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经济论文基本经济
   商品的自然价值论      ★★★ 【字体: 】  
商品的自然价值论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09-02-06 23:21:38   点击数:[]    

可见,交换价值是指一种商品的价值通过别种商品所表现出来的相对价值量。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价值在本质上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按照等价原则相互交换其劳动的社会经济关系。”………(政治经济学原理 王述英 张彤玉主编 南开大学出版社)。
现行商品价值理论的前提条件是:
A.商品交换价值的确定在表面上看好像是偶然的,其实并不然,两种不同的使用价值既然能够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交换,就表明它们之间存在着进行量上比较的共同基础。不同商品相交换进行量上比较的共同基础就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商品的交换是比较两种相互交换的商品本身所凝结的劳动(不管是人类抽象劳动,还是具体劳动投入),这一段的含意是指商品交换的动机,并认为商品交换的动机是为了交换劳动;
B.两种商品相交换所形成的比例不过是两种商品中凝结的这种无差别人类劳动在量上相等的表现形式。
这一段的含意是指商品交换的实质,并认为商品交换的实质是交换劳动,并且是等价交换。
3. 关于人们进行商品交换的动机
人们为什么要进行商品的交换?通过商品交换人们能够达到什么目的?是什么原因推动人们进行商品的交换?人们进行商品交换的动机是什么?
人们在进行商品交换前,首先要对双方交换的商品进行比较,商品交换的双方在比较什么呢?在商品交换双方的眼里,自己的商品是劳动,别人的商品是东西,用通俗的话说就是你那个东西值不值我这个劳动,是不是物有所值,“物有所值”的含意并不是比较相互交换的两种不同的商品中所凝结的劳动(不管是人类抽象劳动,还是具体劳动投入)。
从人们进行商品交换的动机上讲,人们进行商品交换的动机是为了节约劳动(物有所值),而不是为了交换劳动(比较相互交换的两种不同的商品中所凝结的劳动,不管是人类抽象劳动,还是具体劳动投入)。“赔本的买卖没人做,杀头的生意有人干”,“讨价还价”、“物有所值”等等这些俗话都是人们进行商品交换动机的真实反映。
因为对商品交换的双方来说,第一,他不关心所交换的对方的商品中凝结了多少劳动;第二,他不关心双方交换的商品中所凝结的劳动(不管是人类抽象劳动,还是具体劳动投入)是否相等。
用10元钱购买彩票的结果最大可能是没有中奖,也可能是中奖10元,也可能是中奖1万元,也可能是中奖10万元,也可能是中奖500万元。实际上,彩票的交换是人们进行商品交换动机是为了节约劳动,彩票的交换是不等价交换典型的例子。
如果说不同的商品相互交换存在比较的共同基础(这种比较的共同基础不管是人类抽象劳动,还是具体劳动投入),那么这正好说明人们进行商品交换的动机就是为了交换劳动(这里的劳动不管是人类抽象劳动,还是具体劳动投入),问题是这样的比较在现实的商品交换中根本不存在!
因此,人们进行商品交换的动机是为了节约劳动,而不是为了交换劳动。
4. 关于商品交换的过程
商品交换的过程是商品交换的双方为了节约劳动而博弈的过程,这种博弈既包括复数的卖方与复数的买方之间的博弈,也包括复数的卖方之间、复数的买方之间的博弈。在商品交换过程中交换双方的博弈受下列因素的影响:生产成本、交换双方对交换商品信息的掌握程度(信息是否对称)、供求关系、交易规则、交易成本、商品的边际效用、公平、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市场垄断程度和竞争程度、进口关税、出口退税、进出口配额和许可证制度、贸易壁垒、外汇政策、无序的进出口竞争等等。商品交换的双方博弈的目的是为了己方尽可能多的节约劳动。
商品的交换过程受四个决定性因素影响:商品的交换双方和交换双方的商品,商品的交换关系不仅决定于交换双方的商品,更决定于商品的交换双方。在决定交换关系的商品交换过程中,是商品的交换双方在比较,而不是交换双方的商品在比较。
5. 关于商品交换的结果
商品交换的结果同商品交换的动机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人们进行商品交换的动机是为了节约劳动,但是商品交换的结果并不能保证每一次交换都能够为交换的双方节约劳动。在现实中,在某些商品交换中,交换的一方节约了太多的劳动,而交换的另一方没有节约劳动,甚至亏本了。但是,从总体上讲,商品的交换能够为交换的双方节约劳动,从全社会来说,商品交换的意义也就在于它能够节约劳动。
商品的交换能够为交换的双方节约劳动,但是,交换的双方节约的劳动是不是一样,能不能节约劳动,能够节约多少劳动,实际上仍然取决于交换双方之间、卖方之间及买方之间的博弈。
按照现行商品价值理论,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与比例,这种商品交换的量的关系与比例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抽象劳动量相等的结果——即等价交换,而实际上,商品交换的量的关系与比例是商品交换双方博弈的结果。因为这种商品交换的量的关系与比例是交换双方博弈的结果,并且受多种因素影响,所以这种商品交换的量的关系与比例总是不确定的。
6. 关于货币的实质
货币的实质是什么?
