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从理论上给市场化这个经济学名词正名平反。 我们查了许多词典没有查到市场化的解释。大家熟悉的有现代化、革命化、机械化。我们体会,就是说我们的现代化程度差,需要进一步现代化;我们的革命精神不够,还需要进一步革命化等等。所以,市场化应该是说我们适应市场经济的程度还不够,还需要进一步适应市场经济。有人说市场化就是彻底的按照市场机制运行。按照经济学教科书的说法,彻底的按照市场机制运行就是“帕累托最优”实现大家都赢,大家都满意。资源配置合理。应该说这是市场经济最高境界,就是承认你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现在群众反映看病贵,看病难。大家有这么多的意见对医院不满意,怎么能够叫做帕累托最优?只能是帕累托不优。只能说是卫生服务市场失灵、失败、不成功。市场衰竭(market failure)。 总之,建立一个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卫生服务体系,就是建立一个市场化程度高的帕累托最优的卫生服务体系。 而要实现这个目标,不能只靠那个失灵的卫生服务市场;还需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4)
四 和谐社会和现代市场经济
我体会和谐社会就是大家都满意的社会,至少是绝大部分居民都满意的社会。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认为,只要市场机制完全彻底充分发挥作用,就能够使大家都满意,消费者满意,生产者满意;商人满意,工人满意;平民百姓满意,父母官和领导也都满意。但是,亚当斯密认为当时的英国做不到,因为有英国政府捣乱。所以,他鼓吹自由竞争,自由贸易,只要政府不干涉不捣乱,市场机制这只上帝的手就能够让人人满意,进入和谐社会。后来有那么一个意大利经济学家兼数学家帕累托博士运用数学公式证明,只要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条件具备,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就能够做到人人得到最大的满意度。叫做帕累托最优化状态,叫做社会福利最大化状态。看来,那的确是一个乌托邦的和谐社会。(7) 可惜帕累托博士提出的条件实在很难做到,比如说,自由竞争,不存在垄断;比如说买卖双方信息充分和对称;还要没有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还有产权明晰和到位等等。如果这些条件不到位,那就叫做市场机制失灵,市场机制力度不够没有充分发挥作用,于是有人满意有人不满意。社会就不和谐了。 张文康部长说得好,卫生系统要坚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更加明确要把人民群众满意与否作为检验卫生改革与发展是非成败的根本判别标准。 所以,一个人民群众不满意的卫生系统离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远得很,我们有的教授博士说我国卫生系统已经市场化了,还说市场化过了头。我不知道怎么用微观经济学解释,我这个读了50年经济学的老人实在是给搞糊涂了。 后来出现了以凯恩斯为代表的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认为,市场经济要实现帕累托博士提出的条件实在很难,必须有政府出来帮忙,政府帮忙的办法就是宏观财政政策和宏观货币政策;再就是政府规制和法律,特别是产权制度。就是说,在运动场上,只有运动员和教练员是不行的,要有比赛规则和裁判员,要有拉拉队和赞助人。不然,市场机制这只手没有劲,市场机制衰竭,失败不成功。可是,政府帮忙要按照规则办事,不能乱来,帮不了忙帮倒忙。叫做政府政策失误。翻译的人如果不动脑子,就可以翻译成为政府失败不成功。不成功怎么办?不成功便成仁,前仆后继;尚未成功,同志继续努力。加强先进性教育,提高执政能力。实在缺乏执政能力,下去。所以,正确的翻译是改革尚未成功,同志继续努力。(6)
