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按字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声母检索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数字 符号
您的位置: 5VAR论文频道论文中心教案在线语文七年级语文教案
   《看云识天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字体: 】  
《看云识天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收集整理: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0-06-15 00:03:09   点击数:[]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云和天气的密切关系,获得识别阴晴雨雪天气

              的知识;体会本文寓准确于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能根据天上的云彩推测天气

             的阴晴雨雪;培养学生用准确的语言作生动的说明。

2、情感目标: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和热爱大自然、热爱劳动人民的

             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感受文章的语言之美

教学难点:云的形状、云彩种类繁多,变化复杂,难于区分

     分析: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看云识天气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时间观察中的经验总结。为了把这一事理说清楚,本文紧扣课题逐层说明,因此在内容上并不难理解,主要是介绍根据云的形状和云彩两种方法来识别天气,在说明中从现象入手,进而触及事物的本质本文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理,读来饶有趣味。全文比喻贴切,拟人自然,对比鲜明,语气贯通,既准确,又形象,真可谓妙笔生辉。另外,文章还大量引用了民间谚语,增强了文章的说服

力和趣味性,读时应加以细细品位。本堂课应让学生充分朗读课文,并利用所创设的情境,重点进行说的话动,引导学生进行趣味学习。 

三、教学对象及其学习需要分析

本文安排在第二单元,学生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已经有了阅读说明文的基础,因此在理解课文内容方面难度不大;同时本文介绍的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云和有用的识别天气的方法,学生对此文

的学习很感兴趣,他们看了本文以后应该有许多要说的话,所以应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说的训练。

四、教学媒体选择与应用设计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PowerPoint)

 课件1:课题,导入时演示;课件2:生字,检查预习时演示;课 件  3:思考,引入结构层次分析前演示;课件4——11分别为“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卷层云、高层云、雨层云、积雨云”在演读时演示;课件12:列表,明确云彩与天气的关系时演示;课件13:《看云识天气》全文的结构层次,层次小结时演示;课件14:讨论本文的语言特点,在说读、品味语言时演示;课件15:课外延伸,拓展练习后演示。

     设计原理:通过幻灯片,使学生更加形象、直观地识别云的形状,便于理解云和天气之间的关系,同时对本文的结构层次和语言特色有更明确的认识。

五、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课堂活动说明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检查预习(出示幻灯片1、2)

创设情景,导入课文。检查词语。

学生回答教师问题:介绍今天的天气

由学生介绍今天的天气导入课文,直接,针对性强,同时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朗读,整体感知,(出示幻灯片3)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明确要求。

学生自读,按照要求做批注。

采用不同的方式齐读、杂读、自读,让学生能够根据课文内容找出文中介绍云与天气关系的语句

演读,理清层次(出示幻灯片(4、5、6、7、8、9、10、11)

教师示例,根据示例介绍“卷云”。

学生根据教师的示例,在观看幻灯片的同时,根据画面和课文的描述,介绍自己喜欢的一种云。

教师的示例更加符合说话的情景,在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之后,激发了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将课文内容与说话训练有机结合。

总结课文层次(出示幻灯片12、13 )

教师列表光晕与天气的关系,最 后总结课文结构层次

完成图表

看图与填写表格后,从纵向理清思路。

说读,品味语言(出示幻灯片14)

提问:用一个字回答本文语言的特点,进一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体会语言的美。

读课文,从从不同的角度或是修辞、或是句式,或是引用谚语等,品位语言的美。

激发学生探究激情,引导学生多角度考虑问题,教师适当点评,给予学生鼓励,肯定学生的独特理解。

课外延伸(出示幻灯片15)

引导学生向课外学知识,求学问

根据自己的生活知识或经验,用其他的语句介绍天气。

学生的课外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教师促进学生迁移知识,培养他们细心观察、用心积累的好习惯。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总结本堂课学习内容及要求

加以体会,对照。

学生根据上课内容总结学习结果,充分体验自己参与课堂学习的成果。

 

六、教学过程

(一)、第一个教学板块:导入,检查预习(3分钟)