在现行的价值理论中,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这5种职能,但是货币的实质是什么呢?
货币的实质是劳动,是对社会平均劳动的计量。为什么说货币的实质是劳动,是对社会平均劳动的计量呢?
这是因为,首先,货币的实质不是财富,货币对个人来说是财富,但对国家来说却不是财富。一个国家拥有的财富、是否富裕与货币的多少没有关系,多发货币的唯一结果只能是通货膨胀;货币是一种商品,货币是一种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但货币的实质决不是商品,货币的实质与一般商品和服务的实质是不一样的,按照商品的定义,“商品是已经交换的劳动产品”,或者“商品是已经交换的产品”,在电子货币时代,电子货币仅仅是一个符号,电子货币只是一种信息,根本用不着去生产,货币的最大意义也不是“货币是一种商品”,显然认为货币的实质是一种商品是错误的。
货币的最大意义在于,一方面;货币是全社会所有实物商品、非实物商品和服务的代表,货币是全社会所有实物商品、非实物商品和服务之间共同的可以相对比较的东西,货币是一切有形和无形商品及服务的等价物,能够计量的一切有形和无形商品及服务的等价物只能是劳动,只能是社会平均劳动。
另一方面货币的出现能够降低交易成本,货币形态的发展,从实物货币(金银)到纸币再到电子货币,同样也是为了降低交易成本。欧盟统一市场统一货币同样也是为了降低交易成本,以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因此,货币的实质是劳动,是对社会平均劳动的计量。
7. 关于商品交换的实质
人们进行商品交换是手段,交换劳动依然是手段,商品的交换能够为交换的双方,能够为全社会节约劳动才是商品交换真正的目的,商品交换的实质并不是交换劳动,商品交换的实质恰恰是能够节约劳动。
为什么说商品的交换能够节约劳动?
为什么说商品的交换能够为交换的双方节约劳动?
最根本原因是人们在进行商品交换时比较的是人们通过交换得到的商品所付出的劳动(即交换出去的商品)与假如人们自己生产交换得到的商品所付出的劳动,而不是比较两种相互交换的商品本身所凝结的劳动。
商品交换的实质是商品的交换能够为交换的双方节约劳动,因此对全社会来说,商品交换的越多,越能为全社会节约更多的劳动,最终也就越能够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一个国家的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总量越大越好,一个国家的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总量同这个国家的发达程度成正比,发达地区商品交换的总量大大高于落后地区商品交换的总量,一个人的生活水平与其商品交换的水平成正比。
从人类社会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政府的市场角色

  • 下一篇文章:再谈教育产业化:教育产业化是中国未来教育的希望所在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商品的自然价值论”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商品的自然价值论”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宏观经济学50年发展与论争(二)
  • ››宏观经济学50年发展与论争(一)
  • ››拆迁的经济学分析
  • ››宏观经济学50年发展与论争(三)
  • ››浅谈导数在经济中的应用
  • ››坚决支持国企产权改革,坚决反对掌...
  • ››十一五规划中的改革重点
  • ››市场经济的基本问题
  • ››李嘉图与詹姆斯·穆勒和马尔萨斯
  • ››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的基本思路...
  • ››商品的自然价值论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