五 我国公立医院运行机制出了什么问题
高强部长七一报告指出,公立医疗机构运行机制出现了市场化的倾向,公益性质淡化。我们认为这个判断比较准确合理。要保护群众改革的积极性,不要任意乱扣市场化的帽子。市场化主要发生在公立医疗机构,而且主要发生在运行机制上。而且其程度有限,有市场化的倾向而不是已经市场化。 现在要问,我国公立医院运行机制出了什么问题?我认为,从医院内部探讨,就是“医院收入指标分解落实到人”。就是“结余留用”“结余发奖”。用经济学语言,就是“积极推行各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医师开一张做CT检查的处方,就可以得到相应的报酬,“医院收入和医师的报酬挂钩”。现在公立医院都有一个部门,叫做《经济管理办公室》。办什么公?就是算这笔经济帐。这个经济杠杆调动了千军万马。这就是“不能给钱给的政策”。政策的威力十分大,公立大医院的业务收入节节高。今年一个亿,明年二个亿,后年四个亿,业务收入成几何级数增长。后果就是看病贵。本人的这个批评又一次打到院长和医师身上。其实,院长和医师情有可原,他们是执行了错误的政策,又一次做了替罪羊。应该谁给错误政策谁负责任。 在改革开放之初,公立医院开展经济管理改革,政府对公立医院实行“定额定项补助,结余留用”的政策,留用的结余可以发放奖金。奖金是超额劳动的报酬,多劳多得。为了评价医师护士的劳动绩效,设计了许多指标,叫做双百分评奖。但是,有一条规定,就是医院收入指标不得下科室。当时哈尔滨市第五医院有人主张医师看一个门诊给一毛钱奖金,就有人不同意,认为这是“医院收入指标下科室,挂勾到人”,后来研究认为,这里没有收入指标,属于计件工资性质。哈尔滨医科大学普外科实行“计划治疗,医疗评定,考核发奖”,评定的标准叫做“标准病种有效出院医疗费”。如果收费超过标准,在医疗评定时不仅要批评,还要扣分,意味着奖金减少。在这样的运行机制下,不必需的医疗技术和大处方没有市场。可是到了1987年,卫生部新领导把积极推行各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作为卫生部改革政策的第一条。各地公立医院纷纷贯彻执行。也有消极抵制的,比如牡丹江市就实行政府和医院签订责任状,医院和科室签订责任状的办法。责任状不包括收入指标。几年以后,中央领导批评医院承包责任制。卫生部领导再也不提承包责任制了,但是,公立医院偿到了承包的甜头。承包责任制改头换面继续执行。什么名称都有,就是不叫承包。换汤不换药。医院和医师的行为已经不可回头的改变了。局长和院长不利用这个运行机制,就当不了这个局长院长。所以,解决制止医院实行各种名称的承包责任制是转变医院运行机制的前提。现在,公立医院的职工利益行为模式的改变要有上方宝剑。这个上方宝剑就是控制职工报酬总额。实行工资总额承包。工资总额和医院收入、科室收入脱钩。医院和科室的工资总额取决于医院全面综合预算和科室项目预算。有预算有项目就有工资,没有预算没有项目你做的是无用功,没有工资额度。工资总额超预算的公立医院,要按照超额工资的一定倍数扣发全面预算额度。工资总额超预算的民营医院,超额工资部分征收单位累进所得税。全面综合预算和科室项目预算只有工资额度,没有职工人数额度。同时实行全员聘任制,档案工资和聘任职务工资脱钩。(4) 为了确保上述改革措施的落实具有可行性,政府对公立医院的改革思路必须到位。高强部长说,由于财政投入很少,使相当多的公立医疗机构仅保留“公立”的外壳,内部运行机制却出现了市场化的倾向。这是图虚名而不求实效。今后改革的基本思路是,由政府制订统一区域卫生规划,根据公共卫生服务和居民基本医疗服务需求,确定保留公立医疗机构的数量和规模,负责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其余的公立医院可引入市场机制,吸收社会资金,改制改造成社会非营利或营利性医疗机构。对保留的公立机构,一是数量、规模要适应群众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需求,不能“卖光”、“改净”;二是运行机制要体现公益性质,完善保障措施。政府要控制公立医院的收费标准和收入规模,不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