 1、导入:同学们,昨天我布置了一个作业,要求大家了解今天的天气情况。那么,谁能告诉我今天的天气情况呢?(学生回答)你是怎么知道的?对,通过天气预报我们能够准确知道某天的天气情况。但是大家想过没有,现在正值鸟语花香、草长莺飞的旅游季节,假如你正在外地旅游,身边没有天气预报,为了避免被雨水淋湿的尴尬,你该怎么办呢?今天,让我教给大家一招识别天气的方法:看云识天气(幻灯片1演示),我们将会受益无穷。

2、检查词语(幻灯片2演示)

二、第二个教学板块:朗读,整体感知(15分钟)

1、导读:将课文分成五块,教师指导学生朗读(采用不同的方式齐读、杂读)。

2、自读:框出依次介绍了哪些云?画出对它们进行描写的语言材料,并明确它们将带给我们怎样的天气?(幻灯片3演示)

三、第三个教学板块:演读,理清层次(10分钟)

1、明确任务:请大家任选一种云,以第一称的方式作自我介绍。

介绍要求:①充分利用描写云彩的语言材料;②让别人明白你将会带来怎样的天气。

教师示例:“Hai !大家好,我叫卷云,我常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别看我身子很单薄,

可我最轻盈,站得也最高,阳光可以透过我照到地面。我很受欢迎,因为我会给大家带来晴朗的天气。”(幻灯片4演示)

2、对照课文和幻灯片,学生各人自说自讲。(幻灯片5-11演示)

3、学生发言,课堂交流。

4、小结:通过自我介绍,我们认识了各种云,明白了它将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天气,这对我们认识天气有很大的帮助。课文告诉我们,除了云的形状,还有云彩也可以帮助我们识别天气,请同学对照课文完成表格。(幻灯片12演示)

6、总结:课文用三个小节给我们介绍了两种通过云来识别天气的办法,相信大家看了以后,会发现它对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帮助。本文的层次也十分明了。(幻灯片13演示)

四、第四个教学板块:说读,品味语言(15分钟)

1、读第一段,(分两种读法导读)用一个字来评价语言上的特点。

2、语言之美,有的是使用了某种修辞,有的是使用某种句式,有的是使用了优美的词语,有的是使用了某种表达方式,有的是使用了某些接句谋篇的形式。这篇文章有很多美点,小到一个词语、句子,大到几个段落,可谓俯拾皆是。下面请大家用“美在……,因为……”的句式,就文章的语言说一句评论式的话。怎么说呢?像这么说:如:本文的语言美在“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因为它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突出地显示了天气的天化无常。

3、学生交流,教师总结(幻灯片14演示)

五、第五个教学板块:课外延伸(2分钟)

1、点示:课文讲的是“看云识天气”,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仅仅是通过“看云”才能识别“天气”,我们可以看“动物”、“植物”、“某种现象”或“一些感觉”等都可以帮我们识别天气,有的方法特别灵,有的已形成了谚语,被广为流传。你能说出一两条来吗?

2、学生活动:学生自由讲述,教师补充。(幻灯片15演示)

3、布置作业:收集并积累识天气的方法。




Tags: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5VAR论文频道 http://paper.5var.com。本站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问题或合作请Email至:support@5var.com
或联系QQ37750965
提供人:佚名
  • 上一篇文章: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金色年华”专题探究学习方案

  • 下一篇文章:第二册《小橘灯》教案
  • 返回上一页】【打 印】【关闭窗口
    中查找“《看云识天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中查找“《看云识天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更多相关内容 5VAR论文频道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新闻
  • ››秋天(网友来稿)
  • ››《柳叶儿》教学设计1
  • ››春(第一课时)
  • ››《皇帝的新装》有关资料:关于童话...
  • ››短文两篇《夸父逐日》《两小儿辩日...
  • ››诗词五首 教案示例
  • ››《社戏》教学设计(3)
  • ››《郭沫若诗两首》三课时教案
  • ››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
  • ››《散步》教案设计2
  • ››《看云识天气》说课稿
  • ››《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6
  • ››《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17
  • ››《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及反思
  • ››《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9
  • ››《看云识天气》(第一课时)教学设...
  • ››《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12
  • ››《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5
  • ››《看云识天气》创新教案
  • ››《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8
  •   文章-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本站 - 网站帮助 - 广告合作 - 下载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6-2033 5Va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