭川千亩竹;及名国万家之城,带郭千亩亩钟之田,若千亩茜(染料),千畦姜韭,此其人皆与万户侯等。

以上所列举的十多个项目,广义来说,都属于农业,如果试作细分,可以分为以下种类:
  一、牧畜业,
  二、鱼类养殖业,
  三、林业,
  四、果树业(枣、栗、橘),
  五、工业原料业(萩、漆、麻、竹、茜),
  六、粮食。
可见西汉时期之农业及土地利用,是非常广义的。但在《汉书.食货志》中,就把农业缩窄到非常狭窄的范围,只是说:「食谓农殖嘉谷可食之物。」农业缩小到只限于粮食种植的范围。经济观念的改变,直接影响到后世中国人的经济行为。东汉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虚拟资本与市场经济

  • 下一篇文章:传统的农本主义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从司马迁到班固——论中国经济思想的转折”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从司马迁到班固——论中国经济思想的转折”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有关FDI税收优惠政策效应的理性思考...
  • ››浅论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 ››劳动量和产品价值的关系
  • ››中国古代经济史研究方法论初探
  • ››引进国外智力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 ››运用政治交易费用理论来研究国有企...
  • ››评析拉美国家社会政策调整
  • ››关于知识产权的正确认识
  • ››经济学发展简史
  • ››农民增收需打破制度障碍
  • ››从司马迁到班固——论中国经济思想...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